19.巴纳姆效应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
“巴纳姆效应”。
20.培哥效应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
21.迁移效应
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它有三种效应方式,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 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
22.反馈效应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23.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一词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他以此来概括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
26.糖果效应
我很欣赏萨勒通过实验得出的“糖果效应”这个概念。萨勒对一群都是4 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 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 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 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 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 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
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糖果效应。
27.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作过一次颇有意义的实验,他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
受任务时都显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种因工作压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即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28.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29.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就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态度,如小品“配角”中朱时茂说陈佩斯“就你那模样一看就是个反面角色……”然后说自己”看我穿上这身衣服,起码也是个地下工作者呀……”这就是从长相产生的定势效应。
30.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31.破窗效应
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32. 触摸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家弗尔德对早产儿进行过每天45分钟的抚摸实验。一般认为,早产儿应该生活在一个隔离的,犹如子宫般的环境中,抚摸只会给他们压力感,会有碍他们的生长。然而他对20个早产儿每天做3次、每次15分钟舒缓而有力的抚摸。10天中,接受抚摸的婴儿比没有得到抚摸的婴儿平均重47%。而且睡眠和灵敏性也都有很大改善。到第8个月末,他们的体质和智力有明显提高。最值得注意的是,接受抚摸的婴儿离开保育箱的时间比其他婴儿平均提前了6天。弗尔德说“抚摸能有规律地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33.权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
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34.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原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意思是一样的东西的价值同它满足的需要成正比。这就是雪中送炭之所以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的原因所在。
35.投射效应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