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骗局教你慧眼识陷阱,看完别忘了提醒亲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福利是真的还是假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福利是真的还是假的(提个醒儿年底了)

福利是真的还是假的

7种骗局教你慧眼识陷阱,看完别忘了提醒亲友

九江新闻网讯(记者 张倩)随着通讯、网络的不断普及发展,犯罪分子利用电信、网络进行诈骗的案例越来越多。诈骗电话、短信成了家常便饭,银行卡明明就在手里,钱却被转走的例子屡见不鲜……近日,浔阳晚报记者为市民梳理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方式,希望市民引以为戒,避免上当受骗。

此外,公安部发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报案注意事项,这3点请广大市民一定要牢记: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尽快拨打110或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1 法院传票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法院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市民出庭应诉。此类诈骗电话一般都是打到当事人家中或单位的固定电话,要求接电话的当事人领取诉讼传票。理由多为因名下信用卡有巨额透支被银行起诉、当事人涉嫌经济犯罪等。浔阳晚报记者了解到,上述内容都是由一段电话录音播出,并指示当事人按键进入下一级内容。进入下一级后,冒充法院的诈骗人员先以事主涉案为由进行恐吓,最后以提供“公证账户”为由,要求当事人将名下存款转入其提供的诈骗账户。

2 电话欠费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固话运营商工作人员拨打受害者家中电话,声称其电话欠费,将受害者家中电话转接至所谓的公安局,并让受害者核实。假冒的公安人员则谎称受害者个人信息被泄露,银行账号已被人利用进行犯罪行为,要求受害者及时进行账户保护,并再一次将电话转给某银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银行工作人员则要求受害者将存款通过ATM机转到诈骗账户上。

3 中奖信息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邮件、网络等途径,向受害者随机发送虚假中奖信息。其中,不法分子利用带有“10086”“95559”字样的虚假网站诱骗被害人登录,被害人在未加仔细核实的情况下,在钓鱼网站中输入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犯罪分子进而利用网上银行将被害人银行账户中的钱款转到诈骗使用的账号。

4 购车退税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税务局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让受害者提供银行卡号,并通过银行ATM机转账获取税款。当受害者到银行后,犯罪分子称自助银行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界面,需按照犯罪分子电话提示操作,借机划走受害者账户里的钱。

5 假扮“老友”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受害者基本信息,并致电受害者,称自己是其“老朋友”,一番寒暄后,以自己遇到某些困难,需要一些钱周转,骗受害者为其转账。

6 网络购物诈骗

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发布虚拟廉价商品信息,一旦受害者与其联系,则要求先垫付“预付费”、“手续费”、“托运费”等,并通过银行卡、ATM机骗取钱财。另外,不法分子还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被害人在网站上的交易信息,假冒卖家或客服,谎称为被害人办理退款或受理投诉。之后给被害人发送钓鱼网站的链接,让被害人在链接上填写银行账号、交易密码,并让被害人按其要求到银行自动取款机进行操作,将被害人的钱款转到诈骗账户。

7 假扮“顾客”诈骗

12月1日起,银行账户管理新规实施,本人跨行和向他人转账,24小时后才能到账;如对转账存疑,可在24小时内撤销。这一新规发布后,不法分子用电话找受害者购物,后以银行转账付款,一旦受害者发货,诈骗人员便于24小时之内取消交易,使得受害者拿不到货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