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美国总统拜登说的俄罗斯会大举“入侵”乌克兰的日子尽管俄罗斯方面从未释放开战的意愿,乌克兰方面也说俄罗斯“入侵”的意愿很小,但是,拜登和他的同僚们却断言俄罗斯马上就要攻打乌克兰,时间就在16日今天,战争非但没打起来,俄罗斯反而还提前一天开始撤军普京笑言连他自己都想知道俄罗斯究竟会在几点“入侵”乌克兰拜登却不动声色,仍坚持说俄罗斯会发动进攻究竟是谁在编写这出大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拜登最早的主演的电影?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拜登最早的主演的电影(顾事今日上映迫在眉睫)

拜登最早的主演的电影

今天是美国总统拜登说的俄罗斯会大举“入侵”乌克兰的日子。尽管俄罗斯方面从未释放开战的意愿,乌克兰方面也说俄罗斯“入侵”的意愿很小,但是,拜登和他的同僚们却断言俄罗斯马上就要攻打乌克兰,时间就在16日。今天,战争非但没打起来,俄罗斯反而还提前一天开始撤军。普京笑言连他自己都想知道俄罗斯究竟会在几点“入侵”乌克兰。拜登却不动声色,仍坚持说俄罗斯会发动进攻。究竟是谁在编写这出大戏?

俄罗斯和乌克兰本都不想开战,美国却在旁边煽风点火,甚至还给出了开打的时间,对俄乌双方造成千钧一发的压力,这是典型的心理战术。乌克兰不知道拜登究竟掌握了什么情报,为什么那么肯定俄罗斯会在16日开战,俄罗斯也不知道拜登会向乌克兰下达什么指示,为什么斩钉截铁地说16日双方就会撕破脸。总之,在美国故意制造的这种让俄乌相互猜疑又生怕对方会先下手的情况下,原本不希望开打的两方也很有可能不小心打响第一炮。

美国玩弄的心理战术跟它在中美大国博弈中常用的战略预设陷阱很有些相似,它刻意地制造一个预设,鼓吹中国崛起后会挑战西方民主价值观和国际秩序,预言两强争霸的结果是你死我活,而后让所有国家按照不同阵营都往这个陷阱里面跳,让本来可以相安无事的两个大国走向预设的危险轨道。乌克兰危机何尝不是这样!

战鼓擂得山响

战场对峙的双方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美国却在乐此不疲地带节奏。先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出来拱火说:只等普京一声令下,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就会开始,战争很可能在冬奥会期间发生;而后国务卿布林肯下令让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外交人员和家属在48小时内全部撤离;最后,拜登亲自出来“一锤定音”,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具体日期是2月16日。

美国一连串紧锣密鼓的动作吓得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跟进,忙着撤离本国在乌公民。但在当事者俄乌之间,一直都在进行外交上的努力,“入侵”乌克兰对俄罗斯没有多少好处,乌克兰更不想和俄罗斯兵刃相见。欧盟国家也不愿意与俄罗斯正面交锋,1月26日,法德俄乌举行“诺曼底模式”谈判,四方举行谈判本身就是要排除美国和北约的干扰。谈判过后,普京愿意“无条件遵守”乌克兰东部永久停火协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意愿很小,恳请外界不要夸大战争风险。

拜登却仍一口咬定俄罗斯会大举“入侵”乌克兰,还煞有介事地说,等到土地冻硬了,俄罗斯军队就会发起进攻。拜登和他的同僚们一副成竹在胸、神秘莫测的表情让外界揣测他们是否真的获得了可靠的情报。但是,美国国家安全和情报界的资深人士却对拜登的做法很是忧虑,因为美国总统透露出来的任何一个情报的内容都有可能被追踪到情报的来源,给美国安插在外国的特工造成人身威胁,而且,假如战争并未发生,美国的国家信誉靠什么来弥补?情报部门的官员抱怨说,他们(拜登团队)到底要强调多少遍“迫在眉睫”才肯罢休!

渔翁之利独享

2月12日,普京应邀与拜登通话,在通话中,拜登警告普京,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必将付出严重代价。普京回应:不明白美方为何不停散播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虚假消息。美方的意图,俄方怎会不清楚!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说,盎格鲁·撒克逊人需要战争,为了让俄乌开打,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俄乌开打,美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首先,美国不用出兵,美国大兵不会有任何伤亡,拜登对国内有交代,但更重要的是,欧盟跟俄罗斯对峙起来,美国就可以加强在欧洲的影响力。但是,假如俄罗斯和欧盟关系融洽,甚至走向融合,那么欧盟的战略自主就是迟早的事情,美国很难再介入和掌控欧洲的安全。美国需要欧洲保持一轮又一轮危机,此番通过炒作俄乌紧张局势,美国向欧洲增派8500人军队,其中,增设在德国的美军炮兵部队,据称可以直接部署战术核弹,这就是美国对欧洲的又一次深度介入。

除此之外,美元霸权是它在全球横行霸道的重要抓手。这些年来,欧盟一直想要提升欧元的市场地位,未来大家希望推动一个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贯通俄罗斯和欧盟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工程就是一次重要尝试,该项目每年会从俄罗斯向欧洲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些交易会用欧元结算。欧洲不仅不需要美国的天然气,而且也会越来越摆脱美元的束缚,这是美国不能接受的事情,而俄罗斯和欧盟加剧对峙,欧盟就会在军事上继续依靠美国,同时,“北溪2号”难以开展,欧元也就休想和美元分庭抗礼。

俄乌如果开打,损失的是俄乌和欧洲,最大的赢家是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美国不惜把别人往火坑里推。乌克兰不愿意看到各国撤侨,因为这些使馆和公民的存在犹如一片缓冲带,可以牵制战争的爆发,而拜登不停鼓动战争迫在眉睫,呼吁撤出侨民,等于为俄乌腾出战场。

对俄罗斯而言,十几万大军枕戈待旦,一刻都不敢松懈,不仅消耗的是战略物资,更消耗的是俄罗斯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此刻,普京做出撤军决定,既要让美国的假情报不攻自破,避免因为到了16日气氛太紧张引发不必要的冲突,也要止损俄军长时间的战略消耗。部分撤军是普京缓解紧张局势的姿态,也是反击美国心理战术的谋略。

2月16日,拜登编出的“正日子”,时间正分分秒秒地过去,俄罗斯西线无战事,乌克兰东部有惊无险,拜登撒出来的谎如何自圆?这出戏莫非要以开放式的结尾告终?拜登这位假编剧看上去神志不清,暗地里却是老谋深算。假如战争在他的挑唆之下爆发,他会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一切尽在我的掌握!”假如战争得以幸免,他又会说:“还好我把情报公之于众,俄罗斯才不敢越线!”他甚至还会说:“多亏我在背后做了斡旋的工作。”拜登这一招的确毒辣,无论如何都对美国有利,对他自己有利,而国际关系中的尔虞我诈通过俄乌危机这出大戏,也就可见一斑。

来源:周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