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网上出现了这样一段视频,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在视频中一位妈妈因为没收了孩子的手机,不让孩子打游戏,竟然受到了孩子的拳打脚踢。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年仅10来岁的孩子所能做得出来的事,而更难想象的是在一旁的奶奶居然不敢上前阻止,只是在嘴上劝诫孩子不要再打了。
这段视频让很多网友感慨现在的孩子实在是太难管教了,动不动就喜欢大吵大闹。但其实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和父母有关。
少儿心理问题研究专家李玫瑾:家长给予孩子什么性格,决定了孩子今后的发展
在一次演讲当中,一位心理学教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四五岁的小女孩在玩玩偶的时候,对待玩偶的方式十分的粗暴,甚至于有时候还会撕扯玩偶,导致玩偶出现了破损,这种异常的行为引起了她爸爸的注意。
但她的爸爸并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反而是选择了比较适合小孩子的处理方法,告诉了小女孩如果这样对待玩偶,会让玩偶感到不舒服和疼痛,以简单的方式告诉了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小女孩在听完后,思考了一下,对待玩偶的方式也变得温柔了起来。
为什么说一个孩子未来的性格就藏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性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平时待人有礼貌的孩子,他的父母大都待人彬彬有礼。
而平时待人没礼貌、容易说脏话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在言行举止上往往也有同样的问题。
孩子在0~12岁这个阶段,属于学习阶段,父母作为他们朝夕相处的人,是孩子的主要学习对象。
所以父母的言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因此在生活中,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发脾气,避免影响到孩子。
缺乏父母的教育,容易让孩子形成极端的性格
有相关机构曾经统计过,很多少年犯之所以最后会酿成大错,走向犯罪的道路,很大程度上跟父母的教育有关。
很多少年犯都是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再加上爷爷奶奶的纵容,导致他们形成了极端的性格。
现在有一些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不得不将孩子交给家里的长辈来带,但其实这样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隔代教育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的,因为爷爷奶奶往往会比父母表现得更加疼爱孩子,更容易纵容孩子的不当行为,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养成暴躁的性格。
经常否定孩子,容易让孩子形成懦弱的性格
曾经在游乐园看到这样一幕,一对母子在一起参加亲子活动游戏的时候,孩子的表现不佳,导致了最后游戏输掉了。
在游戏结束后,我看到那位妈妈在责怪自己的孩子,说他笨手笨脚的,这么简单的游戏都玩不好,怎么教都教不会。
在那一刻,我看见了孩子的眼神是那般的沮丧,唯唯诺诺的身影是那般的让人心疼。
父母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许并没有将自己对孩子的言论放在心上。但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劲儿地否定孩子,只会让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变得越来越不敢尝试。
家长多做这几件事能让孩子形成好的性格
1)多鼓励孩子
在孩子0~8岁这个时期,是孩子学习能力最为旺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很多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想要去尝试很多东西,但是由于很多事情孩子都是第一次去做,所以结果并不是很理想。
因此在这个时期,家长尽量不要去否定孩子,多鼓励孩子,以此来建立孩子的信心,让孩子敢于去尝试新事物,这样才能让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
2)让孩子拥有同理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我们之前的学生生涯当中,那些不受周围同学所喜欢的人,往往都是比较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得失和感受,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困扰。
是否拥有同理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和情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去引导孩子培养同理心。
比如在孩子与他人发生争吵时,告诉孩子去体会他人的感受,这样在下次发生类似的事情时,孩子才会有所顾忌,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3)行动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其实教训孩子百句千句,都不如实实在在的行动一次,当好孩子的榜样。仅仅凭借口头教育,就想要孩子拥有好的性格是不现实的,好的性格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是需要家庭长期的熏陶才行的。
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来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向父母学习,逐步形成好的性格。
结语学习能够决定孩子今后生活的上限,但性格却能够决定孩子今后生活的下限。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重视对孩子的性格教育,让孩子逐步形成好的性格。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