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天天哭着喊着要女权,

我给你呀。

前阵子大火的电视剧《我是余欢水》在最后一集时谈到了女权。仅一夜之间,他的豆瓣评分从8.4掉到了8.1。

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劫匪告诉所有被绑架的人,他准备放了其中一个,看看谁能说服他。

梁安妮这时说到:“我是女的,我是弱势群体,肯定先放我呀。”

劫匪说:“男女平等,你们天天哭着喊着要女权,我给你呀”。

这句话引起了网友广泛的争论,大家又把女权拿出来讨论。

那么到底什么是“女权”呢?

女权婚姻(女权何时成了不婚的代名词)(1)

女权,又被称为女权主义,目的是让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现代女权运动始于1848年7月19日。在西方的纽约塞内卡瀑布,当时有三百名男女站出来支持妇女平等。女权主义从文化到法律,改变了西方社会大部分人的主要观点。这些参与女权活动的人,为争取妇女身体的自主权、堕胎权开展运动;呼吁国家建立保护妇女或女孩受到家庭暴力、性骚扰和强奸的法律等等。

女权婚姻(女权何时成了不婚的代名词)(2)

具体大概分为三个阶段:两性平等、两性平权、两性同格。

第一代女权主义(1848—1900):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哈莉耶特·泰勒·密尔。第一代女权主义的重点是争取妇女平等和妇女的财产权,反对婚姻中的妇女及其子女由家庭中的丈夫掌权的现状,反对一夫多妻制。再往后则主要侧重于获得政治权力,特别是妇女的选举权。

女权婚姻(女权何时成了不婚的代名词)(3)

哈莉耶特·泰勒·密尔

第二代西方女权主义(1960—1980末期):美国女权主义者埃丝特尔·弗里德曼比较了第一代和第二代女权主义,认为第一代女权主义侧重于选举权等权利,而第二代则主要关注其他平等问题,例如性别歧视。

这一次的运动给“女权”打上了不同的定义,大家都把自己心中的“平等”说出来,由于思想的迷茫,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这一代的女权运动进入停滞区。

女权婚姻(女权何时成了不婚的代名词)(4)

埃丝特尔·弗里德曼

后代女权主义(1990—2000):这一代女性主义视为第二代的延续,也是对一些“平等”的纠正,提倡女性自尊自爱。

女权婚姻(女权何时成了不婚的代名词)(5)

我国的女权主义运动,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于晚清。梁启超、金天翮等男性知识分子,在受到西方文化的感染后,也开始主张男女平等、婚姻平等、女性应受教育等观念。许多已有知识的女性,也开始为自己争取权利。

第二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妇女解放运动的作用,男女在形式上基本平等。

第三阶段:在改革开放时,这个时候的女权才是真正的掀起了一波浪潮,更多的知识女性站出来,用她们的方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女权婚姻(女权何时成了不婚的代名词)(6)

在这女权运动的历史上有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吕碧城

吕碧城出生于1883年,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她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权利作斗争,她靠自己的实力,当上了《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这之后她拿起笔的武器抨击现在社会对女性的不公正、提倡要注重女子的教育。她连连发表的文章,受到了袁克文、李经义等人的追捧,他们纷纷迎合推崇。

她的宣传女子受教育文化的重要性,让许多人帮助他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女子大学—北洋女子师范学堂。 由于儿时的退婚,她终身不嫁,投身于女性教育事业当中。用一生来证明男性可以做到的女性一样可以。

“女权”它象征着当时女性为自己权力作斗争的勇敢、对命运不公的反抗。

女权婚姻(女权何时成了不婚的代名词)(7)

吕碧城

可是现在“毒鸡汤”的传播,逐渐让“女权”变成了贬义词。

最经典的“毒鸡汤”便是“女人负责貌美如花,男人负责赚钱养家”。这是一些女性消费市场的营销手段,让女性不要把钱花在其他地方,而是花在自己的脸上。可是生活是这样吗?

这个时代总是要求男孩子应该做什么,总是催促着男孩子长大。结婚提到的嫁妆,相亲提到的房子、车子、存款,这些全部都压在了男人的担子上。

如果说“女人负责貌美如花”,那是否可以理解为:当女人不再美丽的时候,就该被抛弃?

女权婚姻(女权何时成了不婚的代名词)(8)

不婚女权有句经典的话:“我既然能独立生活,为什么还要结婚?。”

什么时候女权变成了不婚主义?

从历史上来看最初的女权运动,都是在为了女性在社会上遭到的不平等做反抗,要求男女平等,从来没有说过女性不结婚,才是优秀女性的象征。

太多的“毒鸡汤”侵蚀着现在的女性,“女权”什么时候变成了“女拳”,口号不再是追求平等,而是“打死狗男人”。

女权婚姻(女权何时成了不婚的代名词)(9)

不知从何时,出现了这样一部分人,嘴上喊着男女平等,却在很多时候要求男性承担事情的主要责任,用“女权”为借口,来追求女性最大化的利益,这类邪化的“女权”现在被称作“田园女权”。“立志”把女权变为女特权。

她们将结婚,打上了弱势女性的标签,将生孩子打上了落后妇女、自甘堕落的标签。

女权婚姻(女权何时成了不婚的代名词)(10)

女权讲究的是平等,讲究的是男生能做到的,女生也能做到;讲究的是同样的工作男生拿一万,你不能因为我是女性就给我八千。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确认性偏差。指的是一旦人们已经形成了信念,他们就会有意识的寻找支持自己信念的证据,有时甚至会扭曲证据。而这种“证据”会增添他们的“过度自信”。

“田园女权”便是借助扭曲的“证据”来证明这才是真正的女权。历史上有太多伟大的女性,为了男女平等做出了牺牲。如果当她们知道,她们所换来的“女权”。在这个时代变成了贬义词,不再代表女性的勇敢,那真是可悲的一件事。

女权婚姻(女权何时成了不婚的代名词)(11)

现在仍有女性被不平等的对待,印度每年发生的强奸案数不胜数。女性要是反抗甚至会被剃头,或是泼硫酸,她们的人权低到几乎没有。

印度男演员,阿米尔·汗拍的《摔跤吧!爸爸》,都在呼吁印度重视起女性的权利。

我国建立的三八妇女节,也在向大家宣布女性的权利。

全世界都还在为男女平等做出努力。

如果你还在相信那些女性消费市场的营销手段,打着“女权”的名义为自己受益,是不是自己都在把女性归为“弱者”?

女权婚姻(女权何时成了不婚的代名词)(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