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初中3年我们已经过去了六分之一,有哪些收获,学习方法上有没有提升呢?寒假怎么过。对于语文的学习,大家一定要认真预习,考试虽然都是课外的,但做题的能力却要在课堂上学。

初一下学习笔记语文说和做(老师知道考啥然后找解题思路)(1)

接着上一讲,我们继续预习《说和做》。

13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14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15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16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17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8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提问】分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句话的作用。

这句外貌描写形象地再现了闻一多大义凛然的形象,言语间充满着对闻一多的颂扬之情。【这个考点是赏析句子,或外貌描写的作用】

初一下学习笔记语文说和做(老师知道考啥然后找解题思路)(2)

19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0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9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高度概括出闻一多在不同领域的成就和特点,条理清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考点: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提问】结尾句有什么作用?

结尾段的两句话在内容上点明了全文的中心,高度概括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方面的优秀品质。“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在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句段作用之结尾段的作用】

初一下学习笔记语文说和做(老师知道考啥然后找解题思路)(3)

【考点解析】:句段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结尾句(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主要有:

①总结全文;②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③照应题目。

在内容方面的作用主要有:

直白类的结尾作用一般是: ①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卒章显志,点明中心;②深化、升华主旨,抒发作者某种感悟或者情感。

含蓄类的结尾作用一般是:

①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省;

②文章戛然而止, 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 间,增强感染力;

③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在分析时,要仔细阅读文章,对照常用的作用,结合文章最后一句(段)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答案。本题作用是首尾呼应,点明中心。

【本课主旨】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刻苦钻研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实干精神,以及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而献身的精神。

初一下学习笔记语文说和做(老师知道考啥然后找解题思路)(4)

一课一得】

夹叙夹议

文章以记叙为主,但中间又夹以议论。如:第⑦段是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的总结,是议论。第⑧、⑨两段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总结,最后一段则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

【考点解析】

分析记叙中议论的作用,在中考中占2~3分。记叙中的议论根据其位置不同,大体有三种作用:

一是在文章开头做精要议论,起到提示全文中心并引出下文的作用。

二是在文章中间做精要议论,这种议论一般用于事情发展的转换衔接处,也称为夹叙夹议,主要起到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是在文章结尾做精要议论,一般起到总结全文、揭示和深化主题、画龙点睛或意在言外,发人深省等作用。

学习需要坚持,关注我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