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人生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努力和拼搏本身!

凌晨12点,你在做什么?也许正在追剧,也许正在刷手机,也许已经进入梦乡。但有些人却还奋斗在图书馆里,有些人还在用生命刷题。

清华北大图书馆凌晨学习场景(清华凌晨12点的图书馆)(1)

凌晨12点的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

清华北大图书馆凌晨学习场景(清华凌晨12点的图书馆)(2)

凌晨1点的哈佛宿舍楼

最近,看到一个小视频,拍摄者是哈佛研一的学生,凌晨1点从自习室里返回宿舍,看到还有同学在宿舍楼的大厅里学习。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还记得悄然走红的清华大学马同学的作息时间表吗?马冬晗是清华大学精仪系的大三学生,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吃完早饭并锻炼身体后,6:40开始就开始上课和学习,一直到凌晨1点睡觉。除了吃饭和一些杂事儿,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预习、复习各门功课,做作业,背英文单词和练习英语听力。每天只睡5个小时,其余17个小时基本都在学习。每门功课95分以上,连续三年成绩年级第一,荣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被选为北京海淀区人大代表。

清华北大图书馆凌晨学习场景(清华凌晨12点的图书馆)(3)

马同学的作息时间表震惊了整个网络,怎样的自律,才会让一个人几年如一日的保持着勤奋的学习状态。但网上也有一些质疑声,认为优秀学生只是会学习就可以了吗?小编想反问一句,学生连学习都学不好,还谈得上优秀吗?

在某网站上,看到某基金合伙人分享了他在清华读书时室友的故事。连续两年年级第一名,微积分3门 298分,被全年级同学尊称为“宇宙”,现在在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读博士。

这位学霸清早自习室开门之前开始排队占座,晚上自习室关门时才回宿舍,周六周日无不如此,这只是学霸最基本的定义。11点熄灯,占据团委学生会办公室等通宵有电的办公室学习到凌晨的也大有人在。尤其是在准备考试、Project Deadline等时候。除了学习之外,清华学霸们的时间还要分给另外两件事情:1)社会工作 2)科研工作,所以一天下来,真的是忙得团团转。

这位合伙人说,当年他最高兴的就是在大三学年时成绩终于超过了这位“宇宙”同学,而这,也是他用长期学习到凌晨4点换来的。

关于“学霸”,其实这只是一种人生选择而已,凭什么我们要鄙视一群为着自己所信仰的东西而不孜不倦努力超过常人的人?也许你不同意他们选择的方向,题材,但是我们不应该不尊重努力和拼搏本身。

清华北大图书馆凌晨学习场景(清华凌晨12点的图书馆)(4)

最近看了一场直播《如何在财经职场C位出道?》(点击可观看),视频里袁长澄老师的一段话,让小编感触颇深。老师说,大学是学校,学校是用来读书的!书都读不好,其它就不要多想了。大学时代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在辛苦的学习中,你可以快速成长!将来,你的专业和能力会让你成为一名自由人。而所谓的自由,就你想不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

袁老师还对想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或者知名企业的同学给出了几点建议。1、大学平均成绩要在85分以上;2、英语过六级500分以上;3、专业执照考1到2个。想达到这些要求,小编相信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

小编曾接触一位薛同学,目前ACCA已经考出11门,而且每一科分数都相对较高。薛同学学习非常用功,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一点才能休息。

她说ACCA课程并不简单,想要掌握得好每科知识必须把握整体理顺内在逻辑,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做一定量的习题。在听了面授课后又把不太懂的部分的网课听完,两者结合,多学一遍基础知识,并且查漏补缺。讲义上的习题都做了一遍,之后又停了串讲的网课,在做了一定题之后再听串讲觉得很有收获。之后是BPP上面真题的练习,练习本事不在于做多少题目,主要是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薛同学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严格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也会把觉得应该做到的相关工作都努力完成,成绩自然水到渠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薛同学目前已经收到四大的offer,幸运总是眷顾努力的人。

也许大学时代也许你并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也没有明确的方向。这时候,你最应该做的就是学习,拼尽一切的去学。只要拿出高中时的拼搏精神,没有攻不下来的考试。用袁长澄老师的话总结:读书读得好,就是成绩好,证书好,知识面广,知识面深!当你修炼的足够优秀,自然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