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也是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个大王朝,共经历了16位皇帝,统治了277年。明朝和宋朝离得很近,中间只是相隔一个短暂的元朝(1279年-1368年),但这两个朝代,反差却很大。

朝代继承法(为何这个朝代满城尽是)(1)

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与赵宋之世”,意思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在宋朝达到了文化的高峰。宋朝无论是在物质上、精神上,在中国历代王朝中都是成就最大的,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创了记录。宋朝的老百姓很自由,可以从事任何你想从事的职业。也并不是每个朝代可以这样的。

朝代继承法(为何这个朝代满城尽是)(2)

明代实行职业世袭制,就是把全国百姓大致分为农民、军人、工匠三大类,再从三大类中分成若干年小类,以这样的方式把全国人民分成几十种职业,而这些职业则要一代代地世袭,也就是子女后代要继承上一代的职业,按照血缘关系传承下去。

明朝实行世袭制原因

主要因为在宋朝和明朝之间有一个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蒙古族向外攻占的时候,是经常会屠城的,他们通常在攻城时,只要对方不投降,就在攻占后把城里的人都杀精光,一杀都是几十万人。

也有部分人是不杀的,像工匠、大夫,这些人是不杀的,因为他留着有用,要为蒙古人服务。为了便于管理,蒙古人就对这些人做了分类,按照职业管理,这个制度也一直持续到了元朝,其实际目的也是把百姓变成了官府的奴隶。明朝就继承了这个制度。

明朝皇帝一言不合,板子伺候

就仁义这点来看,明朝在管理上不如宋朝。宋朝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杀大臣,不管大臣说的多出格,皇帝都不会杀他。皇帝对大臣,尤其是文臣是特别的尊重,说话时也总管他们叫“先生”,而到了明朝却大大地退化。明朝皇帝一不高兴,就把大臣按到地上,脱下裤子,一顿扳子伺候,也因此大臣在皇帝面前是毫无尊严,这点也是复制元朝的。

元朝建立之前,是属于比较落后的,还处于奴隶制时代。比如电视中清代中的臣子,一般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而元朝的大臣在皇帝面前也自称“奴婢”,所以元代的皇帝权利很大。因此,元代皇帝有个习惯,用鞭子抽大臣,看哪个大臣不顺眼,就按在地上,让太监用鞭子抽他。

明代复制元代的一些退化制度

而明代则继承了这种制度,对大臣想杀便杀,想打便打。宋代之所以比较文明,其实他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宋代之前各个朝代都有奴隶。凡是大户人家都有奴隶、奴仆、丫鬟,大量地用奴唤婢,奴隶、奴婢在当时的地位也是非常低的,非常的悲惨,可以随便的买卖,价格也就相当于一头牲畜的价格。

到了宋代虽然也使用奴婢,但实际意义上不同于以往。在宋代,奴婢也是平民,他是被人雇佣的,类似于当今的保姆、阿姨、司机,可不是奴隶。他是自由的,主要为了挣钱给你打工而已。

而到了明代,奴隶现象又再度上线,而且非常普遍化。主人可以把奴仆当自己的财产一样,随意送人,在家里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种情况在当时比比皆是。照元代的习惯,只要是战争中俘虏的人,都算是他的奴隶,属于他的私有财产。在当时大量被元朝抓住的百姓,也因此当时的奴隶数量很大,至少有上百万户。也让明代完整地继承下来了。

最封建退化的是,明代对殉葬制的恢复。就是主人死后,身边的奴仆、小妾等人,全部杀光一起陪葬。这个本是先秦时期的野蛮习俗。随着越来越文明的发展,这种习俗到春秋时期就变得少见了,汉代之后就完全没有了,而到了明代又把这制度给恢复了。

明太祖朱元璋在临终前,发布了最后一道命令,即所有的妃子必须为他殉葬,结果他的40位妃子都不得不上吊自尽,跟朱元璋埋葬在一起。也因此,跟宋代比,明代在很多地方是比较落后的。

强盛期间的明朝,休养生息

明代盛世期间,太祖朱元璋加强了集权制,废除了丞相制,另一方面,实行休养生息,减轻农民的负担,把农民的负担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其出发点也是为了自己的朝代能延续下去。因此,他曾经把老百姓比作家禽,这么个意思吧,就是农民家的鸡啊鸭啊,也要等养肥了再杀了吃。以此,来告诫他的子孙不要急着杀肉吃。

等到明成祖朱棣的时候,那时的老百姓基本已经养肥了,就杀了一些吃肉,也就兴建了宏伟的紫禁城。还搞了郑和下西洋这些壮举。不过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的时候。

朝代继承法(为何这个朝代满城尽是)(3)

而明代另外两个永乐帝,宣德帝和洪熙帝,也是比较治国有道的,主张继续休养生息。也因此,有了一个“熙宣盛世”。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