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1)

编者按:

翁氏家藏最重要的古代绘画,是梁楷《黄庭经神像图》。四年前,武英推出重要文章,首次指出,图中主神,不是之前认为的宋帝先祖赵玄朗,而是太乙救苦天尊,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揭示此图的创作背景,为这件八百年的名迹正名。

昨日,翁氏藏品集《莱溪守望》发售,引起关注。我们重编旧文,重新推送,坚定不移地蹭名人和名迹的热度,蹭热度,我们很专业。

者:吴 斌

昨日,《莱溪守望》发售,引起关注。其中,翁氏家藏绘画的第一名品,是南宋梁楷《黄庭经神像图》,这是传世仅见的梁楷细笔白描真迹。今已归上海博物馆。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2)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3)

《莱溪守望——翁氏六世书画收藏珍品》

赵玄朗

历史上,《黄庭经神像图》的主题一直是个谜。20年前,芝加哥大学的景安宁教授在《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一书中,认为画中主神是赵宋皇室的圣祖赵玄朗,并引出宋真宗时一位叫王捷的道士,说图中的炼金、舍财和放生,都符合王捷。后来,这些观点,被普遍接受和引用。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4)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5)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6)

《黄庭经神像图》全图及局部

纵 25.9 厘米,横 73.7 厘米

赵玄朗的事儿,简单地讲,是北宋真宗大搞君权神授的把戏,说赵家祖先赵玄朗,受玉皇指派,降临凡间,赐授天书。马屁官员们,添油加醋,越传越神,宋真宗尊赵玄朗为“圣祖”,号“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大帝”;尊赵玄朗夫人为“圣祖母”,号“元天大圣后”。又诏令天下避“玄”“朗”讳,大肆营造宫观,虔力供奉。

如要判断《黄庭经神像图》的主神身份,首先应找到与之吻合的宋代尊神图像,接下来才是文献参证,先图像后文献,两下匹配,才可得到正确的结果。脱离图像,仅仅对照残缺的文献,很有可能出现巨大的偏差。

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赵家圣祖造像,只出现于宋代,当时应该制作了不少,但多毁于宋元更迭时期。幸运的是,在偏僻的四川安岳县狮子岩造像群中,尚有一处遗存。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7)

圣祖赵玄朗夫妇像

四川安岳县狮子岩

这组造像,近年被乡民涂了油漆,失去了古朴的风貌,但不影响我们判断基本的图像特征。根据铭文,图左是圣祖母“元天大圣后”,右边这位头戴平顶冕旒的人物,就是“圣祖”赵玄朗。在宋代,赵玄朗被追封为皇帝,所以冕旒不可少。而这个关键特征,《黄庭经神像图》的主神并不具备。

天、地、人三界

通观《黄庭经神像图》,我们可以划分为七个片段,左右各三,居中一个,之间用云气分割。这些片段,包含了道家的天、地、人三界。

居中的主神和仙仗侍从,属于天界。左下部是地狱一角,有牛头马面等一众鬼卒,这属于地界,又称鬼界。另外的部分,全是人界。这表明,这位主神,法力可达三界。

先看图左的三个片段。

有背光的主神,其实在画中出现了两次,除了居中大像之外,还有一次出现在画幅的左下部,只不过画得较小,不太引人注意。他手持水盂,凌于地狱上空,下方的鬼卒望天而拜,一口沸腾的大锅,旁边扔着枷锁和脚镣,锅中生出莲花,一道云气从锅中升起,云气上方站一人,向主神弯腰行礼。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8)

此为左下部片段

有背光的主神出现在地狱上空,手托水盂

如何理解这处地狱景象呢?枷锁和脚镣,说明必有罪人;生火的锅鼎,说明罪人要受镬汤之刑。这两点在早期绘画中,都出现过,可以参看五代敦煌经画《地狱十王经变图》和南宋陆信忠《十王图》。所以,这里表现的是,主神在空中向地狱洒下甘露,度化了一位下油锅的罪人。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9)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10)

五代敦煌经画《地狱十王经变图》 (局部)

大英博物馆 藏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11)

南宋 陆信忠《十王图》( 局部)

而在地狱景象的上方,即图的左中部和左上部,分别描绘了放生鸟雀和施舍难民。统一地看,图左的三个片段,表现了人间救苦和阴间度亡,或者说,这是“救生”。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12)

此为图的左中部和左上部片段

图左的三个片段,

从上到下依次是施舍难民、放生鸟雀和地狱度亡

再看图右的三个片段。自上而下,依次是工匠和画师塑绘道像;众人坐成一排吃斋饭;一位头戴长脚幞头的官员向灯树行礼,灯树两边,站满了道士,领头的一位,诵读道经。

图右的三个片段,

从上到下依次是塑绘道像、集体吃斋和灯仪施法

这座灯树很有特点,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九灯。笔者认为,这应该就是道教典籍记载的九幽灯,此灯九卮,是忏拔九幽地狱中亡魂的法器。唐代杜光庭说:“燃九幽神灯,上照九天福堂,下照九幽地狱,人天蒙福,生死荷恩。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13)

道士们行法的灯树,每层九卮。

太乙救苦天尊

值得注意的是,图左右两边建筑的等级明显不同。左侧是民间房屋,而右侧建筑的规格很高,尤其是右下部的三开间,鸱吻高耸,单檐歇山顶,又有官员出现,有理由相信:右侧描绘的是南宋皇家宫观,主神必受皇家供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这位主神的五条特征:

一、法力达三界;

二、人间救苦、阴间度亡,救生天下;

三、手持水盂撒甘露;

四、南宋皇家供奉;

五、和他有关的斋醮法术包括九幽灯仪。

而宋圣祖赵玄朗,除了第四条之外,剩下的全不符合。那么,哪位尊神,符合上述所有条件呢?

答案是: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也称东极青华大帝,被道教供奉千年,在谱系中地位极高,他最为人熟知的形象,是骑九头狮子。在《西游记》第九十回《师狮授受同归一,盗道缠禅静九灵》中出场的“九灵元圣”,就是九头狮子下凡,只一个照面,就降服了孙悟空,是全书中第一厉害的妖怪。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14)

太乙救苦天尊像

弗瑞尔美术馆 藏

九头狮子的说法由来已久,唐代杜光庭在《道教灵验记》卷五有《张仁表太乙天尊验》,描绘了这位天尊的形象:“坐五色莲花之座,垂足二小莲花中,其下有五色狮子九头,共捧其座,口吐火焰,绕天尊之身。于火焰中,别有九色神光周身,及顶光中锋芒外射,如千万枪剑之形,覆七宝之座”, 在杜光庭笔下,背光、莲座、骑狮,是太乙救苦天尊的三个特征。但是,《黄庭经神像图》的主神,虽有背光和莲座,却不骑狮。

少为人知的是,在宋代造像中,九头狮子并不是太乙救苦天尊的标配,它可以没有。重庆潼南县大佛寺的南宋救苦天尊立像,就只有莲座,而没有狮子和背光。可惜的是,这尊立像的双手已残,我们没有看到水盂。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15)

重庆潼南县大佛寺的南宋救苦天尊立像

选自《中国美术全集 石窟寺雕塑三》第826页

在山东惠民县博物馆,有一尊北宋宣和四年的太乙救苦天尊造像,也没有狮子。虽头部已残,但双手俱在,可以清楚地看到手中的水盂和柳枝。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16)

北宋宣和四年太乙救苦天尊像及铭文

山东惠民县博物馆 藏

世人都知道观音救苦,观音是手持净瓶和柳枝的形象。千载之下,佛道融合,水盂和净瓶其实都是救苦的象征法器。

《太一救苦护身妙经》中说太乙救苦天尊“足摄莲花,圆光照耀,手执柳枝净水,九头狮子围绕从随”,《黄庭经神像图》、宋代造像和道教典籍,可以互相印证。

太乙救苦天尊,有天、地、人三界的神格,据南宋之前的《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和《太一救苦护身妙经》表述,他“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寻声救苦,应物随机”,并且还有无数的化身:

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邪,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帅,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

在天呼为太乙福神,在世呼为大慈行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

基于这段文字,可以想到,《黄庭经神像图》中施舍难民、放生鸟雀的片段,是太乙救苦天尊在人间化身后的救苦行为。

所以,图左的三个片段,全是在描绘太乙救苦天尊的神迹。

九幽灯仪度亡灵

太乙救苦天尊虽救度三界,但最被人强调的,是他阴间度亡的神通。基本上,所有的道教度亡科仪,都和他有关,“九幽灯仪”便是其中之一。《黄庭经神像图》右下部所绘,正是九幽灯仪。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17)

此为右下部片段,

道士们围绕九幽灯做法事。

成书于南宋宁宗朝的蒋叔舆《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收录有《九幽神灯仪》,开场启白道:

“乞于斋次,依法燃灯,破暗续明,祈恩请福。乞上关三景,下白九幽,宣达斋戒,导迎景贶。九霄八极,六趣三途,尽凭照烛之功,俱遂升迁之果。”

“乞于斋次,依法燃灯”的意思是说,施行九幽灯仪之前,需要斋戒。这也是为什么《黄庭经神像图》的右中部会画斋戒,因为斋戒和灯仪,是连贯的,这两个片段,理应放在一起。

图的右上部画的是塑绘道像,道像的模样,主神一致,这个片段,可以理解为画家在强化主题。

所以,图右的三个片段,描绘的是在某座敬奉太乙救苦天尊的皇家道观中,举办度亡法事的场景。左下部和右下部的两个片段,一个画太乙救苦天尊地狱度亡,一个画道士做度亡法事,一左一右,完全对应。

东太乙宫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黄庭经神像图》所画的宫观,是哪里?

查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八“御前宫观”可知,南宋杭州的皇家道观,共有九处。排名前两位的,是东太乙宫和西太乙宫。其中,西太乙宫建造于理宗朝,时代较晚,而《黄庭经神像图》是公认的梁楷早期真迹,和理宗朝对不上。

既然排除了西太乙宫,那么图中所绘,只能是东太乙宫。这也是宁宗朝唯一一所供奉太乙神的御前道观,建于高宗绍兴时。

以下是吴自牧对东太乙宫的描述:

“东太乙宫,在新庄桥南。元东都祠五福太乙神也。驻跸于此,以北隅择地建宫,以奉礼寺讨论,宜设位塑像。按十神者,曰五福、君基、大游、小游、天一、地一、四神、臣基、民基、直符。凡行五宫,四十五年一移,所临之地,岁稔无兵疫。绍兴间,命浙漕度地建宫,凡一百七十四区。殿门扁曰崇真;大殿扁曰灵休;挟殿扁曰琼章宝室;元命殿扁曰介福;三清殿扁曰金阙、寥阳;斋殿扁曰斋明;火德殿扁曰明离。两庑俱绘三皇五帝、日月星宿、岳渎九宫贵神等,与从祀一百九十有五,遵太平兴国旧制,每祀用四立日,设笾豆簠簋尊罍,如上帝礼,两庑以次降杀。车驾遇四孟朝飨,尝亲诣焉。孝庙又建元命殿,扁曰崇禧。淳熙建藏殿,扁曰琼章宝藏。钟楼扁曰琼音之楼。……”

以上信息显示,东太乙宫有大量的道像和壁画,这和《黄庭经神像图》右上部的场景,是吻合的。

东太乙宫敬奉的,是太乙福神,前文讲过,太乙福神是太乙救苦天尊在天宫的称谓,“在天呼为太乙福神”也。东太乙宫每于四立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设祭,向天尊为社稷祈福,以期“岁稔无兵疫”,这也是延续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兴建的汴京太乙宫的旧制。

贤后之死

《黄庭经神像图》侧重于表现度亡主题,和东太乙宫的常规活动并不符合,这只能说明,梁楷描绘的是特殊事件。

梁楷在画上署“臣字款”,说明这是他供职宫廷时的作品。《图绘宝鉴》记载了梁楷简短的生平:“嘉泰间画院待诏,赐金带,楷不受,挂于院内。”,也就是说,梁楷创作此图,是在宁宗嘉泰年间,即1201年到1204年。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18)

图上梁楷的款识

可以想见,如果能让御前宫观东太乙宫举办度亡法事,并有梁楷绘图纪事,一定是某位重要的皇室成员去世了。反言之,如果知道了这位逝者的去世时间,也就锁定了梁楷的绘图时间。

查《宋史》卷三十八《宁宗本纪》,可知,在嘉泰年间,唯一去世的皇室重量级人物,是太皇太后谢苏芳。谢苏芳是孝宗皇后,在政治上很有作为,是一代贤后,尤为重要的是,她联合朝臣,架空光宗,逼他成了太上皇,然后扶立宁宗。

《宁宗本纪》记载:

(嘉泰三年)五月辛卯,以太皇太后谢氏有疾,赦,是日崩。

八月己巳,上大行太皇太后谥曰成肃皇后。

九月乙酉,权欑成肃皇后于永阜陵。壬寅,祔成肃皇后神主于太庙。

所以,梁楷《黄庭经神像图》的创作时间,可以限定在嘉泰三年(1203)五月到九月之间,很有可能是为太皇太后的“七七”斋醮所绘。

《黄庭经神像图》的画名最早见载于清初吴其贞《书画记》,因其后有赵孟頫款《黄庭经》而得名。这段《黄庭经》是明代赝品,是毫无意义的后配,与绘画的真实主题并无关系。也许,这卷珍稀的梁楷真迹叫《太乙救苦天尊度亡图》更为恰当。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19)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20)

图后赵孟頫款《黄庭经》局部

在前些年出版的《莱溪居藏梁楷道君像》一书中,说“此图有折纹五道,把全幅分为几乎相等的六段,显然是一件经折装的册前扉画。”既然,梁楷画的是太乙救苦天尊,那么图后真正附着的,应该是如《太一救苦护身妙经》这样的道经,或是宁宗御书。

最后要说的是,《式古堂画考》和《绘事备考》还著录了一件梁楷的《太乙三宫用兵阵图》,也是和太乙有关。所以,以此为主题的梁楷作品,《黄庭经神像图》并非孤例。

( 完 )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第346期 | 天下第一集柳碑不是集柳碑

第345期 | 又两个南宋大状元的碰撞

第344期 | 从《即日薄寒帖》看秦桧上台之奥秘

第342期 |《浮玉山居图》与方天瑞(上)

第338期 | 腊八节对梁楷《出山释迦图》的新想法

第335期 | 从《宣抚帖》看秦桧放屁之始末

第334期 | 蔡襄的密室杀人事件

第333期 | 两个南宋大状元的碰撞

第331期 | 曹知白笔下的松江九峰

第321期 | 吴大澂的愙鼎,可以改名了

第318期 | 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在何处?

第311期 | 赵子昂《二羊图》的谜底

第308期 | 辛德勇对《李训墓志》的质疑与史实不符

第307期 |《清明上河图》最可能的真相

第306期 | 关于《康里二札》文章的说明

第301期 | 你见过19岁的康里子山和他大哥的真迹吗?

第296期 | 再释黄庭坚致晁补之札

第295期 | 朱熹名札《奉使帖》背后的救灾事

第294期 | 陆秀夫《群玉帖》钩沉

第292期 | 米芾的官场梦

第291期 | 辛弃疾《去国帖》秘辛

第287期 | 央美博士万笑石,你涉嫌抄袭了!

第286期 | 吴琚比米芾的日子过得好呀!

第277期 | 姚廷美《有余闲图》的解读

第276期 | 赵孟頫《止斋记》与程钜夫

第275期 | 董其昌与苏轼《赤壁赋》的情缘(下)

第274期 | 董其昌与苏轼《赤壁赋》的情缘(上)

第273期 | 范仲淹探奇

第267期 | 唐太宗《温泉铭》与楚汉争霸(下)

第266期 | 唐太宗《温泉铭》与楚汉争霸(上)

第255期 |《曹娥碑》中谶言的可信度

第251期 |《曹娥碑》与王羲之、虞世南

第247期 |《古诗四帖》与五代彦修(下)

第246期 |《古诗四帖》与五代彦修(上)

第242期 | 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

第224期 |《丝路山水地图》上的“天方国”是哪里?

第220期 | 发现鲁燮光

第213期 | 王羲之与麻风病(上)

第196期 | 被王宠伪书误导的仇英名作

第182期 | 唐代敦煌大字孤本“三宝”传奇

第174期 | 燕肃《春山图》三议

第171期 |《古诗四帖》中的“丹水”本无误

第169期 | 乾隆皇帝的后妃们

第167期 | “石渠宝笈”特展的门神赵雍

第161期 | 金代山水中的帽子与垒石塔

第147期 | 游子孝思寓墨花

第146期 | 陈洪绶是节义之士?

第142期 | 朱耷笔下的“白眼”真相

第139期 | 司马伋的特殊人生

第137期 | 两件南宋告身背后的高层博弈

第129期 | 她,不是麻姑,而是毛女!

第128期 | 那些死于梅毒的明代大家

第119期 |《二祖调心》实为《四睡图》残件

第118期 |《水浒》和《清明上河图》

第105期 |《双松平远图》的受画人是谁?

第103期 | 古地图中的《清明上河图》线索

第101期 | 纪念高居翰专辑

第96期 | 唐代行书佚碑《通济桥记》选字

第95期 | 唐代行书佚碑《河东节度高壁镇新建通济桥记》

第91期 | 呼吁徐州博物馆加大保护唐代名碑力度

第76期 |《元画全集》众人谈:“九峰”究竟在哪里?

第73期 | 曾鲸笔下的杭州忠烈

第68期 | 从两件顶级明代宫廷佛画说开去

第65期 | 八大为何要画鱼和鸟?

第58期 | 戴进和朱元璋供奉的神仙

第54期 | 董其昌和东林党友人(下)

第46期 | 董其昌和东林党友人(上)

第41期 | 竹篮、笊篱、庞灵照

第37期 |《神行禅师碑》选字

第36期 | 唐代新罗王子书《神行禅师碑》

第18期 | 从司马“光”和“义”阳世家谈避讳

第7期 | 兵马俑逼疯“文献控”

“武英印章”微信小程序已上线

“使用指南”(点击进入)

扫码进入

新书上架

刘九洲著:《宋画史稿》

参考阅读(点击可查看):

第314期 | 班宗华:《宋画史稿》的序言

第315期 | 《宋画史稿》导论(上)

第316期 | 《宋画史稿》导论(下)

第317期 | 现代视角下的一部古画断代史

第319期 | 一份有考古学底色的艺术史

第320期 | 《宋画史稿》是藏家们爱读的书

第325期 | 读《宋画史稿》心得

第327期 | 寻找宋画的“隐身者”

第328期 | 《读书》刊发《宋画史稿》书评

第329期 | 《宋画史稿》选句

少量签名本,

售价138元。

大陆顺丰包邮。

《宋画史稿》签名本购书码(138元)

武 英 书 情

长按二维码,进微店购书

武英书架

1、刘九洲 著 :《宋画史稿》

2、刘九洲、吴斌 著:《王维<著色山水图>研究》

3、〔美〕彭慧萍(Huiping Pang)著:《虚拟的殿堂: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后世想象》

4、刘九洲 编 :《<玉烟堂董帖>小楷墨迹本》

5、刘九洲 编:《董其昌<天马赋>三件》

6、刘九洲 著:《重现——八集堂藏宋元绘画研究》

黄庭经小楷高清图(武英精选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