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人儿

20世纪50年代,一名湖南南江永县的妇女到北京走亲戚,偌大的北京让她迷了路,妇女只能向路人问路,可她的语言跟别人完全不一样,无奈妇女只能写字问路,可她写出来的文字谁也不认识。

无奈之下,大家只能把她带到公安局,在公安的帮助下请文字学专家认读文字,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文字学专家竟然也不认识这个文字,这个令所有人都为难的文字叫作“女书”。

在此之前“女书”一直不为人所知,正是这位妇女的出现,让“女书”走进了大众视野,也让女书在时代洪流中保留了下来。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1)

一、

女书主要存在于湖南江永县的上江区,为了搞清楚女书文化,1982年,中南民族大学青年教师宫哲兵来到湖南进行民族文化调查,他找到了当地文化馆的周硕沂。

周硕沂的家人就是女书的传承人之一,是较早关注到女书的学者之一,这个传承人就是周硕沂的姑姑。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2)

周硕沂的姑姑嫁到了江永县的上江区,这个地区正是女书文化的繁荣发展地,周硕沂第一次见到女书是小时候到姑姑家做客。

他看到姑姑跟一群妇女一起拿着一些物件聚在一起边读边唱,周硕沂问姑姑:“扇子上画的是什么?”姑姑说那就是“女书”。

在周硕沂的帮助下,宫哲兵来到了上江区见到了女书传承人,81岁高龄的老人“高银仙”,得知宫哲兵一行人是来调查女书的,高银仙老人兴奋的给大家展示女书,她在纸上写下了几十个的女书文字。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3)

这些女书文字,字体纤细秀丽,由点、竖、斜、弧四种笔画构成,笔画简单在不懂行的人看来,每一个文字似乎都长得差不多。

这些文字书写的时候右上高左下低,斜体修长,呈现出长菱形的特点,女书文字外形看着很像蚂蚁,所以当地人也称他为“长角文字”或“蚂蚁字”。

高银仙老人家有十几本女书,保存了几十年,但老人只从里面拿出了三本给了宫哲兵等人,这分别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姑记》和《三五娘》。

女书只在女性之中流传,记录的大多都是姊妹们的体己话,所以不方便给除姊妹以外的人看。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4)

女书文字不仅外人看不明白,当地的男人也看不懂,男性与女性都有各自专用的文字,他们互不干涉,各自用各自的文字交流沟通。

女性用的“蚂蚁字”叫作女书,男性用的文字就非常普遍,当地男性使用汉字作为他们的专用文字。古时候男人读书为“君子”,而学习女书有学问的女性就称为了“君子女”。

女书就是在一代又一代君子女里流传下来的,女书相传大都是采用口头传承的方式,一方面要保证女书的保密性,女书一般不外传;

另一方面学习女书的人很少,只有当地的女性在学习,所以也没有要发扬外传的意思,大家都是一代一代的相传保留,逐渐形成了女书的一种特色。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5)

女子学习女书大多是婚前,婚后主要是提高女书水平。

女书的传授方式主要是家族传授,也就是母传女,姊教妹,姑姑教侄女,一代传给一代亲戚朋友,能者为师,同龄或者志同道合的女性结为姐妹,方便女书的传承。

女书还可以通过当地特有的活动互相教学,共同提高女书的传承,但无论是哪种传承方式,都是在秘密的状态下进行。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6)

这样的传承下,女书是怎么来的呢?

江永县旧时代的妇女一般不下田,女性大多缠足,保持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这些家在深山不能外出的农家女就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工一边唱女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女书文化。

那时的女子人人爱唱女歌,各个会女工,都是有教养的君子女。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7)

虽然君子女在当地人数众多,每个君子女一生都有很多的女书作品,但留存下来的女书作品却很少,这些现存的女书作品里,大多数都出现在民国年间或建国初期,只有极少数的作品是清朝的,距今不过百来年,再往前的资料几乎没有。

女书有很强的私密性,女性用来互诉衷肠,所以江永妇女离世时,都会嘱咐自己的亲友子女们将自己的女书焚烧,渐渐地就形成了人死焚书的习俗,正因这一原因,至今留存的女书才会少之又少。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8)

二、

独特的风俗习惯,滋养了女书文化,女书并不单是一种文字,更包含了一个系统的女书文化,以及其滋养下的江永县风俗,最突出的就是他们的嫁娶文化。

在江永县有“不落夫家”的说法,一般来说,女子结婚以后就是住在丈夫家,但在江永县,“不落夫家”的意思是女子结婚后三天就要回到娘家,不能和丈夫一起生活,这跟女方回门可不同。

准确地来说,在女子生孩子之前,女子都很少会去丈夫家,一年里能回夫家的时间很少,只有两三个节日可以回丈夫家,很多都是晚上偷偷回去,第二天天不亮再赶回娘家。

那什么时候才能回丈夫家呢?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9)

要一直到孩子出生之后,女子才可以回到丈夫家,男人和女人见面的机会很少,见面少怀孕的概率就低,“不落夫家”的习俗在如今看来非常的矛盾,也因为这样的习俗,男女之间好像是两个世界的人,这就让男性跟女性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圈子。

江永县有一句话叫做“丈夫面前不说真,姊妹面前不说假”。

旧时代的女性不能上学,不能和外界很好地沟通,一群不能外出上学的女子就聚在一起,女子之间互相交流,互诉衷肠,通过女书传递思想。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10)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姊妹,所以江永女性在出生不久,父母会找到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孩子,让她们结为姊妹叫“同庚”。

如果是同年出生的孩子就叫“老同”,一旦结为姊妹,终生为情感的依靠,也就是我们说的“闺蜜”。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11)

除了往后的生活多一个陪伴与依靠外,当地人认为认了姊妹的孩子好养活,结为姐妹不论年龄,结交也不分时间,有从小结交而终生不变的、有中年一见如故的、有家庭牵线搭桥的。

结交后,姐妹间要经常互访,住在对方家里,十天半月同吃同住,经常互访,同吃同住也让她们感情越来越好,有极大的概率能够走到老。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12)

“老同”的要求比“同庚”要求更高,“老同”要求年龄相仿,最好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另外身高、体型都要越接近越好,结为“老同”必须要由父母做主,从幼年就开始,很多仅限于两人之间。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13)

江永县的女性在封建时代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姐妹之间互相关心,惺惺相惜,姊妹们互诉衷肠互通的信件就形成了各自的女书作品,女书作品是可以共享的。

君子女读女书,乍听起来好像在唱歌,女书的音调和普通话有很大不同,在女书之乡,妇女们不一定人人会写女书,但几乎人人会唱女书,女书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庭院式的歌堂文化。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14)

婚嫁活动是江永当地女书群体的活动形式,主要分为婚前的“坐歌堂”与婚后的“贺三朝”。

“坐歌堂”是当地女子出嫁前在娘家举行的隆重的婚礼活动,“坐歌堂”通常是三天,主要活动是唱嫁歌、哭嫁歌,这一项活动在为新娘歌唱新生活,也为新娘哭泣离开娘家时的哀伤,所有的感情都在歌曲之中展现。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15)

“贺三朝”是婚礼最为重要的时刻,“贺三朝”就是由新娘的女性亲人及好姐妹,赠送给新娘重要的礼物“三朝书”。

三朝书里是满满的女书文字,写的都是女书中的经典,三朝书是娘家礼盒中女性朋友及姊妹的专赠礼品,是新娘有教养的标志,如果贺三朝没有人向新娘表示祝贺,那么新娘就会很没面子。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16)

三、

女书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并不是除了江永地区外就没有女书了,南京的一位收藏家曾在古董字画市场购买到了一枚花币,这枚花币的直径55毫米,重60克,用青铜铸成,这枚花币如此突出的原因在于,这枚花币上刻着女书文字“天下妇女姊妹一家”。

按照常理来说,正式的铜币的中间都会有一个一厘米的方孔,而这块铜币并没有来得及打开方孔,只有一个小小的圆孔和方孔的位置。

如果这是一枚真的铜币,那么很可能是一枚样币,并没有批量生产和流通。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17)

铜币上女书文字的出现证明,除了江永地区外,其他地区还有女书文化的存在,那么这枚铜币来自哪里呢?

据专家分析,这枚铜币来自于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讲究男女平权,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

洪秀全在其早期的著作《原道醒世训》里曾说:“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辈。”

这句话正是铜币上“天下妇女姊妹一家”的来源,这八个字成为了太平天国里君子女常用来宣传的口号,也是她们传导的思想。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18)

太平天国里的君子女大多来自江永县,某次偶然机会下,太平天国里的一支女军部队进入了江永县,她们进入湖南时只有3000多人,但在“天下妇女姊妹一家”的口号下,大量的江永君子女加入到太平天国的女军当中,离开湖南时,这支女军部队已经扩充到了万余人。

君子女的加入不仅扩充了女军数量,还让女书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在太平天国“男女平权”的思想下,很多的君子女都在不同的领域占得一席之外。

太平天国里有女丞相、女将军,女总管,还有女工人,对于封建时代来看,女性的地位在此时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19)

因为君子女在太平天国的影响力,太平天国决定铸造一种写有女书文字的铜币,这就是这枚铜币的来源。

不过也有学者推测,这枚铜币可能是某些与铸币有关的女官,私下铸造的。

但不管是哪一种,这枚女书铜币都反应出了太平天国君子女的地位。

女书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的女书传承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女书的人越来越少。

据统计,江永县的女书传承人一共有64位,从上世纪的40年代起,女书传承人相继离世,2006年最后的一位女书传承人离世,从此再也没有经历过女书文化全过程发展的传承人了。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20)

女书及女书文化就要因此而画上句号了吗?

虽然学习女书的人少,但女书仍旧代表着一种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了保护女书文化,国家将女书列入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国家还专门将女书设立成了“湖南省唯一一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且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永县政府专门在当地设立了女书博物馆,举办女书学堂,鼓励更多的人学习女书,积极推广女书教育,传扬女书中优秀的女书文化。

根据女书的文化特性,培养专门的本土女书专家,不单单要让女书成为历史的见证,更要让女书保留在人间。

智慧女人书单推荐(女书只有女性能懂的文字)(21)

在各方的努力下,女书并没有失传,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女书的价值,加入到了女书的传承和发扬当中,女书是曾经一代代君子女互帮互助的见证,女书文化为当时的农家女们营造了和睦互助的氛围,也在新时代带给了我们新的思考。

保护文化就是尊重文化本身,在保护女书文化的同时,也要唱响“新时代”女书文化,让女书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唱出更动听的美好赞歌。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