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这样强调。
这是的期待,也是人民的期待。
长期以来,在南粤大地上,一大批渔业科技工作者走出熟悉的实验室,立足广东,放眼全国,扎根产业一线,甘做“科技渔夫”,为全省乃至全国渔业发展、渔民增收和乡村振兴默默奉献着光和热。
他们坚信,渔业科技成果只有服务产业才有生命力,只有从解决渔业产业的难点和痛点出发,围绕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研究工作,科技工作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他们的成果来源于一线,服务于渔农。他们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把智慧留在了塘头间。他们用科技之笔绘就了南粤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有力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本刊记者专访了23位在粤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渔业科技工作者:他们有水产战线上的老兵,退而不休醉心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也有科研教学两不误的育人者,默默为水产事业培养接班人,他们有的半路入行,也有人一直潜心躬耕。然而他们都秉持着相同的初心和使命,以渔为业,服务生产,服务发展。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与渔业同发展的故事。
│黄樟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2015年退休。曾任珠江水产研究所营养与养殖技术研究室主任,水产养殖学科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各类项目多项;多次获广东省、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以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
参与解决吃鱼难问题、研究土池养鳗技术、在乳源山区开发禾花鱼品种……目前,黄樟翰虽然已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珠江所”)退休,但他退而不休,继续心系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从开始工作至今,他一心扑在水产养殖上近40载,不仅见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珠三角渔业的崛起,还醉心研究土池养殖鳗鱼的技术,创造一条鱼致富的故事;退休后,仍远赴广东高寒山区解决当地鱼种问题,开创了一条山区渔业致富的新路。
创造万亩千斤塘高产记录
上世纪80年代初,黄樟翰进入珠江所工作。当时人们正面临“吃鱼难”,所里的专家也一直在寻找解决的办法,他便同前辈们一起,想方设法解决“吃鱼难”问题。
他回忆,当时珠江所在广州芳村附近有十七口试验鱼塘。科研人员利用流水和潮汐水养鱼,使得草鱼亩产达数千斤。随后,他们利用此原理开辟了顺德万亩高产基地,为解决全国食鱼难提供了解决方案,极具历史意义。当初,黄樟翰团队试验流水养鱼是在一个2.5米直径、0.8米水深的水坭池中。他们采用每小时交换五次的“大流量”至少能养出2000斤草鱼。后来他们又利用潮汐落差原理设计出池塘微流水养鱼装置,最高亩产草鱼可达6000多斤。经过多次试验,基于氧气供应、人工饲料、土法免疫作用的养殖方法日渐清晰。于是,他们开始在顺德踩点,最后选择在勒流镇进行了万亩高产试验,运用池塘养鱼中的混养、轮养、套养等技术,辅以増氧机、经常性换水、人工配合饲料、土法免疫等一系列组合技术,大获成功。“实现万亩高产的灵感源于流水和潮汐水养鱼。”黄樟翰说。
“可当时的农民思想较为陈旧,很多人都不愿尝试我们这一套。”黄樟翰说。没办法,只好先做思想工作,给农民送机器送技术。这其中有几户胆大的农民,愿意尝试。“我们让这几户农民按照我们的方式养鱼。”当年,他们的产量达到了亩产2000斤。“让养殖户的产量翻了两番”,这在当时水产界引起了轰动,其余养殖户便争相采用这种方式和技术进行养殖,为随后的万亩连片鱼塘试验打下基础。到1983年,当地创造了万亩千斤塘的高产记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是那个年代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黄樟翰说,自己很开心能够参与其中。随后这种高产的经验也迅速在全国开始推广,全国水产养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成功突破土池养鳗技术
除了解决“吃鱼难”问题,鳗鱼的养殖故事也是水产界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大事之一。作为当时珠江所土池养鳗技术研究的主要完成人,黄樟翰回想起这段故事仿佛就在昨天:“近些年,伴随养鳗技术的成熟,我逐渐不去管鳗鱼的养殖技术问题了。但实际上顺德地区现在还有很多养殖户,碰到问题还常常电话联系我下(养殖场)去,他们还是很信赖我们这些当年跟他们一起并肩战斗的老专家。”
▲ 黄樟翰与当地养殖户合影
黄樟翰早在1986年开始接触土池养鳗。据他介绍,当时在养殖鳗鱼的主要是台湾人,但养殖技术不行。以黄樟翰为首的珠江所团队开始研究怎么配套增氧机、增氧机开机时间、如何开发水泥池养殖、藻类应该怎么培养等,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高效养鳗鱼的方法。“当时很缺外汇,而成功养殖鳗鱼后,1年可以产生10亿美金的出口额。”如今,鳗鱼已经助推顺德荣获“中国鳗鱼之乡”的称号。2018年,顺德鳗鱼养殖面积约666.7公顷,总产量2万吨。
而在研究土池养殖鳗鱼技术的过程中,黄樟翰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在池塘里保持藻类的优势品种。“这个问题到现在依旧是水产养殖的大问题。”他说,养殖就是要有前瞻性,营养均衡的藻类优势种的保持,对水中氧气的贡献不容忽视。因为水中蓝藻、绿藻等含量的不同,养出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关注水中藻类问题,仍旧是现在水产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大山深处的“黄专家”
如今,作为水产战线一名退休老兵,黄樟翰仍对水产事业念念不忘。2014年以来,他带领技术团队走进贫困县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启高寒山区渔业科技惠农之旅。这些年,他基本上每个月会在乳源呆十来天,到田间地头走一走,与养殖户聊一聊,给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完善当地禾花鱼养殖人才队伍建设,被当地养殖户亲切地称为“黄专家”。
禾花鱼是乳源当地的特色水产养殖品种,又名石鲤,养殖历史长达数百年,但传统鱼种主要人放天养,生长速度慢、繁殖周期较短,难以市场化推广。借助多年一线养殖经验,黄樟翰与团队巧妙地采用“北种南繁”做法:把禾花鱼运到气候温暖的江门市繁育,待鱼苗培育至一定规格后再运回乳源瑶族自治县放回稻田里。这大大缩短禾花鱼养殖周期,提高了养殖效率。
同时,黄樟翰与团队对禾花鱼进行定向选择育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提纯复壮,对鱼种进行品种改良。目前新品种已选育到第六代,新品种禾花鱼生长速度比原来快4倍,体高、身短、易捕捞、难逃跑,非常适宜当地稻田养殖。2020年12月9日,大桥石鲤(即当地禾花鱼)通过2020年第四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
品种改良后,黄樟翰致力于稻田养殖禾花鱼推广事业。在当地县政府支持下,携手当地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禾花鱼养殖研究与推广示范。在他的指导下,中冲村成立富民合作社,开始规模化稻渔综合种养。2018年,中冲富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通过考核成为广东省内首家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示范区稻田养鱼面积达1560亩。合作社结合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包装和销售稻鱼产品,带动社员及周边农户增产增收,形成了一套独特生产技术模式和产业经营模式。为帮助当地渔业养殖取得长远发展,他所在的团队与当地农业机构联合编制的《稻田养鱼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为当地水产养殖事业提供长远指导。
如今乳源当地的复耕率大大提升,农户和合作社的热情高涨。当地村民还把河滩、荒地和多年的弃耕地重新改造成了水田,皆因在稻田里放养禾花鱼能够大幅提高种田收入。据介绍,中冲富民合作社帮扶4户贫困户在加入稻田养鱼后,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当地其余贫困户加入稻田养殖禾花鱼后,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除此之外,黄樟翰还以个人名义给一些经济困难养殖农户捐款,作为养殖禾花鱼启动资金。他表示:“希望大家把禾花鱼养好,提高收入,日子过得更好。”
黄樟翰说,当地有了禾花鱼这个名片,还可以吸引珠三角游客过来,体验农户生活、购买农家米、南瓜、青菜、鸡蛋等农产品,为当地农户带来更多收入。因此他的微信朋友圈常常记录着乳源山区的动态。据介绍,利用禾花鱼的良好口碑,乳源当地连续四年举办了“禾花鱼美食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在发展渔业养殖的同时,也为当地生态旅游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已经65岁的黄樟翰,深得一线养殖户的信赖。他勉励年轻水产科研人员:一定要自己技术过硬,才能得到更多养殖户的信赖。
来源:海洋与渔业
记者:廖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