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修询问打坐实修的有效方法,而且有很多同修自身也精通多项实修法门,从这个角度来讨论,没有最有效的方法,而是我们自身是否最适合并且能坚持才可能是最好的。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打坐修心的正法各家各有所长。现今浅谈一下天台宗止观法中的“六字诀”。

打坐结束后怎么往下引气(打坐时明白止观)(1)

打坐 止观

止观“六字诀”根据经典

天台宗的先贤大德所修持的“止观六妙”,所引经典是《达摩禅经》、《大毗婆娑论》,以及舍利子、目犍连尊者等著作。

天台宗其打坐止观法自有其长处。最重要经典《达摩禅经》修持“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梵文的翻译。所以现今中文简称为“出入息”。

关于息,在《阿含经》也多有讨论。息长知长,息短知短,或者息冷知冷,息暖知暖。可见其止观法门之渊源。

打坐结束后怎么往下引气(打坐时明白止观)(2)

打坐 达摩

止观“六字诀”与內腑关系

首先“六字”是这六字:呵、呼、嘘、吹、嘻、呬。

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师,在他所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中。

谈到:“谓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 、六呬。

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坐,绵微而用。

颂日: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

简而化之:

呵-->心

呼-->胃

嘘-->肝

吹-->肾

嘻-->三焦(荷尔蒙系统,甲状腺,胸腺,肾上腺)

呬-->肺

打坐结束后怎么往下引气(打坐时明白止观)(3)

打坐 腑脏关系

止观“六字诀”最重要的发音

止观“六字”大家可能都明白字面意思,但是最重要的发音,很多人都忽略了。

其实这才是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而我们更应该明了正确发音与缘由其实是对传统文化最严谨的考证。

所以一般学问好的人所掌握正确方法却是明悟的关键之处。因为这些人都有善于思辨的严谨态度,而这在当今社会是最重要却最被忽视的品质之一。

说回止观“六字”正确发音,其实就是历史变迁的问题的延续,佛经被翻译的最多的几个时期分别是隋唐和宋朝,所以大家当时的官话才是当时所译经典的正确发音。

而到现今,当初所属官话变成了地方性语言,客家话、广东话是唐朝的国语;闽南话、福建话是宋朝的国语。

所以各位同修今后所读经典为何,要明了所述朝代的官话,才是经典的正确发音。

打坐结束后怎么往下引气(打坐时明白止观)(4)

打坐 发音

综上所述:“六字”的正确发音应是广东话的发音,下面我们来简述其中不同:

呵-->(侯)

嘘-->(“和威”,两字合音)

嘻-->(“和宜”合音)

呬-->(“斯”)

其他各字没有太大区别,不做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