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掏钱一瞬间的男人最帅气。喜欢看历史剧的朋友们最熟悉的场面,应该也是古人付钱的环节。《水浒传》中就经常有这样的桥段:吃完饭,随手从腰间摸出几两碎银子,或一个小元宝扔桌上。店小二喜笑颜开,观众心生羡慕。

你有没有想过,古人出门的时候都要随身携带一袋银子吗?银块有大有小,给别人一大块银子,怎么找零呢?古代的银子流通范围有那么大吗?

电视中的的银子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古代是怎么辨别银子真假(古代银子长什么样子)(1)

或者这样的

古代是怎么辨别银子真假(古代银子长什么样子)(2)

总之都是白花花、银光闪闪的。

但最近在鬼市平台上,一些藏友将自己收藏的银锭发出来之后,引起了一片嘘声:“为啥你这银子又丑又脏?”

古代是怎么辨别银子真假(古代银子长什么样子)(3)

那么,古人使用的银子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

银两,也称纹银,是中国古代通行的货币之一,最早在汉代就被作为货币使用。到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银子的使用范围得到了很大的的扩展。但当时的银子外形以银铤为主,主要用在大宗交易中,银铤因其形状类似猪腰子(猪的肾脏),民间也称之为“猪腰银”。银两(银锭)真正进入了官方货币体系已经是明清两代的事情了,大多数时候也都是在国家收税、大宗货物交易等场合使用,。

而据历史研究和考古的结果来看,历史上大部分使用的银子并不是非常整齐的船型,至少在老百姓手中,几乎不可能会出现这种非常整齐的银锭。通过一些博物馆的藏品可以了解到,古代的银子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比较多件的有银铤、银饼、银锭,形状有方有圆,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

古代是怎么辨别银子真假(古代银子长什么样子)(4)

辰州府银锭

古代是怎么辨别银子真假(古代银子长什么样子)(5)

方形银锭

古代是怎么辨别银子真假(古代银子长什么样子)(6)

花边盆形银锭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在一些老药店里见过一种“小称”,它的学名叫做“戥(děng)子”,是古代比较常用的一种称重工具。戥子主要用来称量一些非常贵重的东西,它的最小单位可以精确到厘,是的称量银子最理想的工具。

古代是怎么辨别银子真假(古代银子长什么样子)(7)

据考证,在当时,很多店铺,特别是档次比较高的酒楼等地方,都会准备戥子,以及一个可以裁剪银两的剪子或凿子。付钱的时候,剪下手中银块的一小块,用戥子进行精确地称量,银块小了,再多剪一点,银块大了,再剪走一点就好了。当然,这个活也是有些难度的,由于市面上流通的碎银子成色并不完全一致,商家还要根据手中的银子成色换算之后来计算。这个过程包含验成色、称重,还是比较麻烦的,而且经过这些流程,很少有银子能保持规则的形状。

在明清时候,不同地区会在银子上打上自己的印记,将银子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不能直接使用,只能在重铸或者兑换之后才能使用,这个过程也比较麻烦,这也是银子在古代不流通的原因之一。

古代是怎么辨别银子真假(古代银子长什么样子)(8)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藏唐代银锭

到了1933年,国民政府下令“废两改元”,银两正式退出了我国的官方货币体系,之后仅在一些地区小范围使用。

那么,拿到老银子怎么辨别真假呢?鬼市一位鉴宝师告诉我们,银子的真假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判断:第一,成色好的银子柔软但不易折断;第二,真的白银色泽洁白细腻,火烧之后不变色;第三,真银子掉在地上,声音清脆、弹力十足;第四,在银子上滴一点硝酸,会呈现出糙米色,或有一点点绿色。

最后,“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一直是大家都好奇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人从史书中银子的购买力出发,也有人从金属的价格出发计算,但结果都不尽相同。

尽管这些银子今天看起来又脏又丑,但在那个年代,有了它们,就意味着你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也正是它们,和铜钱一起撑起了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经济体系。

↓↓↓点击了解更多,获取免费鉴定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