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购日益普遍的当下,如何在网络上维权已经成为了大家都关注的话题,今天就普及一下消费者如何在网络上维权。

一,

买家购买商品后,卖家拒绝发货。

作为消费者,当我们在电商平台下单,并支付了价款后,买卖合同就已经成立。此时,如果商家拒绝发货,我们是有要求商家继续履行买卖合同即按时发货的权利的,如果商家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教其做人:

1、向商家所在的电商平台投诉商家的违法行为,我们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就是最好的证据,让平台对商家做出相应的处罚。

2、向消协等消费者维权机构投诉,请求消费者维权机构协助我们维权,处理此事。

3、向工商部门进行举报或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向维权类自媒体寻求帮助,向自己所在学校的自媒体寻求帮助。

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消费者如何在网络上维权)(1)

二,

收到快递,发现实物存在产品质量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商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的,为500元。就是说我们在面对商家知假卖假时,除了要求商家退回我们的付款外,还可以要求商家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原则上是退一赔三,五百保底。

如果我们购买到的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除了要求商家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商家要求支付价款的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这比一般性规定的退一赔三,五百保底对商家的惩罚更为严厉。

如果我们真的购买到了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商品,在与商家协商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上述法条发给商家,表明自己的维权是有依据的,如果协商不成,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一般来说,商家面对这种懂法的消费者,尤其是法学专业的消费者,会积极与消费者进行协商,解决纠纷,

如果商家不知好歹,继续高傲,我们是可以选择死磕的,在学法用法的同时给商家普法,只要我们认真,最后认输的很大概率是商家。

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消费者如何在网络上维权)(2)

三,

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注意事项

我国法律规定,无论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有无质量问题,只要是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的,消费者都有权自商品收到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这就是所谓的“七天无理由退货”。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定做的商品、鲜活易腐的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以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购买时确认不易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规定。

我们如果要退货,需要保证商品的完整性,某些商品虽然我们拆封了,但是并不影响商品的完整性的话,商家无法以此为理由拒不同意退货的。

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如果消费者与经营者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当然,如果我们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有理由退货,经营者是要承担运费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自己傻傻地承担运费。

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消费者如何在网络上维权)(3)

四,

网购如何避免财物两空?

消费者下单前要“三看一参考”,看商家主体信息、看商品详情描述、看购物需知声明,参考购物评价。要注意保存电子证据、商家承诺、聊天记录等。

消费者下单时,可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担保交易,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后,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向商家打款前仍未收到商品,应及时与商家联系,并延长交易时间。

消费者收到商品时应当面进行核验,检查无误,再确认付款。如果商品存在问题,可及时申请退款,在未收到商品前不可提前确认收货。

消费者付款后应注意,卖家如不发货并拉黑,有可能涉及诈骗,应向公安机关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