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建筑,地球上应用最为广泛,也是表现形式最为多元化的实体物。纵观全球,建筑因时代、地域、环境、民族等不同而表现各异。前面,我们曾说过中式古建筑,今天,我们来聊聊欧洲古建筑。

从青砖黛瓦看中国,论传统青砖建筑的艺术审美和人文价值

说到欧洲建筑,想必很多人想到的便是那金碧辉煌、庄严耸立的教堂。教堂,欧洲古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欧洲建筑的骄傲。其实,除了教堂,欧洲建筑还分为很多种类型,且它们也和中式建筑一样,有着不同的表现风格和特色。下面,我们具体来谈谈欧洲古建筑的那些事儿。

一、欧洲古建筑的起源

人类的建筑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若要追溯欧洲建筑的源头,就不得不提古罗马和古希腊文明。欧洲建筑最早起源于罗马帝国时期,早期,教堂并不被允许修建,为此便出现了很多地下壁画。后来,基督教被认同之后,人们大兴修建教堂、修道院。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便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极富文化艺术特色的建筑景观。

东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1)

葡萄牙布拉加大教堂

在这提一下,中国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而欧洲古建筑则多采用砖石等材料来建房屋,这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我们都知道,中国森林资源丰富,为此古人们在建房子时常常就地取材,选择了最容易获取的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欧洲地区,尤其是中、西欧地区,多为山区地形,其石料资源丰富,尤其是大理石资源非常丰富,为此欧洲人也因地制宜,多采用石料来建造房屋。

二、欧洲古建筑常见的几种类型

▲1.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建筑是欧洲建筑最常见的建筑式样之一,其建筑特征主要表现为敦厚的墙体,半圆形拱顶。罗马式教堂内外一般都饰有雕塑,且内部还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刻画点缀。

东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2)

可以说,在欧洲许多地方,都能找到这种极富情调和风情的古建筑。比如德国的沃姆斯大教堂、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法国的图卢兹圣沙宁教堂等都属于这类典型的建筑代表。

比如比萨大教堂,这座教堂建于1063年,长有95米,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中堂为木架结构屋顶,结构示意图大体如下:

东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3)

比萨大教堂内部局面图

可以看出,里面的构造相当复杂,且极具对称美和色彩美,每个细节都彰显高贵典雅。不过,每每说到意大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比萨斜塔,而不是比萨大教堂,因为比萨斜塔实在太特别了。其实,比萨大教堂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其中比萨斜塔就是这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东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4)

比萨大教堂外部图

值得一提的是,比萨大教堂中的洗礼堂,其内部雕塑《诞生》的主题,便是耶稣诞生时的场景。另外,话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也是在教堂内发现“钟摆等时性”原理的。此外,据说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就是在比萨斜塔上做了实验后发现的,不过,这事是真是假,目前还存在争议性。

▲2.哥特式建筑

说起哥特式教堂,可能你不太熟悉,但是若提到巴黎圣母院,你肯定非常熟。今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更是引人了全球的关注。

东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5)

哥特式建筑也被称为“歌德式建筑”,它是由上面我们提到的第一种建筑类型——罗马式建筑发展演变而来的。哥特式建筑出现在12世纪,源于法国,这类建筑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尖形拱门、多重柱廊、飞扶壁、肋状拱顶和彩色玻璃等,更通俗易懂地说,就是“高、尖、瘦”。

东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6)

科隆大教堂

在这里提一下彩色玻璃,相信很多人在看西方电影时,都或多或少曾见过教堂建筑里的彩色玻璃,教堂里的彩色玻璃,其实是有一定的特殊意义和作用的:①彩色玻璃可以折射透过阳光,有采光的作用,能为教堂提供自然光源。②光线洒在彩色玻璃上,有一种给建筑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既视感。③彩色玻璃被人们赋予了光明和希望的内涵象征。

东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7)

教堂的彩色玻璃

东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8)

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有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当然,前面说的法国巴黎圣母院也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东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9)

哥特式建筑代表 米兰大教堂

▲3.拜占庭式建筑

和哥特式建筑相似,拜占庭式建筑也是从古罗马建筑文化中发展过来的,不过,拜占庭式建筑比哥特式建筑更突显的是,拜占庭式建筑吸收的面更广一些,它汇集的不仅仅为西方的建筑文化和经验,也包括了一些东方的建筑特色元素。

拜占庭式建筑的基本特点是屋顶为“穹窿顶”,建筑的中心突出。所以,和哥特式建筑相比,我们大体可以窥视到两者差异:拜占庭式建筑主要表现为穹窿顶,也就是比较圆弧形状,而哥特式建筑主要表现为尖塔型。

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有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等。

东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10)

拜占庭式建筑代表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三、欧洲古建筑风格特色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曾将建筑概括为三个标准:坚固耐久、便利实用、美丽悦目。而欧洲建筑,尤其是中世纪建筑(欧洲建筑若按时间顺序来分,可以分为多种,包括古代建筑、中世纪建筑、15—18世纪建筑、19世纪建筑等,上面提到的几种欧洲建筑类型属于中世纪建筑),充分地将第三个标准“美丽悦目”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欧洲古建筑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和中式建筑相对而言,欧洲古建筑的审美艺术体现在画图和色彩装饰等方面上。比如雨果先生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就曾这样写道:

“大厅四周,沿着高墙厚壁,门与门之间,窗与窗之间,柱与柱之间,摆着一长列从法拉蒙以下的法兰西历代君王的塑像;昏庸的个个双臂下悬,眼睛低垂;英武的个个昂首挺胸,双手高举,直指天空。还有,一扇扇尖形长窗,尽是光怪陆离的彩色玻璃;一个个宽大的大厅出口,都是精雕细刻的富丽门扉.而所有这一切,圆拱,大柱,垣壁,窗框,护壁镶板,门扇,塑像,从上到下,满目湛蓝和金黄,色泽斑斓,光彩照人。”

这是一段关于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的描写,从文字中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建筑的浓艳色彩、华丽装饰。“双手高举,直指天空”,“精雕细刻的富丽门扉”、“色泽斑斓”,透过这些字眼,我们可以联想到建筑雄伟壮观、金碧辉煌的场景,这正是欧洲古建筑给人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艺术感。

东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11)

巴黎圣母院内部场景图

当然,这些只是欧洲古建筑的一小部分艺术美展现而已。欧洲古建筑具有典雅、华丽等艺术美,这些艺术美的彰显主要通过图画、色彩、雕塑等方式来体现,若从设计的角度看,可以将其视为点、线、面、立体的结构形态,欧洲古建筑的美正是通过这些结构设计得以充分的凸显。

一木君说

欧洲古建筑源于罗马帝国时期,发展于欧洲,作为艺术文化的一部分,欧洲古建筑和古希腊、罗马文化一样,同属于世界艺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若要追溯到真正的源头,可以说爱琴海地区是古建筑艺术的摇篮,比如迈锡尼古城,这座以“黄金遍地”、“建筑巍峨”著称的城堡建筑,为后来的希腊城邦卫城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欧洲古建筑主要以教堂或神庙为主,当然,还包括府邸、园林、城堡等,这其实和中国的古建筑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欧洲古建筑的表现形式更为张扬和个性,而中国古建筑则略显保守。欧洲古建筑以浓郁的色彩,华丽的装饰,向全世界展示着它的独特审美艺术价值,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建筑师贝聿铭曾说:“建筑是光与影的结合”,欧洲古建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在经历了风起云涌的变迁和革命洗礼后,仍以一种强大的生命表现力传承和保留下来,这是历史光与影的见证。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建筑因时代、地域、民族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特性和风格,而在这其中,唯一不变的是建筑本身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体现的不单单是艺术方面的,更体现在时代的意识形态和民俗生态等方方面面。欧洲古建筑,不管是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还是拜占庭式建筑,亦或者其他类型建筑,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都是时代艺术和精神内涵的体现。

参考资料: 盛文林编著.欧洲文明的基石 古罗马文明.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叶孟理著.欧洲文明的源头 古希腊·罗马文明.北京:华夏出版社 刘爽编著.欧洲建筑及景观设计解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 | 一木君

图片 | 网络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一枚热爱写作的有志青年,写过上千份稿子,码过几百万文字,梦想做一个有温度的创作者。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一木MU。】

东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12)

每周一本好书、一位人物、一个好故事分享,专注文字,品读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