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1年,即长安元年,李白出生。

相传,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时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开元十九年(731年)十月,三十一岁的李白穷愁潦倒,开始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无赖之徒交往。四年后,恰逢唐玄宗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同时,他投靠玉真公主和贺知章,期盼能够步入仕途。

关于李白的诗一共有多少首(写了一千首诗的)(1)

由于得到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赏识,李白的诗赋得以送到唐玄宗的眼前。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交口称赞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最著名的就是醉中引足令宦官高力士脱靴的事情,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恰在此时,永王李璘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他认为天下乱局已定,此时大唐的情形十分类似于东晋永嘉南渡,正是割据江南的大好时机。因此力劝永王直取会稽,参与永王叛乱。永王兵败丹阳后,李白被捕入狱,在家人与朋友的四处奔走救助下,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终其一生,李白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死后,有唐代李阳冰编成《草堂集》10卷,现已散失。现在通行的本子是北宋宋敏求增补刻本《李太白文集》30卷,有诗1010余首,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诗。

作为一个高产诗人,我们不仅要问,李白自己写的诗自己能记住多少?

要知道,古人写诗多是遇到喜怒哀乐有感而发。李白的诗也多为酒后创作,多为即兴、即席之作,所以说,李白记性再好,也不可能把自己创作的全部诗作背诵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