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正在读书:书评系列

今日共读:陈忠实《白鹿原》

陈忠实经典一句话(朱先生的三句经典名言)(1)

插图:电视剧《白鹿原》剧照

作品简介:

《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白鹿原为主要背景,讲述了白鹿两大家族跨越三代的恩怨情仇,以小见大地勾勒出从清末民初到建国之初,长达半个世纪的民族兴衰史。

自发表之日,《白鹿原》已经在全球刊印160万册,获得中国小说界最高荣誉奖项——茅盾文学奖。

由它改编的同名电影、电视剧等一经播出,均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可以说,它是一本真正的史诗级长篇著作。

陈忠实经典一句话(朱先生的三句经典名言)(2)

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去世以后,黑娃为他写了一副挽联:“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在人心叵测的白鹿原上,不管是白嘉轩、鹿子霖、白孝文抑或是田小娥,都是一介俗人,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着人性的黑暗面,不是绝对的好人。

唯一能称得上是圣人的角色,就是朱先生。

陈忠实经典一句话(朱先生的三句经典名言)(3)

朱先生是谁?

书中说:“他是白嘉轩的姐夫,最具智慧的人。他自幼便习惯于昼夜苦读,孤守书案,一生饱学儒雅。

十六岁应县考得中秀才,二十二岁赴省试,又以精妙的文辞中了头名文举人。

次年正当赴京会考之际,父亲病逝,朱先生为父守孝不赴公车,按规定就要取消处试的举人资格,陕西巡抚方升厚爱其才更钦佩其孝道,奏明朝廷力主推荐,皇帝竟然破例批准了省试结果。

巡抚方升委以重任,朱先生坚辞不就,方巡抚再不勉强。朱先生随即住进白鹿书院。因其始终淡泊名利,而能慧眼看世。每当众人遇何种解不开的疑难问题,他都能仅凭几句话使人豁然开朗。”

整个白鹿原上,没有一个人不钦佩于朱先生的才学,也没有人不敬佩他的贤德。

他正直善良又不乏坚定的魂魄,参透时局却不缺悲天悯人的热血心肠。可以说,他是白鹿原上真正的政治领袖,也是白鹿原上真正的精神寄托。

对于这样一个近乎于“神”的人物,我们无法从某一个简单的方面去评价。只能从他在书中的只言片语中,感悟他作为圣人的光辉。

朱先生的三句经典名言,足以使我们一生受用。

陈忠实经典一句话(朱先生的三句经典名言)(4)

一: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世,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无一不是盗名欺世

读书是为了什么?

在旧社会的白鹿原里,很多人认为,读书是为了展示才能,为了以后的发展。而在如今的社会里,也有很多人觉得,读书是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但朱先生认为,读书最根本,是为修身。

为官不成之后,他就住进白鹿书院,终日与书籍为伴。

陈忠实经典一句话(朱先生的三句经典名言)(5)

读到古往今来的名人传记时,他反思自身,立誓以天下为先;看到孔子的儒学思想时,他彻夜思索,决定遵从儒家文化,将“耕读传家”作为白鹿原的祖训,并刻成牌匾悬挂于堂上。

当白嘉轩与鹿子霖,为了李家寡妇的六分水地争执时,他挺身而出,劝阻两家忘却金钱之争,重视乡土人情。

“倚势恃强压对方,打斗诉讼两败伤;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

这是他做人的标准,也是对白鹿原的厚望。

陈忠实经典一句话(朱先生的三句经典名言)(6)

在清末民初风雨飘摇的时局下,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教书育人,培养新时代的栋梁。在白鹿原上人心涣散,异心横动时,他亲自劝诫,带领他们走出迷茫。

他将书中所学到的仁义精神,栽植在白鹿原的土地上,最终让它在每一个人心中开出了希望的花朵。

他的知识从来不是武器,而是一道桥梁,将愚昧无知的人,引入更光明的另一方。

读书,从来不是一句妄言。

读书可以使人明辨是非曲直,也可以让人认清光明与黑暗。只有读书的人,才有机会去见识一个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陈忠实经典一句话(朱先生的三句经典名言)(7)

二: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

朱先生从来不在乎金钱和名利。

别的地方的人高薪聘请他去做先生,他拒绝了。官府邀请他去做官,他婉拒了。不是他看不起钱,而是他相信凡事都是盛极必衰的,金钱也不例外。

白鹿原上的两个家族,无一不为了金钱奔波。

白嘉轩早年衰落,靠着妻子仙草带来的罂粟种子发了家。当整个白鹿原上开满罂粟花时,白嘉轩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钱是给他带来了好日子,可也在悄无声息中送来了灾难。

因为私自种植罂粟,他差点被抓。

因为他开了罂粟的头,后来儿子白孝文,同村其它人也都饱受罂粟折磨,连他自己也没有逃过。

当他的家庭陷入危机时,曾经因为种植罂粟而积攒的金钱,也被黑娃一夕之间抢空。折腾到最后,他什么也没有,还反倒让家人蒙了羞。

陈忠实经典一句话(朱先生的三句经典名言)(8)

鹿子霖也是这样,他一生都在为金钱奔波,为了收白嘉轩的房子,他伤害了田小娥,陷害了白孝文,可以说是,坏事做尽。可到最后,他所积累的财富,还是抵不过命运的报应。

当他在破屋里濒临死亡时,金钱又有什么用呢?冷冰冰的,还不如一张被子暖和。

钱是最没有人情味的,在金钱和人情面前,多少人失掉了初心。成为了物质的附庸,最终被命运反噬,落得凄惨下场。

也许钱不催命,真正催命的,是金钱背后那颗追名逐利的心。当一个为了金钱失掉底线时,也就离悲剧不远了。

人活一辈子,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除了金钱,自己还剩下什么。

当我们看透这一点时,也就读懂了朱先生这句话的真谛。

陈忠实经典一句话(朱先生的三句经典名言)(9)

三:朋友之间,易得删繁就简

清朝末年,西安的土地上刮起反正的大风,前巡抚方升逃出西安后,带领二十万大军围攻西安。

朱先生挺身而出,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诗,劝诫方升认清局势,放下屠刀,救百姓于水火。

后来,方升果然听从朱先生的建议,不再执著地守着旧时代,果断退兵。

因为这件大事,百姓们将朱先生推向神坛,到处传颂着他的功绩,连当初请先生出山的官员,也要设宴招待先生。但朱先生只是拿起自己从方升那里收来的剩菜,说了一句:“朋友之交,易得删繁就简”。

在他看来,方升不是朋友,所以他必须礼数周全,劝他退兵。但此时迎接他的官员,是同盟人,根本无须再多费礼义。

朱先生的做法,让我想到古往今来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

朋友之交,贵在真诚。不是不可以讲究礼仪,只是没有必要,当我们抛却那些繁杂的礼仪,回归最本质的交流时,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彼此的情谊。

朋友之交,易得删繁就简。交朋友最重要的就是诚心,真正的朋友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乎质量高低。一个好朋友,抵得过无数个匆匆过客。

陈忠实经典一句话(朱先生的三句经典名言)(10)

白嘉轩曾问过朱先生,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族长?

朱先生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朱先生对白嘉轩的期许,也是他自己一生想要追求的目标。

从现在看来,这句话似乎很难有人能实现,但对于朱先生来说,重要的不是实现,而是朝着这条路去走。

朱先生称得上是圣人,而我们是普通人,即便我们终极一生都无法成为圣人,但却可以踏着圣人的脚步,一步步成为正直和坚定的人。

希望读完朱先生这三句话,我们能读懂读书、名利和交友的意义。这三句话关系到人生的三个方面,值得一生收藏,一生受用。

陈忠实经典一句话(朱先生的三句经典名言)(11)

END.

今日话题:

你们觉得朱先生的哪一点,最令人钦佩?

来留言聊聊你的观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