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为每年的正月十五,正月也叫元月,宵即夜晚,每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1)

闹元宵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2)

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的习俗

猜灯谜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把谜面写在纸条上,有的直接写在灯笼上,然后有猜谜人进行竞猜,既能益智,又能娱乐,为元宵节增加了不少节日气氛。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3)

猜灯谜

舞龙、舞狮

舞狮和舞龙,每逢元宵节,或者开业、庆典都会舞狮或者舞龙来助兴,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狮子和龙都是中国的吉祥物,比如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等,舞狮和舞龙,其实也是一种祈福活动。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4)

舞狮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5)

舞龙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6)

元宵节舞龙

踩高跷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有的地方叫柳木腿,在腿上绑上很长的木棍,然后站立行走,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7)

元宵节踩高跷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8)

踩高跷

划旱船

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9)

划旱船

扭秧歌

秧歌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等起舞。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灯、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称秧歌。每当正月十五,北方很多地方都会扭秧歌庆祝,增加了不少节日气氛。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10)

扭秧歌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11)

元宵节扭秧歌

放天灯

最早放天灯是用来互报平安的信号,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现在放天灯是一种民俗活动,用来祈福,在天灯上写上美好祝福,希望天灯上达天庭,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12)

放天灯

祭祖祈福

中国乃礼仪之邦,从古到今都对祖先非常尊重,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每到节日,比如比较重大的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都会祭祖,小节日就更多了,比如有些地方会在冬至、腊八、腊月二十三、大年三十也祭祖。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13)

祈福祭祖

观花灯

元宵节观花灯是广泛流传的民间习俗,在正月十五晚上,大街小巷挂满各种灯笼,有宫灯、兽灯、花卉灯、花鸟灯、龙凤灯、鱼虫灯。种类繁多,璀璨明亮,好不热闹。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14)

观花灯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15)

元宵节花灯

吃元宵

元宵作为一种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由皮和馅组成,皮通常为糯米粉,馅通常为豆沙、芝麻、白糖、枣泥。形状呈圆形,味甜。寓意团团圆圆、甜甜美美。每到正月十五,我国不分南北,都要吃元宵(冬至节南方吃元宵,北方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表示这一年事事顺心、团团圆圆、生活甜甜美美。

元宵节的祝福语和节日习俗(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16)

吃元宵

放烟花

记得很久以前,每到正月十五,都会放烟花,一般有政府或者当地的龙头企业组织燃放,不过现在禁止燃放烟花了,所以好多年元宵节没有看烟花了,你们那里元宵节还放烟花吗?

你今天吃元宵了吗?你们当地元宵节还有那些习俗,可以大家分享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