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是十二正经以外一组经脉的名称,因奇经有八个名称不同的经脉,所以习惯上称为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的名称虽然始见于《难经·二十七难》,但其内容则在《素问·骨空论》等篇章有散见记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简述奇经八脉的含义及其总体功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简述奇经八脉的含义及其总体功能(奇经八脉的命名依据是什么)

简述奇经八脉的含义及其总体功能

奇经是十二正经以外一组经脉的名称,因奇经有八个名称不同的经脉,所以习惯上称为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的名称虽然始见于《难经·二十七难》,但其内容则在《素问·骨空论》等篇章有散见记载。

奇经的奇字,有两种意义:

一读为ji(基),作单数,阳数,没有配偶之义解释。因这一组经脉没有如同十二正经一样的规则的表里经配偶关系,所以称为奇经,如《难经·二十七难》虞注:“奇,音基也,奇,斜也;奇,零也,不偶之义。谓此八脉,不系正经,阴阳无表里配合,别道奇行,故曰奇经也。”

一读qi(旗),作不同于一般,异于寻常解释,因这一组经脉的循行与十二正经不同,所以叫做奇经,如《难经·二十七难》杨玄操注:“奇,异也,此之八脉与十二经不相拘制,别道而行,与正经有异,故曰奇经也。”

两种解释当中,笔者认为第二种较为合适,因奇经除去没有规则的表里配合之外,仔细分析起来,这一组经脉在分布,流注与功能方面有既不同于经,也不同于络的特点。可以说是“别道奇行”,也是十二正经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分布上,纵行的为经,横行的为络,而奇经八脉中,其分布既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如带脉)。

在流注上,十二正经中的气血环行周流于全身,而络脉中的气血运行则没有环周现象;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两脉有环周现象,其余的六脉则没有。

在功能上,十二经起着输注气血的主导和干线的作用,络脉起着联系正经、涵蓄与渗灌的支流作用。而奇经八脉既有统率与主导十二正经的作用(如督脉对六阳经的统率作用,任脉对六阴经的总汇脉气的作用),又有涵蓄与渗灌气血的作用(如冲脉的“渗诸阳,灌诸经”,维脉的“渗灌诸经”等)。

上述三方面,奇经八脉既不同于经,也有异于络的情况,与奇恒之腑不同于脏腑相类似,若仅用“不偶”就难以囊括这些内容,故奇经的奇字以读作qi(骑),作不同于一般解释较胜,“经外奇穴”的奇字或亦作此读

至于奇经八脉中每一条经脉的命名,则与它的运行和功能有关。

督脉,因其行于背部正中,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总督作用而得名。

任脉,因其行胸腹正中,能总任全身阴经脉气;又能主胞胎,为人之妊养之本而得名。

冲脉,因其脉上至头,下至足,贯穿全身上下前后,为一身要冲,且能通受十二经气血而得名。

带脉,因其运行环身一周,束腰如带而得名。

阴。阳跷脉,因其起于足根,与人的“蹻(跷)健”善行有关,是人体举足步行的机要而得名。

阴。阳维脉,因其具有维系诸阳经、阴经的功用而得名。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