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映云山” ——申世辉山水画作品展 展品选刊

文/翰韬

——申世辉教授的白描写山法

上世纪80年代,申世辉教授就以云水画法驰名画坛,他驱云赶雾,让自然界中奔腾激越的云海,在他的画面里舒卷自如,引来飞瀑流泉在画中起伏跌宕,泉韵叮咚。

近二十年来,申世辉教授一直处于创作的梳理、思考和探索总结的过程中,他的山水画研究与探索是有既定方向和目标连贯性的探索研究。申世辉教授常说,周密的思考是一件事情成功的关键所在。他在创作中有的放矢,谋定而后动,所以他才能下决心沉寂下来,才有可能达到上今天的高标,让他的山水画艺术跃上了新的高峰。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1)

《地雷战盆山记事》局部

申世辉教授的山水画创作,不是简单技法的探究与运用,而是根据所表现的画面意境,合理地选取、运用其烂熟于胸的山水画技法。2009年,申世辉教授的山水画作品《复生》以白描的形式出现在全国美展天津展区展,获得了铜奖,并被选为全国美展入展备选作品。

白描,是中国画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方法,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名称,它源于古代的“白画”,是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多用以表现人物和花鸟,山水画也有近乎描法的皴山之法——皴法。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2)

《运通江海》第一稿局部

中国古代山水画绘画技法从五代的荆浩开始完备,语言的形式有勾、皴、擦、染、点。勾是确立物象的形态与边界,皴是表现物象的主体结构特征,擦是增加物象的厚度和质感,染是分开阴阳、区别前后,点是山中碎石、树木苔草,更是画面节奏美感的需要。在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三科发展的过程中,山水画的发展也最为完备。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3)

教学稿

我们知道,古人的皴山之法,除了向前人学习之外,还与其所生活地域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和人文背景有关,需要画者不断的感悟,以形成有别于其他画家的新语素和新语言,进而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皴法。

从山水画的语言来看,申世辉教授的“白描写山法”,主要选取了山水画语言中的“线”与“点”的部分,也就是勾、皴、点。不同的地貌和山岩形态、沟壑与皴痕直接影响着画面中“线形和线性”的形态,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季节,使画面之中出现的点的形态、节奏都会有所差异。

观察、悟化自然是第一位的,要选择一个地貌里最为典型意义符号进行归纳、提炼、纯化、成为带有地貌主体特征的,相对秩序化的单一符号,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使其在画面中活跃起来。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4)

申世辉教授写生分析稿 钢笔 图画纸

原本申世辉教授的白描写山之法,是他为了教好山水画课程而研究自然的办法,这段研究内容,是从自然到山水画笔墨语言的过渡连接研究,是由写生进入到创作之间的技法研究。他试图着将古已有之的皴法语言进行弱化,形成不同于已经存在的传统技法程式。让自然山川的皴痕边界强化为点线,归纳为可以运用到山水画创作中的笔形墨态,形成能够有别于对自然山川简单描摹的用笔用墨之法。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5)

申世辉教授在修武县西村乡田坪村写生

白描的特点可以把形象画的严谨深入,可以让画者有时间冷静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推敲物象的细微变化,把带有地貌特征的自然符号相对的秩序化。对形的严谨把控,还可以让地貌的特征具体化,让学习者深化领悟所要理解的内容。

让单一水墨语言符号在作品中活跃起来,尽量使其纯化,让它与创作内容协调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单一语言符号的运用与选取,必须建立在对于山水画技法炉火纯青的地步方能做到,而使单一语言符号的活跃并形成相对秩序化,对生活有着透彻的感悟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们见到申世辉教授研究性的山水画创作时,总会由惊奇变得震撼。

职业的原因,申世辉教授试图将生活和艺术之间进行过渡的研究内容变得可以讲授,可以学习和掌握,他就对这段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建立,也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白描写山法”。

由过渡语言的研究而变成山水画的一种样式,就要对语言符号进行完善,要不同于以往皴法语言,还要超越对物象的一般认识。形成一个方法和语言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生自然,要真的对自然山川进行深入的观察,申世辉教授的家乡画谱峡谷就成了他艺术研究的天然画本。那些年人们经常能够在青龙大峡谷的老龙河谷里见到他研究生活,与自然倾心交谈,写自然之生意的身影。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6)

申世辉教授写生分析稿 钢笔 图画纸

申世辉教授的分析型写生速写今天看来非常有意义,单线钢笔对照体块丰富、形态各异的山川自然,画的深入、精准、自由,可见他对自然的熟悉。画面中可以看到他以沉静的心态观察、写生自然,全身心地沉浸在对自然美的汲取感悟之中,这些速写说是创作素材,实际上是他在归纳线的形态,理解出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山水画理法,探究自然的节奏韵律。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7)

教学稿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8)

教学稿

我们还能见的申世辉教授以毛笔直接书写自然分析型的写生作品,或是画在速写本上,或是画在写生卡纸之中,生动精致,笔精墨妙,把自然存在的状态直接转化成了画中需要的笔墨符号,如果没有坚实的山水画基本功力和对自然极为敏感的感悟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单线在于分析自然的存在状态,若以描法去写就画面,就需要展现用笔用墨之美,因此用笔的快慢虚实、断连结放、疏密宽窄、干湿浓淡,用线的曲直,用点的聚散干湿------,众多美的要素得运用得当,营造出画面中丰富的节奏、韵律,画面中要巧妙的运用矛盾的对偶因素,还要让那些矛盾因素和谐统一。

申世辉教授有着深厚的中国画基本功力,在他的作品中,每一条线、每一簇点都是十分用心的,这也是白描作品的基本要求。画中每一笔都有意义,笔无妄下,多一笔不行,少一笔不够,白描写山法,一个为教学服务的语言研究,被深化完善。

多年的教学实践,申世辉教授的白描写山法的教学方法在他的本科课堂、研究生课堂、高研班课堂、公益讲座课堂反复实践,形成了他特有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们顺畅的走进山水画艺术领域搭建了牢固的桥梁。

申世辉教授因为一个职业特点,让他将一个皴山语言的片段,在他的画面里也能说的美妙、感人、动听。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9)

申世辉教授写生分析稿 钢笔 图画纸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10)

宣纸水墨教学稿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11)

《复生》 197X175cm 2009年 申世辉

【画释】

画家申世辉教授2009年春节收到一本盖着汶川大地震震区众多邮电所戳子的集邮册。这是一位参加过抗震救灾的部队首长送给他的宝贵礼物。首长还给他介绍了救灾进程当中的所见所感。这些深深打动和感染了他。

为创作这幅作品,他决定前往汶川。他奔赴灾区,从旋口镇、白云隧道、汇合村、映秀镇一路走来,灾后的景象、灾后的惨状让他心痛,但“英雄的中国人民任何困难都吓不倒”、“共建家园”等标语,更令他动容。

申世辉教授以映秀震中纪念石作前景,狮子峰下的岷江激流和狮子峰上黄家村民重建故乡场景为中景,数易其稿。他要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人们,震后灾区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关怀支持下,自强不息,不等不靠,战胜艰难,正在获得重生。

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抹掉的阴影。如果在创作中以较精准的积墨法,画面严谨、笔墨凝重,似乎容易使观画者有压抑之感,若以其常用的水墨淋漓的大写意法表现灾区,似乎又过于概括,其意境表述似乎还有意犹未尽之憾。

在创作手法上,申世辉教授决定运用白描手法。由于创作技法的选取恰恰与观者的心境相吻合,使人既不感到压抑,又看到了完整的表述。尽管画面中有倒塌的桥梁、正在树立的房子,却让人看到震区所孕育着的无限活力,万物复苏。画面中,申世辉教授情感融入到点线之中,点与线,情与景在画面中形成了美妙的旋律,拓展、丰富了的中国画绘画语言,形成了点线结构的美妙诗章。

在《复生》作品出现以前的许多年,我们就能见到申世辉教授画的以白描法为主的山水画作品,其作品《黄河万古流不尽、流到浪底水清清》是对当时在建的小浪底水库建成前的印象,今天算下来也有20余年了。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12)

《黄河万古流不尽》97X180cm 2000年 申世辉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13)

《龙腾云涌》190X163cm2012年申世辉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14)

《龙腾云涌》局部

【画释】

从田坪村的山岭上向田坪的马鞍山方向望去,山川纵横山脉回环,一条人工天河蜿蜒其间,那是被称作焦作的红旗渠的水渠,引来的是青龙洞、黄龙洞、女洞、三官洞里的清泉水。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15)

《龙腾云涌》局部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16)

申世辉教授写生分析稿 钢笔 图画纸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17)

《运通江海》 180X360cm 2011年申世辉

【画释】

《运通江海》

作品《 运通江海》是以天津明清漕运为背景而创作的一幅中国画作品。作品以南运河、北运河与海河相连之处的天津三岔河口漕运通江连海的景象为画面主体,突出漕船扬帆远航,顺风顺水,一帆风顺的航行场面。

画幅之上是一派波澜壮阔的场景。流淌的运河上,一队漕船载满了货物,张满了船帆借着风势,起运航行。

在创作手法上采取了国画白描的手法,并施以淡彩分染的手法达到画面色调的典雅和统一。

《运通江海》用白描的手法来进行创作,既可远观画面大的气象,又可近观画面细节的丰富变化。画面利用线条的粗细变化、疏密变化、松紧变化、长短变化、横竖变化、曲直等变化来构成画面的节奏和韵律。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18)

《运通江海》180X180cm 2011年 申世辉

【画释】

作品《 运通江海》没有画具体的河岸景观,是缘于突出漕运、突出运河水、突出“南北运河运东西”的大的概念。

《 运通江海》用色上以赭石分染为主,区分前后层次,同时尽量保持整体色调的典雅、古朴、庄重、高雅。船是运河里的船,水是三岔口数河交汇的水。三岔口通着江、连着海。

天津位于渤海之滨,在中国历史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其是漕运文化、码头文化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反映出天津历史的深厚积淀。海河作为母亲河,孕育了天津的成长和繁荣。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19)

《地雷战盆山记事》215X174cm 2014年 申世辉

【画释】

《地雷战盆山记事》

每年去山东海阳市都要经过地雷战的战场,高耸的抗战胜利纪念碑矗立在赵疃村的地雷战场上,每次经过那里,都要在那里徘徊伫立,沐浴着曾经战场的阳光,听着刮过战场的的风声,走在战场的土地上,想象着战争年代战火硝烟里抗日军民浴火奋战的场景。

画中题跋:

盆山地处胶东半岛,海阳境内赵疃村,山虽不高,峰亦不险,却是抗日战争地雷战的战场。盆山是通往抗日根据地招虎山、大泽山之要地。海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百五十余日的地雷战、麻雀战,成功地阻止了日本侵略军对根据地的进犯,创造了经典的地雷战法,使侵略者寸步难行。地雷战作为战例,在全国推广。

“民兵都是英雄汉,不怕艰苦不怕难,打日本保家乡,地雷是咱好伙伴没有铁雷造石雷,没有炸药自己碾,山上的石头开了花,炸的鬼子飞上天”。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20)

《地雷战盆山记事》局部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21)

《地雷战盆山记事》局部

岁月悠悠似流水,颂歌一曲赞英雄。今天的盆山人民安居乐业,昔日的地雷战场变成了米粮川。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22)

《博尔塔拉阔依塔斯》97X180cm 2016年 申世辉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23)

《博尔塔拉阔依塔斯》局部

【画释】

《博尔塔拉阔依塔斯》,这幅作品以古丝绸之路博尔塔拉的奇特地貌和中哈边境的阿拉套山组成画中主要物象。

“博尔塔拉”蒙古语意为“青色的草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边缘,以阿拉套山主峰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有中国西北第一门户之称。隋朝时期成为丝绸之路新北道要冲之地,商旅不绝。

“阔依塔斯”意思为“羊群一样的石头”,阔依塔斯奇石沟是中国西部巨大怪石群库之一,位于博乐市东北38公里处,总面积230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的奇峰怪石,形成风光迥异各具奇趣的山谷。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24)

《黄河交响》178X170cm 2009年 申世辉 欧阳小波合作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25)

《大荔树千年 》68X136cm 2001年 申世辉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26)

《寿比南山》100X365cm 2021年 申世辉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27)

对景写生宣纸水墨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28)

申世辉教授写生分析稿 钢笔 图画纸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29)

申世辉教授写生分析稿 钢笔 图画纸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30)

宣纸水墨教学稿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31)

《锦绣河山》163X614cm 2011年 申世辉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32)

《西口晓月》71X365cm 2006年 申世辉

描写竹子挺拔坚毅的唯美句子(千般情感万缕情思)(33)

申世辉,中国著名画家。1959年生于天津,198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云海画院”副院长、天津渤海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纪念馆艺术顾问、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吕擎宇、胡萌

“辉映云山”

——申世辉山水画作品展

展品选刊 (三)

展览地点:中国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