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黄江加快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1)

黄江镇田心村旧围更新单元展厅揭牌,村民前来了解即将入住的新家园。李鄂 摄

今年1月,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如何做好“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成为热议话题。

镇村经济是东莞城市的一大亮点。近年来,黄江镇以党建引领搭建乡村振兴“四梁八柱”,通过再部署、再落实、再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多点开花”。今年,黄江将以连片土地整备为重点,完善镇村土地整备利益共享机制和低效用地处置机制,力促莞深科创新城·黄江大冚项目、泰鸿铝业“工改工”项目等如期动工,加速推进长龙社区城市更新项目,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在乡村振兴中加快推动文旅融合,推动全镇20个村(社区)全部达到“示范圩镇标准”,着力构建“见山望水揽湖拥河”的绿美人居环境,加快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撰文:刘慧茹 韦基礼

精细管理

营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

篮球场、石质桌椅、假山凉亭……行走在田心公园,树木青葱、微风徐徐,无论是日出时分,还是茶余饭后,总能看到前来散步休闲的市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黄江镇的变化让辖区群众可观可感。打基础、补短板,黄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2022年10月,东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在黄江镇召开,黄江镇成为此次东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的亮点典型镇,是推动东莞市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攻坚行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黄江镇实施11项彩色林建设项目,系统升级17个节点和10座人行天桥绿化带,建成204个“四小园”,打造亮丽“街头小景”。走进黄京坑村,改造完工的三新社区公园、黄京坑街心公园及小公园让人眼前一亮。多个小公园串点成线,不仅提升了乡村颜值,也为老百姓日常生活增添了“微幸福”。

“以前公园的位置堆了很多旧屋的垃圾,各种家具废弃物等都有,现在清理后配置了运动器材,很多小朋友、老人家都喜欢在那里坐坐,特别是有阳光的时候,附近的村民经常聚在一起晒太阳聊天。”居民朱先生说。

同时,黄江开展水污染治理“大兵团”作战,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彻底根治主城区板湖河水污染问题,困扰群众多年的脏臭河流旧貌换新颜。

此外,黄江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攻坚克难,制定并完善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长效机制,固化“红黑榜”“行走黄江”“路长、巷长、所(站)长、片长制”等举措,将60%的城市管理力量下沉到社区(村),以绣花功夫推进区域整治,目前新增立面升级面积约10万平方米,完成“农房风貌带”建设344栋、“三线整治”17.4公里、小巷子整治12.53公里,广告牌规范整治423个,城乡品质大幅提升。

2021年以来,黄江顺利打通搁置十余年的环城南路和袁岗路“断头路”,计划继续打通9条“断头路”。通过大力推动精细化管理,黄江解决一大批历史欠账,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赋予了新的活力,成为黄江打造“深莞高度融合样本”的有生力量。

在做好前期建设的基础上,接下来,黄江镇将加大管理和后期管护,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到长效管护的有序衔接,实现城市乡村面貌由“局部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

黄江还将积极探索城乡管理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更加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结合各村综合治理工作实际,主动协调、主动服务、主动作为、主动互动,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更好地完成乡村治理工作。

深挖内涵

培育高水平的乡村文化

“自从村里启动了乡村振兴,对村内的小公园进行了翻新改造,许多村民早上起床后,都会去这两个公园散步和晨运,饭后也会到公园走一走。”家住黄江镇胜前岗村的叶先生说。

近年来,胜前岗村通过提升微公园的整体形象,让年久失修的微公园重获新生,为居民打造了一个悠闲健身阵地。荔枝公园则充分发挥岭南东莞的荔枝特色,将荔枝文化融入到公园建设当中,将惟妙惟肖的荔枝墙绘、荔香少女为题材的雕塑景观以及公园旁的荔枝林,巧妙地融入到公园景观中。

荔枝公园只是黄江大力发展乡村文化的一个缩影。2021年4月,全镇乡村振兴动员大会召开,以“党建引领,文化赋能”,搭建起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确定充分利用黄江“天造一半、人造一半”的特殊自然优势,实行“先易后难、齐头并进,多点开花”的乡村振兴总体工作思路。

在黄江的乡村振兴画卷中,文化的振兴可谓是浓墨重彩。黄江充分利用“天造一半、人造一半”特殊自然优势,对黄牛埔、蝴蝶地水库等进行文化提质,并结合黄江镇人口分布和自然条件,推动“四园四馆”建设,打造“开窗有景”“出门见绿”的“十分钟生态休闲圈”。

围绕市委“科技创新 先进制造”城市定位,黄江建成全市首个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展示主题公园——黄江科技公园,内设城市规划展厅及科技馆,展示黄江镇的发展历程和城市布局,并让市民在闲暇散步中就能掌握最前沿的科技资讯,成为黄江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产品展示基地。

同步推进的还有蝴蝶地湿地公园建设,目前已建成3.8公里沿湖碧道以及连片生态绿地;黄江在中心区规划建设4.8万平方米的党史公园,让市民群众在健身休闲的同时得到党史学习教育熏陶;高标准建成新黄江图书馆,建筑面积超1万平方米,并在每个社区建设图书分馆;对黄牛埔森林公园进行整体提升,包括建设儿童公园和黄牛埔美术馆,让黄牛埔森林公园成为融合生态与城市、体现自然与人文、烟火气和书香味并存的“黄江名片”……

一系列公园场馆建成,实现了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磁场,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接下来,黄江将坚定不移提升文化软实力,滋养文旅融合发展城市内涵,进一步提升深莞融合发展的软环境。通过发展“文化 ”新业态,擦亮“文化黄江”品牌,全力创建“全国文明镇”,扩大黄江文化影响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因地制宜

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品牌

走进黄江镇黄牛埔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出入村道路上的两座村名牌坊。进入村子来到黄牛埔广场,一只硕大的黄牛雕像栩栩如生,已经完工的黄牛埔客家文化旅游区一期项目焕然一新,二期工程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曾经,黄牛埔作为一个次发达村,产业基础不仅不够牢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尽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较薄弱。近年来,黄牛埔村紧抓黄江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奖补方案的东风,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补牢产业发展基础,以逐步壮大集体经济。

根据预算,未来黄牛埔所打造的这片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客家文化旅游区,特色商铺每年租金收入约为1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饮食、酒店等产业兴旺,进一步提高黄牛埔乡村的知名度,对黄牛埔整体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我们都很期待。”黄牛埔村的张姐说,“这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客家文化的风土人情,也能通过特色产品、小吃等补贴家用,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乡村振兴,根本在于产业振兴。在合路村,对标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通过盘活集体用地,推进产业升级,建设产业大楼等举措,年增收250万元,村集体的造血功能显著增强。龙见田村则充分了解利用产业振兴相关新政策,因地制宜,通过充分利用本村的现有资源,对人居环境进行进一步升级改造,并持续优化全村产业结构,统筹推进用地布局、农业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制定升级提升相关方案,致力于打造一批高新产业园及特色绿色产业带,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变化显而易见,令人欣喜。两年不到,乡村振兴工作由原来的“政府干”“村在看”变成了“村要干”。当前,面貌焕然一新的乡村,战略投资价值极大提高。

在深莞融合大背景下,黄江的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接下来,黄江将充分发挥在对接大湾区发展规划落地方面的天然优势,通过重塑城乡关系,聚力攻坚重大项目,加快启动莞深科创新城·黄江大冚、田美北工业区等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牢牢把握时代机遇,进一步打造“深莞高度融合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