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三四十年前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对父亲的称谓,那时的农村孩子几乎都称自己的父亲为爹(或音为da)。因此,在村子里常听到的就是"你爹"、"我爹"、"孩儿他爹"、"干爹",后来这个"爹"就逐渐让位给"爸"了,以致于如今农村的小孩子称父为"爹"者已屈指可数。而现在仍流行的可能也只有"干爹"了,很可惜这个以前常说的称谓语"干爹"也失去了原汁原味,产生了衍生义,那种微妙的关系也让人难以琢磨。好了!这"干爹"也不是咱们讨论的话题,暂且搁置于后,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充满传统乡土气息又有历史感的"爹"。

关于特殊称谓的句子(致或将逝去的称谓语)(1)

农村的老爹老娘

"爹"字的字形来源

"爹"作为父辈或者祖辈的称谓是产生比较晚的,资料显示在先秦文献中并不见"爹"字,也未见"爷"字。在此之前,祖称用"祖"或"公",父称用"父"或"公"。从以下文献可知:

罗振玉《殷墟书契后编》:"王宾父丁岁三牛……。"《尔雅·释亲》:"祖,王父。"

《礼记·内则》:"凡父在,孙见于祖,祖亦名之。礼如子见父。无辞。"

《诗经·小雅》:"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论语·学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及至《说文》亦不见"爹"字,而最早见到"爹"字的文献是三国时期编写的《广雅》一书。《广雅·释亲》中说:"翁、公、叜、爸、爹、㸙、父也。"而"爹"与"㸙"当为同源,清朝的钱大昕在《恒言广证》中曾经指明"《广雅》爹、㸙,父也。爹㸙本奓奢,实一字。《说文》奢籀文作奓。后人称父为'奓',或为'奢',故变文从父耳。"这里的"奢""奓"古为异体字,二者最初并不作亲属称谓讲,只是二者在读音上与口语中称呼父亲的读音相近,便借用了二者。借用之后来称呼父亲,便又在原来字形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变,就有了变上部"大"为"父"的"爹"和"㸙"字。《唐书·窦怀贞传》:"怀贞纳韦后乳媪王氏为继妻,每谒奏,辄自署皇后阿㸙。"后来又合二为一,只保留"爹"字。

关于"爹"字构形,有学者就从"爹"由"父""多"两部分构形来阐释"爹"字的构形逻辑。认为"父"为父亲,"多"指称"多个子女",所以便得出"爹"的本义是表示有三个以上子女的父亲,而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就不能称之为"爹"了。这一说法仅从字面牵强附会,并无可信的证据,实不可信。

还有学者把"爹"和"侈"的构字方式相比对,"侈"由"人""多"组成表示"主人外出带很多随从"之意,同样"爹"字则表示父亲外出带着多个孩子。此种类推说法换汤不换药亦无证据佐证,且对"侈"的解释也有失本义,"侈"字,《说文》曰:"侈,掩胁也。从人,多声。一曰奢也。"可见其本义并非主人外出带很多随从之意,而是掩胁或盛气凌人。古籍中"侈"常与"奢"义近,《左传·昭公三年》:"于臣侈矣。"此处"侈"即同"奢"义,为过分之意。

关于特殊称谓的句子(致或将逝去的称谓语)(2)

篆书“侈”字

因此,"爹"字的形体来源是从"奓""奢"变换构形部件而来,最初因为音近而借"奓""奢",字面析形解释并不靠谱。

"爹"的语音来源探析

"爹"字在古字书中的读音归纳如下:

三国魏时张揖撰《广雅》:"爹,大可反。"

南朝梁大同九年《玉篇》:"爹,徒可切、陟邪切。"

宋代《集韵》:"爹,徒可切、陟邪切。"

而成书于北宋真宗时期的《广韵》则对"爹"的读音分列为两个:一个为上声哿韵开口定母的"爹",解释为"北方人呼父也";另一个是平声麻韵开口知母的"爹",解释为"羌人呼父也。"按照《广韵》的注音,"爹"字的两个发音当为[da]和[tie],前者就是现在[ta],与"大"音同,后者就是今天普通话的读音。

从《广韵》对"爹"的语音描述可知,"爹"字当源于古代中国的北方。《广韵》也对"爹"的来源做了阐释,"爹,羌人呼父也。"明代方以智的《通雅》也载:"《唐韵》'爹',羌人呼父也。读若遮。"这些资料都阐明了"爹"并非源于汉语,而是羌语。

另外根据清朝赵翼的《咳余丛考》记载:"《隋书·回纥传》:'以父为多。'《唐书》:'回纥阿啜可汗,亦呼其大相颉干迦斯曰:儿愚幼,惟仰食于阿多,国政不敢与也。'"此处称"父"为"多"或"阿多"的"多"古音即是[ta],与"爹"当是同出一源。现代与古回纥有着亲属关系的突厥语族,他们目前仍称父亲或者祖父为ada或ata。从古音和今音两个方面证实,"爹"当源于少数民族语言。

关于特殊称谓的句子(致或将逝去的称谓语)(3)

后秦版图

羌族的语言之所以能影响到汉语的称谓,这与古"羌"是一个强大的民族群体是分不开的。当时古中国整个西部基本都是羌族的活动区域,"羌"也是汉藏先民的主要族源。殷周时期就有一些羌人居于中原,东汉之时羌人在中原的人数又有所增加,他们与汉人交往非常密切。及至东晋十六国之时,后秦羌族进入长安,作为统治者他们使用的语言具有强势,因此促使一些词汇渗透进汉语词汇当中。"爹"便是这个时候语言渗透的其中一个表现。

"爹"的意义发展轨迹

"爹"在唐宋以前仅用于称呼父亲。清朝沈自南《艺林汇考》中载:"汉魏以前,凡人子称父直曰父,若为文言曰大人。后世称父不为父,转其音曰爷,又曰爹……"唐代韩愈在其《昌黎集·祭女文》中曰:"维年月日,阿爹阿八使汝妳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此处"爹"也指称父亲。

到了宋代,"爹"字的使用出现了分化。"爹"既用于父称又用于祖称,陈思崇《随笔漫录》:"太子(宋高宗)两拜问按,伏遇爹爹皇帝陛下。"明张存绅撰的《雅俗稽言》云:"南人呼父曰爹,祖父曰爹爹。"明陈士元其《俚语解》卷一曰:"南人称父曰爷,祖父曰爹;北人称父曰爹,祖父曰爷。"其实,在汉语方言中"爹"和"爷"是较为常见的对"父亲"称呼方式,而且二者常常出现交叉混用现象,"爷"在方言的发展历史上既指称过父亲也指称过祖父。如,《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不闻爷娘换女声。"另外,唐代杜甫的《兵车行》有"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两处的"爷"和"耶"均指称父亲。如今方言中仍见“爷”“爹”(大)混用现象:

关于特殊称谓的句子(致或将逝去的称谓语)(4)

“爷”和“爹”在不同方言里的指称

"爹"的变体"大"或"达"

"大"和"达"是"爹"的俗字。上文我们也对"爹"的语音做了说明,其中《广韵》中"徒可反"的音就是今天的"大"。但是作为文献记载"大"或"达"还是比较晚的,至元明文献才见对"爹"的称谓写作"大"或"达"的。如:

张国宝杂剧《罗李郎》第四折:"还不够一两日,他将唾盂儿不见了,必然递盗与他大的拿去。"

《金瓶梅》第三十回:金莲便问道:教你拿酒你怎的?拿冷酒与你爹吃?原来你家没大了,说着,你还钉嘴铁舌儿的!

"大"作为"爹"读音的白字,在字形上与"爹"并无关系,二者的上古和中古时期的读音也有差别。"大"被用来作为"爹"的白字大概是在有些方言中入声消失、清浊不再存在的时候的事情。所以,参照读音还有写作"达""答""丹"的。如元杂剧作家白朴的《墙头记》里有记述:"他的达强似俺达,……俺只说俺是他达。"《醒世姻缘传》:"你达,替俺那奴才食……。"“大”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如下图:

关于特殊称谓的句子(致或将逝去的称谓语)(5)

“大”在方言中的读音分布

"大"现代还在一些方言中用为祖称,主要存在于方言中,比如昆明方言,诸城方言等。

方言中的父称"爹"(大)逐渐被强势的"爸"所取代

大约三四十年前,北方方言的"爸"作为父称只是在城镇较多存在,在农村可以说寥寥无几,很像现在"爹"在城市的出现频次。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爸"逐渐形成了"城市包围农村"的态势。先是在城市基本完全替代了"爹",后来"爹"在农村也成了稀有的称谓了。

"爹""爸"在农村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路径:爹——爹、爸共存——“爸”一统天下。

如果按照时间来划分,目前北方农村大概是三四十岁及以上的孩子还称父为"爹(大)",二十至三十岁的孩子称"爹"的仍然不少,二十岁以下的孩子称父为"爹"的便寥寥无几了。而目前的孩子则几乎都称父为"爸"了,可以说基本把"爹"放入了称谓语的博物馆里了。

结语——试说"爸"的渊源,“爹”或终将消失

如此强势的"爸"到底什么来头?"爸爸"是70%的人类语言中都存在且意义相近的一个词,因此"爸爸"应该是人类语言最早产生的词汇之一。有人说汉语"爸爸"是辛亥革命后的外来语,这种说法忽略了我国的语言文字发展的历史。在三国时期的《广雅·释亲》中就见"爸"的解释:"爸,父也。"宋代《集韵》亦有:"吴人呼父曰爸。"

"爸"其实就是"父"音之转,因"古文轻唇音",二者的声母皆为"b",后二者韵部通转,这样可以确定"爸"就是"父"的本音。"父"本义为"斧",古人用斧劳作砍木之时会发出"吧吧"的声音,"父"之音极有可能就源于此。

关于特殊称谓的句子(致或将逝去的称谓语)(6)

“父”字上古音

因劳作之人用斧者常为成年男性,"父"便引申为"成年男子""父亲"之意,不再指称斧子,斧子由后来添加"斤"的"斧"所表示。

关于特殊称谓的句子(致或将逝去的称谓语)(7)

到了中古以后就出现了二音并行的局面,一个是较为书面化的"父"(扶雨切);一个是记录口语的"爸"(必驾切)。

可以说,"爸"是最早产生的父称,要比源于少数民族语言的"爹"更早。

写到这里也基本接近文章的尾声了,可是莫名其妙地有了一种担心,总觉得"爹"作为父亲的称谓会向我们告别,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后代只有借助字典才可明白"爹"之含义。


参考文献:

1.雷春辉,《<广韵>"爹" 字的跨语言研究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第 3期。

2.曾兰燕 ,《"爹"的音形义及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3月。

3.胡士云,《说"爷"和"爹"》,《语言研究》,1994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