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最后有几个没死的(证据确凿的叛徒)(1)


《水浒传》中的白日鼠白胜,配合晁盖等七人劫取了生辰纲。被捉住后,他和盘供出全部事实,成了证据确凿的叛徒。可是,他上梁山后不仅啥事没有,反而混得风生水起,这是为什么呢?


一、白胜叛变的过程

白胜是一个闲汉,他的主业是赌钱,捎带做点小买卖。有一次他输得精光,做买卖也没了本钱,万般无奈之下,打听到东溪村的保正晁盖乐善好施,便跑去晁盖门下求助。是晁盖的慷慨解囊使他度过难关,俩人也由此相识。

这次晁盖找到白胜,让他以卖酒小贩的身份作掩护,去黄泥岗策应劫取生辰纲。见到有利可图,白胜欣然前往。由于他本身就是做小买卖的,把过程表演得恰如其分,轻松骗过杨志和押送生辰纲的其他军汉,遂使大功告成。事成后,白胜把分给他的那份财宝埋在了自家床底下,过起了悠哉游哉的日子。

按理说,如果不出意外,这种事情轻易不会暴露。可偏偏无巧不成书,那几天官府下发通知,凡是开客店的都要对住宿旅客进行登记。有一家店主不会写字,便委托一个叫何清的赌徒来店里帮忙登记。何清恍恍忽忽认识晁盖,当晁盖等七人扮作贩枣子的客商来住宿时,报的都是假名字(那时没有身份证,不可能查验证件)。第二天早上,何清眼看晁盖一伙儿挑着担子去了黄泥岗,又看见白胜挑着一担酒也往那个方向走去,接着便传出生辰纲被一伙贩枣子客商劫走的消息,何清顿时起了疑心。偏偏这何清的哥哥何涛是济州府的捕快,事发后,府尹限期要他破案。赶上何清赌博输了来找哥哥借钱,看见哥哥愁眉不展,问清缘由不禁一拍大腿:这有何难,我知道线索,抓白胜,抓住白胜就啥都知道了。

何涛立刻带人把正睡觉的白胜堵在家里。开始白胜还想抵赖,可人家从床底下挖出了财宝,等于是人赃俱获。在严刑拷打之下,白胜只好把晁盖招了出来。

何涛立马带人去东溪村捉晁盖,到了郓城县要和县里接头。由于去的早,县官还没上班,遇到了住在县衙早早起床的宋江。宋江是押司,属于公务人员,何涛就把来捉晁盖的绝秘信息告诉了他。宋江大吃一惊,因为他和晁盖是结义兄弟,急忙把何涛稳在茶馆里喝茶,他抽身快马加鞭赶去东溪村报信,使晁盖得以逃脱。

何涛空手而归,又把白胜从大牢里提了出来,继续拷打。白胜暗想,招一个是招,招两个也是招,为了免受皮肉之苦,他干脆竹筒倒豆子,把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雄等六人都招了出来。

所以,说白胜是个叛徒,证据确凿,毫无异议。

梁山好汉最后有几个没死的(证据确凿的叛徒)(2)


二、白胜上梁山之谜

晁盖等七人逃上梁山,白胜被押进了大牢。按照逻辑推理,只有梁山人马前去劫狱,白胜才能得以活命。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梁山还不具备劫狱的能力。

1、晁盖等七人逃上梁山,头领王伦见到这伙亡命之徒,知道留下必生祸患,根本不想收留他们。是林冲火拼了王伦,才使晁盖坐上寨主之位。可想而知,刚刚草创的基业,人心浮动,百废待兴,兵不强,马不壮,首要的是稳定队伍凝聚人心,然后才能考虑兴旺发达。所以,梁山在当时根本没有能力做出攻城劫狱的大动作。

2、宋江虽然为救晁盖等七人立了大功,但他也不过是个小小郓城县的押司,他是侥幸获得了绝秘消息,才去提前报信。也就是说,他是无意之中得到了消息,并非早有准备。至于押在济州大牢里的白胜,宋江是没有能力去救的。

那么,梁山没有能力相救,宋江也无能为力,白胜怎么办?莫非只有死路一条?

3、白胜出狱,是饶有趣味的一件事,书中只有短短一句话:那白日鼠白胜,数月之前,已从济州大牢里越狱,逃到了山上入伙。皆是吴用使人去用度,救得白胜脱身。什么叫用度,应该就是使钱打点。也就是说,首先,白胜是自己越狱逃脱的。其次,白胜得益于吴用的花钱疏通,狱管人员放松了对他的监管,使他一个人越狱跑上了梁山。

有趣的是,白胜上山时,宋江还在当他的押司。当时的梁山只有十一条好汉,白胜上山就坐上了第十二把交椅,成了梁山元老级别的人物。

梁山好汉最后有几个没死的(证据确凿的叛徒)(3)


三、白胜上山后的表现

上山前,书中并没有白胜会武功的描述。可是,白胜上山后,逢战必上阵,而且干得有声有色。

第一战,梁山泊江州劫法场。在晁盖亲自率领下,白胜与阮氏三雄扮作乞丐,和其它三路人马相互配合一齐动手,从法场上把酒后题反诗被判斩首的宋江解救了出来。

第二战,宋江智取无为军。白胜先行潜入城中,三更时分,以白胜举起白绢带为号,各路人马一齐进攻。这一仗,白胜成了引军号令的重要人物。

回到山上,梁山好汉已扩充到四十位。但由于还没有英雄排座次,除去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四位领导在上面就座,白胜仍然坐在左侧元老人物的第九位,右侧的二十七位是新上山的头领。可见在英雄排座次之前,白胜还属于前列人物。

第三战,一打祝家庄,白胜随林冲为先锋的第二拨人马出征。二打祝家庄,白胜随秦明为先锋的第二路人马上阵。三打祝家庄,白胜与戴宗等人假扮官差去李家庄,哄骗李应归顺了梁山。白胜在其中扮演一个都头,大获成功。

第四战,宋江攻打高唐州。白胜与杨林率三百人埋伏在草丛里,待高廉前来劫寨时,白胜施放冷箭射中高廉后背。此战大煞高廉锐气,为日后攻陷高唐州立下头功。白胜为此受到宋江点名奖赏。

第五战,晁盖攻打曾头市。这是晁盖继江州劫法场后的第二次下山,也是他绿林生涯的最后一战。晁盖钦点林冲为先锋的二十员将领,白胜是其中之一,可见晁盖对白胜的重视。当晁盖误入埋伏中箭后,是白胜和刘唐救得晁盖上马,退出阵来。可见在晁盖的最后时刻,白胜还是出了力的。

第六战,白胜跟随卢俊义攻打东昌府,遇到没羽箭张清连打梁山十五员战将。白胜跑来给宋江报信,宋江立即转军东昌府收降了张清。张清归顺后,介绍兽医皇甫端上山,从此梁山一百单八将聚齐,开始了梁山英雄排座次,白胜的地位也进入了新阶段。

梁山好汉最后有几个没死的(证据确凿的叛徒)(4)


四、梁山英雄排座次之后的白胜

地耗星白日鼠白胜,在梁山英雄排座次中,名列步军七十二头领倒数第三位,是负责走报机密四位头领之一。从此,他跟随宋江两胜童贯,三败高俅,被招安后北伐辽国,南征方腊,最终以病故完结了他的一生。

白胜的故事结束了。回顾他的生平,从一个贩夫走卒,到劫取生辰纲的惊天大案。从一个实打实凿的叛徒,到成为水泊梁山的元老。从身经百战沙场征伐,到功成名就病离人间。一个小人物走过的道路,也称得波澜壮阔,令人唏嘘感叹。

话题回到了开篇,作为一个证据确凿的叛徒,白胜回到梁山不但未受任何责难,反而顺风顺水走完了毫发无损的一生(既没受过伤,也没被捉过)。这种现象在如今看来,无论如何都不是正常现象。那么,这里究竟隐含着多少故事春秋呢?


梁山好汉最后有几个没死的(证据确凿的叛徒)(5)


五、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白胜的异常,其实属于正常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由于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不同,白胜的异常,其实是正常的。别说是白胜这样的小人物,就是书中的大人物和铮铮铁汉,也同样如此。理由如下:

1、宋江酒后在浔阳楼上题写反诗,被人告发。他想用装疯卖傻精神病发作蒙混过关。但人家经过调查,他根本没有精神病,于是便加大刑罚,打得他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书中写道:宋江初时也胡言乱语,后来吃拷打不过,只得招道,自不合一时酒后,误写反诗,别无主意。也就是说,宋江受不住酷刑,只好承认是自己写的反诗。

2、武松受张都监相邀,在张家短住。后被张都监陷害,硬说武松偷了他家的财宝。武松当然不能承认,张都监便动用刑罚。书中写道:那牢子狱头拿起批头竹片,雨点般打下来。武松情知不是话头,只得屈招道,本月十五日,一时见本官衙内许多银酒器皿,因而起意,至夜乘势窃取之。由此可见,就连武松这样的硬汉,都受不得酷刑屈打成招,把自己根本没做的偷盗事,也承认做了。

3、鲁智深为救陷入狱中的史进,潜入华州城,伺机剌杀贺太守。不料剌杀未成,反倒被人家捉住。贺太守刚要用刑,鲁智深大叫道:不要打伤老爷,俺是梁山泊好汉花和尚鲁智深,我死倒不打紧,洒家的哥哥宋公明得知,下山来时,你那颗驴头趁早都砍了送去。看来还是鲁智深精明,没等受刑就先招了,免受了皮肉之苦。

4、卢俊义第一次被骗上山并没有同意归顺,是吴用缠着卢俊义在山上滞留四十余天,又哄骗管家李固回去告发卢俊义已反。等卢俊义回到家时,立刻被官府抓了起来。书中写道:左右公人把卢俊义捆翻在地,不由分说,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昏晕过去三四次。卢俊义打熬不过,仰天长叹,是我命中合当横死,我今屈招了吧!又是一个抗不住酷刑屈打成招的大人物。

通过以上事例足以说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屈打成招的现象已非常普遍。像宋江、卢俊义这样的大人物,武松那样的铁汉都屈打成招,对白胜这个贩夫走卒一类的小人物,在舆论上,自然也就无所苛求了。

这,应该就是白胜这个昔日的叛徒,上梁山后不仅没有受到追责,反而顺风顺水一路平安的缘故吧!

梁山好汉最后有几个没死的(证据确凿的叛徒)(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