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奎斌/文

上世纪50年代末,作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献礼的新歌剧《洪湖赤卫队》在武汉诞生了。从此,《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传遍了祖国四面八方,排演此剧的湖北省歌剧团也随之蜚声海内外。更令人高兴的是,我们这些《洪湖赤卫队》剧组的同志(笔者时为剧中男主角刘闯的扮演者)也因此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洪湖赤卫队》的喜爱之情。

湖北省委决定《洪湖赤卫队》赴京演出

1959年夏秋之交,湖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曾惇前来观看省歌剧团排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演出结束后,曾部长对歌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他鼓励大家加紧排练,提高演出质量,争取年底上北京演出。曾部长的话,给了大家信心和力量,我们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把《洪湖赤卫队》排成艺术精品送到北京,为湖北人民争光!

1959年11月的一天晚上,我们正忙于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曾部长笑容可掬地走到后台向大家握手问好。他拉着我的手说:“‘刘闯’呀,听说你们演出很有长进,想不想到北京去呀?”我毫不掩饰地说:“想,连做梦都在想!”曾部长笑着对大家说:“大家是不是都想呀?”我们齐声回答:“都想!”曾部长高兴地说:“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省委决定送你们到北京去,为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演出《洪湖赤卫队》!”他的话音未落,后台就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你们这一炮打响了!”

1959年11月,我们到北京为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文联会议演出。这两个大会,群英荟萃,名人聚集。

为了检验演出效果,我们首先为剧场工作人员演出了一场,获得了剧场经理和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经理非常兴奋地说:“这台戏很不错,很教育人,北京观众会喜欢的。我们明天就挂牌售票,让首都观众一饱眼福!”果真不假,第二天上午,剧场门前就排起了长龙,有的人半夜就来排队,很快卖了七场票。

11月26日,是我们为两个会议汇报演出的日子。我们很早就来到北京剧场。观众进场了。来自各省的宣传部长们先后入座,一批全国知名人士和艺术大师如老舍、曹禺、梅兰芳等先生,欧阳予倩院长,以及赵丹、白杨、张瑞芳、秦怡等著名演员都到了剧场。不多久,李先念、何长工、周扬、周巍峙和张执一等领导同志也来到剧场休息室。李先念同志满脸笑容地用一口纯正红安腔问曾部长:“这个戏怎么样哦!能不能到北京来哟?”曾部长回答:“这个戏不错,反映了革命斗争,很有地方特色。”李先念同志听了很高兴,笑着说:“你莫吹牛呀!北京人的眼睛很尖的……”铃声响了,剧场一片寂静。

洪湖赤卫队30年代歌剧(歌剧洪湖赤卫队在北京演出的故事)(1)

电影《洪湖赤卫队》剧照(夏奎斌饰演刘闯)

乐队奏起前奏曲,大幕拉开后,舞台上出现了磨刀擦枪、如火如荼的战斗气氛,全场顿时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掌声给了我们莫大安慰,大家的紧张情绪消除了一大半,从而使整个演出都十分轻松自然。我从第一次出场到下场,连续赢得了三次热烈掌声。特别是刘闯摸枪、跳桌子、飞刀留柬,韩英在牢房与母亲话别,以及刘闯找到县委后挽刀下场等表演,更激起了大家热烈而又长时间的掌声。

剧场休息的时候,李先念同志十分满意地对曾部长说:“你的眼力不错,这个戏编得好、音乐好、演员好!”曾部长这才松了一口气。演出结束时,在观众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中,李先念等领导同志和梅兰芳等艺术大师上台接见了全体演员。李先念同志鼓励我们说:“你们这一炮打响了!”

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

《洪湖赤卫队》在北京一炮打响,中央报刊纷纷予以报道。一时间,北京城掀起了“洪湖热”,街头巷尾互谈“洪湖”。我们的演出也由此升格,从二级剧场换到一级剧场,票价也由原来的四、 五、六角分别升到八角、一元、一元二角。湖北省歌剧团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1960年1月5日,《洪湖赤卫队》被安排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那天晚上,我们早早布置好舞台、化好妆,激动地等待首长们的到来。观众入席时,我们就互相打听谁来了?本来演员到了剧场就要进入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应再谈别的事情,更不要说是打听观众的消息了。但当时大家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临开演时,传来了贺龙元帅前来观看的消息,我们心情就更不一般了,因为歌剧歌颂了党的领导和贺龙同志在洪湖斗争的光辉业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一场演出,而是一次接受贺龙元帅检阅的活动。

演出中,大家十分投入,当剧中赤卫队员高唱“贺龙领导闹革命”的队歌时,大家没有想到音符,而是凭着激情高唱。牢房“母女相会” 那场戏中扮演韩英的王玉珍和扮演韩母的刘淑琪的表演更是成功。她们咽喉哽塞、声泪俱下,感情达到极点。我的表演也较为出色,在演到刘闯被迫转战湖心,在危难中找到县委,并得知贺龙当了红二军团总指挥时,按导演规定,刘闯要振臂高呼,可我当时只是举手,怎么也喊不出声来,因为眼泪模糊了视线,喉咙也像塞了一个棉团……这场演出产生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说来也巧,贺龙同志来看的这场演出,是《洪湖赤卫队》的第100场演出。

洪湖赤卫队30年代歌剧(歌剧洪湖赤卫队在北京演出的故事)(2)

歌剧《洪湖赤卫队》剧照

演出结束后,贺龙同志与中央统战部张执一副部长、杨光华同志(曾任洪湖县委书记)等上台与演员一一握手。贺龙同志很激动, 他感慨地说:“你们演得太好了,把洪湖人民当时的斗争情景完全演出来了。我感谢你们,感谢洪湖人民!”我们紧紧地围着贺老总谈笑。贺老总又风趣地对我们说:“你们不是要找县委吗?我给你们找到了。他就是当时你们要找的县委书记杨光华同志!”说着,他将杨光华推到了我们面前。一时间,舞台上充满欢声笑语。

稍后,我们请贺老总给演出提意见,他笑咪咪地说:“洪湖人民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停了一会儿,他叹了一口气,心情沉重地说:“唉,30年啊,活着的30年,死了的30年,我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我们也都低下头。这时,张执一副部长插话:“贺老总赞扬你们演得好,还要宴请你们呢!”贺老总赶紧说:“对!对!他们有功劳!应该请客,你这个统战部长就负责操办吧!”我抢着对贺老总说:“贺老总,洪湖人民非常想念您,想请您回去看看,再尝尝洪湖的香莲、甜藕、大鲤鱼!”贺老总听了,眼睛笑成了一条缝,高兴地说:“我一定去,有时间我一定到洪湖去!最后,我还要给你们提一条意见,就是你们在剧中宣传我太多。我没有什么,不要宣传我。这是洪湖人民的功劳,是党和毛主席的功劳!”他接着对在场的湘鄂西革命历史编委会的同志说:“帮他们修改一下剧本,凡是有我的名字都拿掉。”接着贺老总提议:“我们在一块合个影吧!”说着,他左手拉着王玉珍,右手拉着我,并招呼大家一起照了相。

洪湖赤卫队30年代歌剧(歌剧洪湖赤卫队在北京演出的故事)(3)

贺龙与歌剧《洪湖赤卫队》演职人员合影

“这个戏将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电影!”

贺老总观看《洪湖赤卫队》的演出后,为了表达他对洪湖人民的深情厚谊,于1960年1月9日在北京饭店七楼宴请我们《洪湖赤卫队》剧组全体成员。

这次宴会规格高,我们这些“土包子”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到了北京饭店休息厅后,个个都非常拘谨。特别是看到将军、部长们以及梅兰芳、老舍、曹禺等艺术家前来作陪,更感到手脚不知往哪儿放,贺老总来后我们才松弛了一些。我们正准备入席时,李先念同志赶来“请假”。他说:“今天贺老总请客,我应该来陪大家。不巧,今天又有接待外宾的任务,不去不行,我就不能陪你们喽!你们莫见怪呀!对不起呀!我现在也是来向贺老总请假的,我去机场接个外宾,所以就怠慢内宾了!”贺老总风趣地说:“接外宾就忘了湖北的客人吗?”李先念同志也很幽默地 说:“我们是家乡人,好说!”

宴会开始后,贺老举杯祝贺,并让我和王玉珍、梅少山等陪同他到每一桌敬酒。他又拍打着我的肩膀说:“你这个角色演得好。我很喜欢刘闯这个人物,对革命忠诚勇敢,不怕牺牲。你要努力而不要骄傲。”我连连点头称是。他还指着梅兰芳先生对我们说:“你们要拜先生为师,请他帮助你们!”梅兰芳、老舍、曹禺三位大师也非常热情地跟我们谈,给我们不少鼓励和帮助。

宴会进行了近三个小时,始终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宴会快结束时,贺老总又掀起了一个高潮:“同志们,今天请大家来,是对你们的辛勤劳动及你们做出的成绩的慰问!你们演了一个很好的戏,再一次向你们表示感谢!还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个戏将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电影!”顿时,宴会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洪湖赤卫队30年代歌剧(歌剧洪湖赤卫队在北京演出的故事)(4)

周总理与《洪湖赤卫队》剧组演员亲切交谈

周总理两看洪湖赤卫队

《洪湖赤卫队》在怀仁堂演出时,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因有国事活动未能观看。之后,我们转移到北京天桥剧场演出。一次演出中间,有观众发现周总理坐在台下看戏,剧场顿时沸腾起来。不一会,周总理和保卫人员走出剧场乘车而去,留下一位秘书到后台告诉剧团领导:“周总理怕影响你们演出,因此不辞而别,很对不起。总理说改日再来观看!”大家很激动,感到周总理特别细心,同时又为未能让周总理看完全剧并一起合影而遗憾。

几天后,周总理果然与陈毅元帅、李先念同志一同前来观看我们的演出。演出过程中,曾传出他们打赌的趣闻。原来,剧中第二场刘闯在带领赤卫队员到彭家墩摸庄劫枪的过程中,曾拔出短刀,在插上写有“老子本姓天,家住洪湖边。今天来借枪,明朝打江山!”的纸条后,亮刀不偏不倚地甩钉在彭霸天后厅的匾额上。陈毅元帅和李先念同志边鼓掌边说:“刘闯真有两下子,功夫很好,刀子甩得很准!”周总理也边鼓掌边笑着说:“刘闯的表演不错,甩刀子很有技巧,但是假的!”于是,他们对甩刀的真假问题争论起来。陈毅、李先念说:“刀是真的,明明甩出去,钉在匾上哐啷一响,刘闯手上又没有刀子,当然是真的!”周总理说:“刘闯有功夫,他的功夫就在于刀子藏得好。我说是假的,那是从刘闯站的舞台位置、角度得出的结论。”周总理进一步分析说:“他的刀子是以45度甩出去的,然而刀子从匾上出来就成了90度,因此就露出了破绽,所以我断定刘闯甩刀是假的。”他们争持不下,秘书上台找我证实。我告诉他周总理的意见是对的,甩刀是假的,并解释说:“这个甩刀的动作是由四个方面组成的,即演员的表演、道具的设计(匾后面有一个机关,早安上一把同样的道具刀)、灯光的配合和乐队的烘托。我亮刀插纸条是真实的,后面的动作就是假的。先转身把刀迅速夹在腋下,再空手做个甩刀的动作。此后,道具的操作者一拉弹簧将刀弹出,再用灯光密切配合送到扎刀处(此外原来是暗区)。三者都统一在一个音乐的节奏上。加上表演技巧上高度合作,就可以假乱真,且一般不会被观众发现。”秘书听后开玩笑地说:“你们甩刀的动作,可就被总理‘抓’住了啊!”我说:“说实在的,今晚的演出,我太激动了,甩刀的位置没有到位,被总理‘抓’住了。我保证以后再也不留任何破绽!”

跟周总理合唱《洪湖水浪打浪》

1962年,湖北省政府派张体学省长带领《洪湖赤卫队》剧组到内蒙古自治区慰问演出,途中经过北京时,再次在那里进行了专场演出。那天,张体学省长特地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安排了一次特别的接见和联欢会。此前,他没有告诉大家联欢会有什么人来。

联欢会开始后,我由于对跳舞不太感兴趣,就到厅外去看。稍后,我听到有人在喊我的名字:“夏奎斌!夏奎斌!快,周总理来了!他与大家握手后,发现你不在,就问刘闯在哪里!”我跑进大厅,看见人们正围着敬爱的周总理。不知是谁喊了声“刘闯来了!”听到喊声,周总理转过身来满面笑容地对我说:“啊,刘闯,刘闯!”说着并伸出了右手,我急忙跑上前去双手紧紧地握着总理的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儿地笑。总理用左手拍打我的手说:“你演得好,刘闯塑造得很成功,祝贺你!”接着转向大家:“同志们,《洪湖赤卫队》演得很成功!我今天是向你们祝贺的。我也受到你们省长的邀请,特来与你们共同联欢!”厅内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总理转过身对张省长问道:“体学同志,《洪湖水浪打浪》很好听,你会唱吗?”张省长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喜欢听,但还没学会唱。”总理开玩笑说:“那怎么行哩,大家都会唱,西哈努克亲王也会唱嘛!不过,还是我教他唱会的!”张省长接过话说:“我一定学会,还是你教我唱吧!”总理马上摇摇头说:“不,不,在行家面前我不敢教,还是请韩英同志教你吧!”总理说着望了望王玉珍。王玉珍笑着为张省长解围:“张省长早就会唱了!”周总理哈哈大笑起来:“来!我们一起来唱,大家来跳舞!”乐队奏起了《洪湖水浪打浪》的音乐。王玉珍和傅林伴唱,周总理和大家一起边跳边唱,整个大厅充满了欢乐。

本文选编自湖北省政协《湖北文史资料选辑》第62辑,文章标题、小标题、图片为编者所加。文字有删减。夏奎斌(1932—2006),歌剧及电影《洪湖赤卫队》刘闯的扮演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