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僖公三年,齐候与蔡姬乘舟囿,荡公。公惧 ,变色 ;禁之 ,不可。公怒,归之 ,未之绝也。蔡人嫁之。四年春王正月 ,齐候以诸侯之师侵蔡 。蔡溃 ,遂伐楚。

蔡姬之冤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指挥多国联军兴师伐蔡,俘虏了蔡缪侯。占领了蔡国后,齐桓公并没有就此收手。先后将军队驻扎在陉地和召陵,图谋伐楚。

齐蔡实力悬殊,众多诸侯国为什么追随齐国侵蔡?不得不说史书把蔡姬给坑苦了,如果不明白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还真的要把这场战争怪罪的一个女子头上。

蔡姬和蔡缪侯是兄妹关系,也是齐桓公众多妾室之一。二人划舟游玩,蔡姬熟悉水性且有些顽皮,在舟中不停摇晃,使船体倾斜。齐桓公吓得脸色骤变,因为他不会水啊。示意蔡姬赶紧停下,蔡姬不听,依然自己玩自己的,上岸后就被赶回了娘家,但两人夫妻的名分还在。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蔡缪侯一气之下竟然将蔡姬改嫁,齐国随即率联军攻入蔡国。

齐桓公伐楚的文化常识(是无妄之灾还是早有图谋)(1)

齐国之师

史书的论述方式简洁、直接,不明前因后果的人往往会产生误解,难道蔡姬之事是齐国发动对蔡、楚战争的原因?当然不是!

齐蔡战争发生时,齐国已称霸十年之久。无论是侵入蔡国,或是兴兵伐楚,始终不离管仲为他谋划的争霸宗旨——尊王攘夷。蔡姬荡舟改嫁,不过是偶然事件触发了必然结果。齐楚之争,是在华夏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原与夷狄的必然冲突。

齐桓公伐楚的文化常识(是无妄之灾还是早有图谋)(2)

齐桓公

夷夏之别

华夏和夷狄的概念,很早便形成了。到了汉朝,人们认为只有华夏才能称为中国之人。华夏族所占据的地带当为天下之中心,而四周则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夏夷思想在春秋时期逐渐形成,然而华夏与夷狄并没有明确固定的边界。儒家界定夷夏的标准,是基于遵循何种文化礼仪而判定的。随着历史的推进,一些夷狄通过婚姻、贸易、战争等途径逐渐接受华夏文化。到了春秋后期,四方夷狄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文化圈,从而完成了从夷狄向诸夏的转变。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不顾周制礼仪相互攻伐,夷狄趁机屡屡进犯。此时就需要一个能统摄四方的霸主,代替周王室整合大局。而管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帮助齐桓公确定了尊王攘夷的争霸方向。

齐桓公伐楚的文化常识(是无妄之灾还是早有图谋)(3)

管仲助齐桓公称霸

"尊王攘夷"策略的成功,是因为齐桓公以尊王的合法性,统合中原,使各诸侯国同盟一体,共同抵御四夷。对于不合作的诸侯,齐桓公软硬兼施,以会盟和武力的双重手段保证自己的主导地位:

  • 会盟是与之结成共同的利益链,以共生共赢的方式和平联合。
  • 和平的手段解决不了,则要依靠强大的国力,对不听话的诸侯国进行武力征伐。春秋战争是讲周礼的,一定要师出有名。齐桓公以尊王的名义代天子出征,存在道义上的正当性,既不会落人话柄,又能得到其他诸侯国支持。

不要误会,齐桓公并不是趁人之危,架空周王室。虽然周王室极度衰落,但他争霸的目的是真的想维护周制礼仪,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私欲。

孔子将齐桓公和晋文公作比较,认为齐桓公是"正而不谲"。因为他的行为是符合周礼的,周天子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属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而晋文公称霸后召见周天子,不符合周礼,行为不正,已经进入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阶段。

齐桓公伐楚的文化常识(是无妄之灾还是早有图谋)(4)

齐桓公称霸力图恢复周制礼仪


蛮夷之楚

楚国王室早年南迁至荆楚地区,自立为王。春秋初期的楚国语言文化,与中原地区差异十分明显。鲁国成公曾想背叛晋国,投奔楚国,季文子竭力制止他。因为在季文子眼里,楚国是夷狄,非我族类。

秋,公至自晋,欲求成于楚而叛晋,季文子曰:"不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左传公四年》

楚国两代君主自称蛮夷,处在周朝礼仪体系之外,摆脱了周礼的束缚,行为上相对中原各国更加随意。攻打随国时,随国认为自己并没有罪,楚国却说:我是蛮夷,打你怎么样?

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 "我蛮夷也 , 今诸侯皆为叛相侵 , 或相杀。我有敝甲 , 欲以观中国之政 , 请王室尊吾号。”——《史记.楚世家》

楚共王时期,楚人逐渐认为自己是华夏一族。到了楚庄王称霸时期,国力强盛,中原之内,无人能敌,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加速融合,自然不再被归为蛮夷一类。

齐桓公伐楚的文化常识(是无妄之灾还是早有图谋)(5)

自称蛮夷的楚武王

蔡国之苦

蔡国原本实力不弱。然而蔡哀侯时期发生了一件事,让蔡国从此一蹶不振。息国国君的夫人和蔡国国君的夫人是姐妹,同为陈国君主的女儿。息夫人途径蔡国,蔡哀侯贪图她的美貌,冒犯了她。楚文王借着息国和蔡国的矛盾,先出兵蔡国,抓了蔡哀侯,后覆灭息国,抢了息夫人。

蔡国地处江淮,离楚国很近。为了保全自身,不得不加强与楚国的联系。蔡国在被楚国攻击时,齐国坐视不管,有辱盟主之名,蔡国因此心生隔阂。齐国则认为蔡国是诸夏一员,理应抵御外夷,却对楚国态度模糊不清。由此可见,齐蔡矛盾已非一日两日。

齐桓公伐楚的文化常识(是无妄之灾还是早有图谋)(6)

春秋初期地图

春秋时期联姻,类似一种结盟。齐桓公虽然赶走了蔡姬,但没有解除婚姻关系,那么同盟关系就还在。蔡缪侯将妹妹改嫁,等于直接撕毁了同盟条约,打了齐桓公的脸。

齐桓公攻入蔡国,掳走蔡缪侯。蔡姬和缪侯的意气用事,给了齐桓公一个顺水推舟的机会,既报了私仇积怨,又能实现他多年的谋划——南下伐楚。

齐楚之争

桓公称霸,齐国最强,南方则荆楚势盛。楚国凭借自己的实力,先后吞并了申、息、邓诸国,淮河流域和南方诸国皆成为楚国的地盘,自此,进军北方的大门进一步打开。

楚国对郑国的吞并有些执着,数次伐郑,没有齐国的救援,郑国必亡。齐桓公二十八年、二十九年,连续会盟诸侯国,目的就是抑制南夷楚国对中原的势力扩张。

齐桓公伐楚的文化常识(是无妄之灾还是早有图谋)(7)

楚国周围小国相继被吞并

征伐是一种政治手段,齐桓公秉承的是西周以信、义、礼为核心的征伐精神。楚国打不了齐国,却打得了诸多小国。南夷对华夏的威胁就在眼前,作为诸夏盟主,齐桓公必须履行他的责任

伐楚大军浩浩荡荡驻扎在召陵,楚国不敢轻视,连忙派使者屈完前来谈判。使者问道,我们两国一南一北,相隔这么远,你齐国为什么跑来打我?

屈完明显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春秋时期盛行这种谈判模式,先示弱、装无辜,再据理力争,获取利益最大化。虽然春秋时期礼乐崩坏,但周礼的制约作用并没有完全失效,出兵伐国,要有正当的理由。

管仲对于屈完的质问给出了两点理由:

1、 包茅盛产于荆山山脉,周朝令楚国定时进贡,用于缩酒祭祀。"国之大事,在祭与戎",祭祀在周礼中是极其重要的事,而楚国没向大周进献不可缺少的包茅。

齐桓公伐楚的文化常识(是无妄之灾还是早有图谋)(8)

祭祀用包茅

2、 周昭王曾经率大军南征楚地,结果渡江落水而亡,楚国负有一定责任。

屈完十个聪明人,周昭王是天子,他的死哪里敢承认与自己有关系。包茅的事,认个错,以后按时进贡,齐国也说不出来什么。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

面对强势的齐国,屈完话锋柔中有刚,一方面希望齐国以德服人,另一方面则展现楚国拼死抵抗的决心。齐国素来推崇以共赢的方式和平解决争端,楚国服了软,承认齐国霸主地位,这事也就平息了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

话说到这,齐国的意图已经达到了。双方和平会盟,楚国保全了自己,齐国则制止了南蛮楚国的势力扩张,各自得利。

齐桓公伐楚的文化常识(是无妄之灾还是早有图谋)(9)

会盟

结语

齐国侵蔡伐楚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必然联系。就算不入侵蔡国,收拾楚国也是迟早的事。毕竟齐桓公尊王的目的就是攘夷,遏制楚国的势力扩张已经刻不容缓。至于对蔡国的入侵,则源于它对楚国模糊的态度。驻军属于蔡国的召陵,对楚国作战更有地理优势,驻军也更加安全。

史书过于简略的描述,让许多人误解了齐桓公,以为他为了一个女人劳师动众,也让蔡姬承受了过重的历史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