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叫《五十度灰》,知道的人看到这里该笑了。火不是因为它好,而是因为它太烂。相信抛开男女演员的颜值身材和题材尺度不说,很多中国女性读者至少在“玛丽苏文审美”在这一点上会找回很多自信:在我们已经普遍对这种文风嗤之以鼻的时候,没想到西方女性们还会为这样一部作品疯狂。

虽然有人从女性心理等各个方面为这样一部电影的风靡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但难免还是让人有种深深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等同于兴致勃勃地去到电影院却看到聆郎满目的“爸爸去哪儿”、“跑男”式电影。

真的不敢相信它们有勇气自称电影。

这样一想,《五十度灰》也没那么糟糕了。

终于不得不承认,电影和葡萄酒一样,也是讲年份的。

1993,有霸王别姬和辛德勒的名单;

1995,有情书,七宗罪,和月光宝盒;

1997,有美丽人生和泰坦尼克号;

1998,有海上钢琴师和楚门的世界;

… …

1994年最了得,有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杀手不太冷,阿甘正传,低俗小说… …

“我要走了,想跟你道别。”

“才刚认识,就要道别?”

《罗马假日》演绎了一场没有誓言的爱恋。

奥黛丽赫本中年时期(小时代就是颗蒜)(1)

奥黛丽赫本中年时期(小时代就是颗蒜)(2)

“生于藩篱之中,繁文缛节也锁不住一颗天真纯洁向往自由的心。”赫本的美成就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让人记住了名为赫本的公主。这部电影的剧情若是用直白文字记述,其实没有亮点,就像《傲慢与偏见》也是不能从别人口中的概括体会的。

《罗马假日》契合了许多人关于浪漫的幻想,却并非无节制满足人心欲望的玛丽苏剧情。细节处能见灵动丰满的人物性格,也在结尾留下回归现实的残缺美感。“伟大的爱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

罗马假日短暂,但余味悠长。如果看不够赫本的样子,可以接着看看《蒂凡尼的早餐》。

奥黛丽赫本中年时期(小时代就是颗蒜)(3)

赫本坐在窗台弹唱Moon River的那一段真是美得出尘,从此再听月亮河的其它版本都觉得不够好。当保罗的目光顺着歌声穿越栏杆,落在她的身上,情愫像月光一样清明透亮。

最后,如果不知道配什么酒,干脆就选赫本在《罗马假日》里喝过的这瓶甜白起泡。

奥黛丽赫本中年时期(小时代就是颗蒜)(4)

这支酒酒精度数比较低,轻快柔顺,甜而不腻,有浓郁的新鲜水果及淡淡的麝香味,入口能够感受到蜂蜜、果树花的香气。在这部电影之后,酒庄出品的酒就更改为罗马假日品牌。顺带一提,它的价格也完全值回一部烂片的票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