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的孩子今年刚上幼儿园,老师给邻居的反馈是:你家孩子别的都不错,就是有点不合群。邻居开始思考,孩子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像是一个小霸王,对爷爷奶奶都吆五喝六的。并且,在和楼下的小伙伴玩耍的时候,也总是喜欢欺负他们。邻居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越想越觉得就是因为太溺爱,而让孩子变成了这样,所以,他才向我们“吐槽”,不知道该怎么样教育孩子,问我们还有没有补救的措施。

其实,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身上的许多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孩子不合群,相信是很多上幼儿园宝宝家长共同担心的一个问题。其实,导致孩子不合群的因素有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孩子不合群的背后的原因吧!

1、过多溺爱孩子

就像开头邻居的故事中,邻居一家人都围着孩子转,孩子在家也总对长辈吆五喝六的。这样溺爱孩子的家庭应该不止他们一家。

过分的溺爱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因为全家人都围着孩子,孩子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但是,到了幼儿园中,其他小朋友和孩子之间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这就让被过分溺爱的孩子很不适应,所以他们也总是显得不是那么合群。

孩子和同学们不合群(在家吆五喝六在园却不合群)(1)

2、分离焦虑

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独立到一个新的环境中,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所以很多孩子都会在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哭天喊地。其实这是正常的现象。心理学家管这种现象叫做分离焦虑。

有分离焦虑的孩子会非常抵制接触新的人,因为这对他们来说不安全,因此他们会与新的环境格格不入。不过家长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随着孩子的长大,分离焦虑不会持续很久。爸爸妈妈们只需要多关心一下孩子就可以了。

3、孩子总是宅在家里

自从有了电脑和手机,孩子也总是喜欢沉迷于网络,很少出家门。因为孩子经常宅在家,只见自己的亲人,很少接触其他同龄伙伴,这导致孩子的社交能力有了一些缺陷。未来,孩子到了幼儿园中,缺乏必要的社交能力,孩子不知道怎么和他人相处,自然也就不是很合群了。

孩子不合群,爸爸妈妈总是会把责任推卸给孩子,认为是孩子内向惹的祸。殊不知,自己的教养方式才是重要的原因。那么,爸爸妈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引导孩子变得合群起来呢?接下来,就给给为爸爸妈妈介绍几种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孩子和同学们不合群(在家吆五喝六在园却不合群)(2)

1、多让孩子接触同龄的小伙伴

孩子的社交能力当然是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来培养的,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到了幼儿园中肯定不会是个格格不入的人。所以,爸爸妈妈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多让孩子接触同龄的小伙伴。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经常邀请小区的小朋友们来自己的家里玩,拉近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如果爸爸妈妈们觉得这样很麻烦,那让孩子到楼下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去玩也是可以的。

2、和孩子沟通,找到问题的所在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变得很不合群了,那最首要的就应该坐下来,和孩子沟通,找到问题的症结。有的孩子是因为性格内向,不敢和别的小朋友交流;有的孩子则是没有自信,因为个子不高,长相不好等等。

总之,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虽然都是表现为不合群,但是却各有各的原因。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猜想其实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的出入的,可能我们也会经常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以,经常和孩子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和同学们不合群(在家吆五喝六在园却不合群)(3)

3、拒绝溺爱,让孩子学会独立

孩子总是要离开父母的,总是要学会独立。许多孩子因为不合群,是因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父母由于溺爱,包办了孩子的一切,比如:担心孩子的朋友不喜欢孩子,当孩子和小伙伴闹矛盾了总是出面为自己的孩子据理力争等等。

这种父母的过度溺爱让孩子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缺乏独立的思考和行动。长此以往,孩子失去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变得越来越抵触周围环境,因为他们早就熟悉了父母为他们营造的温室。所以,拒绝溺爱,尤其是长辈的溺爱,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可以很有效的避免孩子成为不合群的人。

4、父母要以身作则

班杜拉说:孩子的行为大多是模仿父母而习得的。确实如此,就像是古话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行不止”。所以,如果我们的爸爸妈妈本身就不合群,孩子很可能未来也是不合群的。

所以,爸爸妈妈也要为孩子营造出一种和自己朋友兄弟友好相处的氛围,这种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孩子未来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不合群,需要爸爸妈妈们对症下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那么,对于如何让孩子在幼儿园中更加合群,大家还有什么观点和看法呢?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