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抗疫先锋(记呼和浩特基层抗疫小团队的一天)(1)

图为乔巧玲为居民做核酸。 王晓飞 摄

(抗击新冠肺炎)平凡中坚守 记呼和浩特基层抗疫小团队的一天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10日电 题:平凡中坚守 记呼和浩特基层抗疫小团队的一天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呼和浩特市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与医护人员一样选择“逆行”的,还有很多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们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呼和浩特市抗疫先锋(记呼和浩特基层抗疫小团队的一天)(2)

图为张梦竹(右)和网格员准备当日使用的物品。 王晓飞 摄

在呼和浩特市万达华府小区C区,由社区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医生、志愿者组成的9人团队,共同守护着1847位居民的安全。

时间:4:30 地点:呼和浩特市某酒店

呼和浩特十月的清晨,已是寒意十足。

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中心卫生院异地支援的医生乔巧玲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起床洗漱,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在酒店门前等车赶往支援点开展核酸检测。

这是乔巧玲跟随医疗队支援的第10个清晨,这几天,她和百余名战友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物钟。

呼和浩特市抗疫先锋(记呼和浩特基层抗疫小团队的一天)(3)

图为王晓飞在采集信息。 罗东霞 摄

时间:5:00 地点:临时帐篷

分装核酸试剂采样管、分装采样棉签、贴码、准备防护物品、做好场地消杀......点位长张梦竹和3名网格员已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忙碌起来。

“请各位居民带好手机或身份证,6点进行核酸采样,请大家自觉排队,保持一米以上间隔距离。今天天气冷,大家注意保暖,重点区域同步进行上门核酸采样,大家务必做好准备。”张梦竹一遍遍地在居民群里通知。

呼和浩特市抗疫先锋(记呼和浩特基层抗疫小团队的一天)(4)

图为李飞和惠昱为居民送生活物资。 王晓飞 摄

30岁出头的张梦竹看上去有些憔悴,眼里充满了血丝。她需要安排医护人员、信息采集员,对接核酸试剂取样人员,联系给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和收取垃圾的人,预定工作人员午餐,同时实时统计核酸采样数量。

一上午,在一个几十米长的场地,张梦竹的微信步数显示已走了近20000步。

时间:9:00 地点:核酸检测点

“辛苦啦!今天冷,我把暖宝宝给你放在这,你暖一暖,我再给网格员送一个过去。”小区一位大姐对正在信息采集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公安局辅警王晓飞说道。

小区面积虽然不大,但高楼环绕下四个方向都有门洞,冷风嗖嗖。王晓飞已经来了3个小时,采集了300多条信息,由于不停地点手机扫信息,他手指有点发麻。

风很大,但队伍排得很长,王晓飞仔细核对每一位居民的信息,而大家也不停地回馈他。“谢谢”“信息对的”“辛苦了”“我们一起加油”......这让王晓飞觉得很温暖。

时间:12:00 地点:小区南门

“飞哥,送完这一趟,上午的就送完了,下午你提醒我给李奶奶送药。”李飞和惠昱顶着风,一趟又一趟地给重点单元的居民们送生活物资。

李飞和惠昱是小区业主,这几年,他们一直都是抗疫志愿者。本轮疫情开始后,从小区被封控起,他们就化身成快递员、跑腿员、搬运工……

李飞是“80后”,惠昱是“00后”,20岁的年龄差似乎没有拉远他们的距离,然而让他们成了抗疫的“黄金搭档”。

时间:14:00 地点:小区某单元

你知道,穿着“大白”一天上下32层楼2次是一种什么体验吗?连日来,乔巧玲和王晓飞完成上午的工作后,下午入户进行核酸采样。

呼和浩特市抗疫先锋(记呼和浩特基层抗疫小团队的一天)(5)

图为王晓飞和乔巧玲准备入户为居民做核酸。 罗东霞 摄

乔巧玲说电梯等的太慢,影响进度,于是两人选择逐层走步梯采样。“每到一户,消毒、信息录入、核酸采样、再消毒,我们重复着这一套熟悉的动作。”王晓飞说,邻居们都很配合,有的早早就等在了家门口。

时间:18:00 地点:临时休息室

即将结束一天的工作,脱下防护服,每个人的脸上都留下了很深的勒痕,汗水浸透的衣服似乎冒着热气。

团队成员坐在一起,总结了一天的工作情况,分配着第二天的工作任务。“明天还会有2名志愿者加入我们的队伍中。”张梦竹带来了好消息。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人是局外人。寒冬终将过去,希望就在眼前,我相信,众志成城一定能战胜疫情 。”王晓飞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