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内心的微小说(走心微小说)(1)

听到巷头几个闲人说孩子的培养要放养,章桂华眼前一亮,决定也让自家的孩子常常去外面晃荡。

隔壁李婶对她讲,自己有个亲戚养了两个儿子智商低学习差,全家都管不住,后来干脆不再管,哪怕跟着社会上的小混混骗吃骗喝,都认为那也是一种本事,只要能骗饱肚子就是有出息。长大后全村确实只有那两个孩子最能干,一个当上了外企总裁,一个成为全乡首富。

章桂华也是两个儿子,情况正好一模一样,好动,调皮,烦得让人天天抓狂。于是,便对几个闲人和邻居大婶的话深信不疑,如获至宝,大受启发,准备鼓励孩子多向那些不听话的“二杆子”学习。

但是,老公觉得,人虽然是环境的产物,但时代在进步,以前是人治社会,现在是法制社会,仅靠老一套的胆大就可发家致富的方法已经落后了,那些人心中的坏孩子靠耍奸滑手段变得“有出息”,是已被淘汰的旧时代产物,如果再这样盲目地效仿,绝对会把孩子引上歧路,甚至会犯罪。

小时候不烦长大没求干,章桂华记得娘家奶奶也这么说过,劝老公不要管,一根草自有一滴露水养,说家里之所以发不了大财,就是因为老公太较真,做啥都小心翼翼讲规矩,结果是前怕狼后怕虎,啥都没捞到手。

想想走过的路,是有点不舒服。上学时别人家的孩子抽烟喝酒还偷鸡摸狗图享受,自己规规矩矩好好学习天天看书,累到头来还是没混出头。出身社会后别人抓拿骗吃游手好闲过得有滋有味,自己老老实实埋头苦干年年都没挣到多少钱,还被人瞧不起。行,听人劝得一半,不能再让后人胆小如鼠没出息。

章桂华的老公大夸老婆有眼光,决定听老婆的话,撸起袖子加油干,跟着好好地来场大改变。

说干就干,夫唱妇随,连夜罗列出一大本请客名单,准备为母亲办场体面的寿宴。

这一招就是打亲情牌友情牌,利用家庭成员,让人人“变废为宝”,从消费型变成盈利型,搜刮亲朋好友,即,利用亲情友情来发财都不会介意和防备的情况,收笔最容易拿到手的份子钱。

其母才五十八岁,距六十大寿还要两年,听儿子说要提前为自己办寿,虽不知道儿子的其他目的,但心里很高兴,嘴上又坚决反对,认为办寿宴大请客是在给亲友添麻烦,属耍心机,动机不纯。

母亲不同意,小两口儿又不敢说出是为了赚钱,只好改口道,不办六十大寿也可以,村里二蛋家年年办生日,我们也可以学他尽点孝,年年为家里每个人办生。

人人都有生日,人人都这么办,这不把风气兴坏了吗?不行,绝不能这么干。母亲坚决阻止着。

母亲不同意那就给爷爷奶奶和父亲办,还有自己、儿子和岳父岳母。小两口儿计划周密,相信每年总会从这些人身上赚点好处,哪怕收不到份子钱,也会收到人气和生日礼物。

嘿嘿,父亲比母亲大一岁,男办单女办双,五九岁办六十大寿顺理成章,符合大办的习俗。小两口儿犹如发现一座金山,忙去请示父亲。

算了吧,你们的爷爷奶奶都还没办过呢,不办!父亲也很高兴,但同样反对。

不到年龄不准办,到了年龄也不准办,他们真的是太老实了。小两口儿见在父母身上发不了财,把目标锁定在爷爷奶奶身上。

没办头,叨扰人家不好!爷爷奶奶心口一致,丟下一句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们天天就是过生日,天天高兴。

你们都八九十岁了,请大家来庆寿很正常啊,咋都不喜欢庆祝一下呢?小两口儿没达到目的,心有不甘。

没办头就是没办头,叨扰人家,人家一定不好意思空手来,这不是办不办的问题,而是给人家添麻烦的问题。爷爷奶奶给予了细致讲解。

哦货,煮熟的鸭子飞了。两个上小学的儿子见这两口子的谋划胎死腹中,打起了上快,嘲笑不已。

让这两个小兔崽子学学坏还继续实行不?章桂华阴着一张脸,怯怯地问老公。老公气得瞪鼻子上眼睛,实行个屁!烂人的思想有负面影响,千万别让孩子们跟着学他们的坏模样。老老实实教他们先做好人才是王道,其他都是浮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