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黄帝内经>》征文分享作者:小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黄帝内经的第二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黄帝内经的第二部(我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的第二部

《我与<黄帝内经>》征文分享。作者:小隐

2011年的夏天,我读大学的第一个暑假,也是一个彻底改变我人生的转折点。因为与其说“我”与《黄帝内经》,不如更确切的说“我家”与《黄帝内经》。

2008年冬,梁冬徐文兵对话《黄帝内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播。母亲无意的一次转台,只听了短短几分钟便彻底“沦陷”了。随之而来的是每晚雷打不动的准点守候以及挂号徐老师两年的漫长等候。2010年母亲先去龙头公寓就诊,其次便是父亲、哥哥和我,用徐老师的话“我在给她全家看病!”

母亲在听完广播后,潜移默化开始了从自己到全家人的改变。首先要从水果说起。原本到了吃桃子的季节,母亲都是几十斤几十斤的往家买,经常是上次买的刚刚打开口,菜市场新上的桃子就又到我家了……但是不用愁,过不了几天,这些吃的连桃核都不剩了!其次就是牛奶。记得有一年,母亲每晚都会在我和哥哥临睡前端上两杯热气腾腾的牛奶,监督着我俩喝完洗簌后才会离去。第二天的早餐,更是热牛奶里面煮鸡蛋!好在母亲听了梁冬徐文兵对话的《黄帝内经》,我们才结束了这些“陋习”。

2010年接到厚朴中医的就诊电话后,母亲先去了龙头公寓。经过徐老师治疗后的母亲,不仅人肉扛回来了一大袋中药,还买回了徐老师签名版的《饮食滋味》、《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四季养生》等著作。可以说是将前台书架上摆放的所有著作,全部收入囊中。回家后大家纷纷问母亲就诊感受,母亲说:“徐大夫的点穴真是厉害,扎针更别提。从龙头公寓出来坐车到火车站的途中,不停的打嗝、排气,感觉徐大夫把我的身体给疏通了一样,好像这一年没地方出的气都在迫不及待的往外散。心里也特别舒坦!”当时听完我还不信,也随手翻了翻母亲买回来的书。这一番不要紧,仿佛打开了人生的新大门——原来《黄帝内经》是这样的著作?和我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啊!好在母亲买的书多,我俩几乎是书不离手的在看。现如今,这几本书在包着书皮的情况下也已经快要“支离破碎”了。搬了几次家,无论人在哪住,床头柜上放着的肯定还是这几本书。

母亲复诊的时候就又给父亲、哥哥排上了号,而因为我远在海南不能及时就诊,直到一年以后的暑假才能见到徐老师。得知我可以就诊后立刻买了前往北京的火车票,当然了,无座。2011年的时候邯郸到北京还没有高铁,能买到的只有k字头的快车。拿着小马扎,一路上激动的不知所措,只想让火车快点再快点……

见到徐老师已经是下午了,徐老师看了一眼就知道我是谁,当时我就震惊了!就诊号脉徐老师说了句“手真凉!”,之后隔着牛仔裤又摸了一下膝盖,“这也凉啊!走吧。”啊?我当时就懵了,本以为这大夏天的手可是热乎乎的,谁知一碰徐老师的手就像暖宝宝般温暖,好想让他一直放在膝盖上面不要离开!来到就诊室刚平躺下,徐老师不禁感叹:“看看这肚子里的疙瘩!”之后便是“生不如死”般的点穴、扎针。尤其到中脘穴时,一针下去我的眼泪就像决堤的河流,哗啦啦的奔流不息……徐老师对学生说:“等会儿你再摸摸她肚子,看看还是不是这么冰冷。”从第一针下去到中间醒针再到最后起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连呼吸都是疼的!蹒跚着抓完药与徐老师告别时,徐老师学生摸了摸肚子说,“真的,这会儿真的好温暖啊!”是的,我也感受到了,但以中脘穴为中心的周围都是巨痛无比,连话都不能说……一路乘火车到家,全程笔直的坐着,因为肚子的肌肉稍微用力就又无法呼吸……最痛苦的是从厚朴出来就开始不停的排气打嗝,虽然很尴尬,但发自内心的那叫一个舒服~~~

学了《黄帝内经》去了厚朴就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转眼距第一次找徐老师看病已八年,我的人生从那刻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影响至今,此刻的我只想说:谢谢《黄帝内经》,谢谢厚朴中医,谢谢徐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