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冯恩上书弹劾汪鋐等人,被嘉靖帝下旨捕入诏狱,反被汪鋐审理。朝审时,御史冯恩不跪汪鋐,并大骂汪鋐奸臣,有如此铁胆和铁骨,人称“四铁御史”。其实这桩案件是嘉靖帝亲手制造的糊涂案,最终也是稀里糊涂结案。奇怪的是冯恩免死,遣戍雷州,两月后汪鋐被罢。冯恩六年后获赦,回家打拼成巨富。嘉靖帝躲后宫三十年不上朝,待穆宗即位,70余岁的冯恩拜大理寺丞。这桩糊涂案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上的白铁是谁(四铁御史冯恩怎么回事)(1)

一、背景。嘉靖帝三十年不上朝,是从嘉靖十五年(1536年)也就是30岁才开始的。30岁之前还是正常临朝议事的,按时上下班,工作认真负责。1532年(嘉靖十一年)冬,天空突然出现了彗星,这是什么兆头!26岁的嘉靖帝认为是不吉之兆,于是下诏,发动群臣讲真话说实话,以便群策群力、化解此兆。

二、案件主角:(1)、冯恩(约1496—1576),字子仁,号南江,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1526年(嘉靖五年)登进土,授为“行人”,后擢南京御史,且与夏言肝胆相照。案发时任御史。

(2)、汪鋐(1466-1536),字宣之,号诚斋,徽州婺源人。36岁登康海榜进士,历经四朝,纵横官场三十余年,历任17职,官至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等。案发时任右都御史。

历史上的白铁是谁(四铁御史冯恩怎么回事)(2)

三、案情:(1)、因彗星之故,御史冯恩按高标准要求对各部尚书、侍郎以及大学士等进行评议,终对张孚敬、方献夫和汪鋐三人作出:张是国家大业的彗星;方是朝廷中的彗星;汪是钻在皇帝心腹中的彗星。认为此“三星”不除,官员不洽,民政难理,要想免除灾祸,是不可能的。

(2)、嘉靖帝阅冯恩上疏后,大怒,认为此议非专对三臣,而是仇君,下旨逮冯恩入诏狱,追究主使,拷挞几死,终判恩死刑。嘉靖帝对冯恩有“仇君”的想法,起源于冯恩曾上书谏阻分建“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及皇后“蚕”(皇后亲自养蚕的典礼)北郊之事。冯恩在上书中“斥异议者为邪徒”,坚决反对建设。这种极不应景之举,为嘉靖帝留下了深刻印象,嘉靖帝当时虽然心里十分愤怒,但是他忍了。此时罚处冯恩有新账旧账一起算的感觉。

历史上的白铁是谁(四铁御史冯恩怎么回事)(3)

(3)、“被告”审“原告”。朝审时,“鋐主审,面东而坐,恩面宫门而跪,鋐命隶卒强恩面西跪,恩立而不屈,以大义叱责鋐。押出长安门时,观者如堵”。民间说法是御史冯恩:坚决不跪汪鋐,人称铁膝;大骂汪鋐,人称铁口;如此坚强不屈,人称自有一副铁胆和铁骨。故冯恩获“四铁御史”之美称。

(4)、家人上访。冯恩儿子冯行可,年仅13岁,赴宫门泣诉;母吴氏,击登闻鼓鸣冤,都不受理。1533年,冯行可上书代父求死,不准;又用刀刺臂,以血书流,自缚于宫门前。

(5)、案结:翌年春,冯恩由诏狱移入刑部狱。嘉靖帝“欲坐以上言大臣德政律,致之死”。后在大臣王时中、夏言等大臣进言,及冯恩家人上访,终改判冯恩免死,遣戍雷州。

历史上的白铁是谁(四铁御史冯恩怎么回事)(4)

四、后记:(1)冯恩案审理过程中,汪鋐中途得到了升迁,离开右都御史岗位,任吏部尚书。待冯恩被判遣戍雷州两月过去后,汪鋐遭罢免,但未见与本案有关记录,且回家不久便去世了。

(2)冯恩戍雷州六年后获赦,回家自主创业成巨富,据记载154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冯恩过着一种奢侈的生活。1567年(隆庆元年),穆宗即位,受恩为大理寺丞,此时冯恩70余岁。终不见“平反”二字。

历史上的白铁是谁(四铁御史冯恩怎么回事)(5)

“四铁御史”冯恩案,从头至尾都有点无厘头的感觉。起因是彗星不吉之兆,嘉靖帝让群臣直​言。冯恩的直言也直得有点离谱,朝中“三颗彗星”根据不足。愤怒中的嘉靖帝认定冯恩是“仇君”,子虚乌有。审理中“被告”审“原告”,不合常理。大明出奇事,一切都在稀里糊涂中结束。嘉靖皇帝,冯恩,汪鋐,是是非非,非非是是,终是灰飞烟灭,都不如“四铁御史”,这个名头响亮。(文/蔡驷 ) (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