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首《敕勒歌》,在草原上传唱千年,唱出了蒙古族人豁达的心胸,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草原的美景。如果你有一天来到现在的蒙古草原,那一个个蒙古包一定是你最先欣赏到的异族风景。多少年来,蒙古包随着牧人们的草场的枯荣而迁徙,早已经成为了草原文化的一部分,见证了千年以来的历史变迁。
说起来,蒙古包的起源至少是2000多年前,它原本并不叫蒙古包,甚至历史上没有留下它最初的叫法。它曾经是东胡人重要的生活资料。东胡人逐水草而居,无法采用固定的住所建筑,只能用这种能快速收纳运输的帐篷来解决问题。这种居住方式,见证了东胡人曾经的辉煌,见证了其草原霸主的荣耀。但是历史的演变从来都是出人意料,一个叫冒顿的匈奴单于成功的让东胡人放松了警惕。随着几十万匈奴铁骑的突袭,蒙古高原再也不是东胡人的家园,他们只能被迫东迁,在东北生活,并逐渐分裂为乌桓和鲜卑两个大的族群。
然而天道轮回,随着汉朝持续不断的进攻,匈奴逐渐失去对草原的控制。而鲜卑人,作为汉朝的“雇佣兵”,则重返故地,并得以在更广阔的地域上繁衍。东汉末年,鲜卑人的大小部落所控制的地盘加起来甚至超过了东汉的总面积。一时间,草原上穹庐相望,白云蓝天之下,牛羊成群,烈马纵横,一派生机盎然!
然而,社会的发展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注定是向前的。随着魏晋之际中原王朝的衰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在黄河以北纵横驰骋,前后共有16个政权逐鹿天下。之后随着北魏拓跋氏的崛起,北方被统一。而鲜卑人,也从曾经游牧的草原迁入中土,并与汉族融合,并最终在文明太后和孝文帝的领导下彻底汉化。草原上的穹庐,已经不再有鲜卑的印记。
之后的草原,逐渐被新的游牧霸主契丹所控制。916年,胸怀大志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发动了两次西征,打通了蒙古高原到河西走廊的通路。之后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借助五代乱世,与后晋石敬瑭合作,控制了原本属于中原王朝的燕云十六州,大大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于是开始了与西方的商旅沟通。之后的一百多年,这条商路上往来人员往来如织,草原文明的又一个新高度在此时形成。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044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意外的被西夏的李元昊击败,从此渐渐失去了对草原的控制力。之后到了公元1125年,金灭辽,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轰然倒地。但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由于基础人数太少、而且是出身于渔猎民族,所以并没有继承辽对草原的控制能力。1162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出生,并在其后几十年的攻战中统一了蒙古高原,蒙古族开始崛起,并开始了对天下的征服。也正在此时,这种矗立在蓝天白云间的大帐篷正式有了“蒙古包”这个名字。而作为天之骄子的蒙古人民,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最终灭掉了金朝和南宋,建立了地跨欧亚的巨大帝国——元朝。
然而,蒙古人不同于契丹和女真,他们对于汉化总有一定的抵触,以至于蒙汉关系一直是干扰元朝统治的重要矛盾之一。虽然身居开封、大都等都市,但是对草原上那种自由的向往一直是蒙古人心中的天堂。终于经过了近百年的纠结,蒙古人最终退回了草原,继续住进蒙古包,在广大的天地间自由的生活。而蒙古包,也随着蒙古人的生存和繁衍延续至今。
一个蒙古包,承载的不单单是草原人的生活,更承载着整个灿烂的草原文化!苍天之下,随遇而安,自由自在,正是他们生活的神髓所在。虽然现在的生活日新月异,但是骑上马背的那一刻,草原人仍然是当年的草原人!如今我们的生活,正日渐被钢筋水泥所围绕,而蓝天之下的蒙古包,已经成为自由的象征,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向往自由的乐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