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简称“冀”,与河南省相对应,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河北地处中原地区,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下辖11个地级市。其中,就卢龙县来说,人口超40万,隶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明长城脚下。卢龙县殷商时期为孤竹国都,历史典故“夷齐让位”、“不食周粟”都发生在这里,2009年获“中国孤竹文化之乡”的称号。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设卢龙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河北省人口第一大县(河北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1)

首先,卢龙县隶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在地理位置上,卢龙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明长城脚下,区位在北纬39º43′00″至40º08′42″,东经118º45′54″至119º08′06″之间。东西横距28公里,南北纵距47公里。面积961平方公里。卢龙县东连抚宁区,南接昌黎县,西南隔滦河与滦州市相望,西濒青龙河与迁安市为邻,北与青龙满族自治县以长城为界。东距秦皇岛市区82公里,西南距石家庄432公里。卢龙县属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呈梯状西北东南向倾斜,海拔22.7-627米,绝对高差599.3米,最高点在刘家营乡北尖山槐,最低点在蛤泊乡闫深港村北深水港。

河北省人口第一大县(河北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2)

卢龙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殷商时期为孤竹国都,距今已有3600多年历史,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称卢龙县。卢龙自北魏以来,素为郡、州、路、府、县治所,明清时期为永平府治,最为鼎盛。”。“老马识途”、“金石为开”等成语的历史典故就出自卢龙。县内有著名的文物古迹20余处,已被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千年古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中华诗词之乡”。具体来说,卢龙县殷商时期为孤竹国都,历史典故“夷齐让位”、“不食周粟”都发生在这里,2009年获“中国孤竹文化之乡”的称号。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燕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河北省卢龙县一带属辽西郡这一建制。

河北省人口第一大县(河北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3)

秦汉时期,辽西郡治所在阳乐(今辽宁义县西)。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乐亭以东、长城以南,辽宁松岭山以东、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属幽州。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秦皇岛市卢龙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在魏晋时期,该地区仍属幽州辽西郡。南北朝时期,今卢龙县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始设卢龙县,属北平郡。由此,就卢龙县这一建制,始于隋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唐朝建立之初,该地区属北平郡,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为平州,治所设在今卢龙城,领肥如县(治所在卢龙城)、临榆县(治所在抚宁榆关)。是年,肥如县改名卢龙县。

河北省人口第一大县(河北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4)

最后,五代十国时期,卢龙县属平州。金国时期,卢龙县属中都路平州。元朝这一历史阶段,推行行省制,卢龙县属中书省永平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卢龙县属永平府。清朝取代明朝后,该地区属直隶省永平府。到了1913年,在该地区设立永平县。1914年,再次设立卢龙县,属津海道。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卢龙县直属于河北省。1958年11月,析卢龙县并入昌黎县、迁安县。1961年6月,再次设立卢龙县。1983年5月,卢龙县属秦皇岛市。如今,卢龙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截至2018年底,卢龙县总面积达96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41万人。对于卢龙县,你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