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作的魅力在于总有一个“机关”久久停驻在你的脑海深处,不因时光流逝而黯淡失效。就好比儿时父亲第一次惩罚的组合拳,打在你弱小的身体,却恒久的镌刻在心里,不是怨恨,而且珍贵的回忆。

韩寒个人人生经历(30岁重读韩寒三重门)(1)

谈谈共鸣

共鸣这个词简直是一个“巧夺天工”,能够表达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深刻内涵,每每阅读文学作品,在我看来好的作品,必须要与我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否则好字前面要加上否定词才行。

诚如钱钟书《围城》,在我初中年级读来,不过如此,奈何是自己年纪尚小,不谙世事,体会不到“婚姻像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的真谛。但同样的高中生韩寒却能从中汲取灵感,打开了他的创作大门,我敬佩韩寒的地方在在于他的少年老成的犀利与幽默,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再读《围城》给了我对于交友规则的共鸣,初读《三重门》就给了我“付出的痛心”共鸣,如今再读《三重门》反而更深深地触动了我过往的记忆,深层的脑海中涌现出波澜,意犹未尽的再现当初的“爱恨情仇”。

韩寒个人人生经历(30岁重读韩寒三重门)(2)

光阴流逝如流水

故事源于哪里,可以用王菲的“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歌词概括极为贴切。在年级排名靠前,却只得到一个体育委员的职位,十分难过。想想那个时候就有功利的念头了,但还是很出名,出名不是源于本人,而是自己的哥哥姐姐已经给我趟出一条光明之路了,老师们都认得我,个人一时风光了得。

记得那是在食堂大锅饭的时候,因为瞥见了正在值日的她而产生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也许就是那一眼吧,情感的涌现,怎么也挡不住了。单纯的懵懂的才最可怕,做的事儿都是自我感动,或者说是一厢情愿。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学习优异,胆小的都不敢目光直视,偷偷的托人传递。

最为大胆的莫过于在中考前夕,主动约她提前到学校见面,送给她一个礼物,没想到那次极为愉快,但基本什么话都没说。但于我而言确实莫大的激励,我得到校长在全校面前的夸奖。

但是从那以后她就对我不理不睬了,后来我才知道是老师们以怕“耽误”我学习为由,找了她谈话,而事实她没有考好,复读了,这多多少少类似《三重门》结局,男方都不知道她付出了什么。这个误会延续到高中,知道彻底分开才知道。

韩寒个人人生经历(30岁重读韩寒三重门)(3)

大学里的爱情故事更加直接了,但我依然还是腼腆不敢面对,那时候因为篮球结识了一个姑娘,一打就是四年,可这些都不是铺垫而产生递进的效果,依然没有表达自己的感情,每天通过人人网来揣摩她的心思,而在安徽实习的过程中即将有所突破的时候,实习戛然而止。

回来已是毕业季,考研迫在眉睫,情不所起,一往而深,可她终究不是“susan”,剧情又出奇的相似,我考上了研究生,而她第二年才来的北京。

研究生本是要开启一段科研之路的,奈何琐事太多,担了班长的活,又抓住了新疆驻外的党支部书记。

这个时候结识了现在的她,从2013年,如今七年过去了,经历了分分合合,终于开始想婚姻进发。

如果有人说“婚姻是围城”,我表示不赞同,一个人是孤城,一人为伴,何来围城。归宿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实现了何来围城,如果说失去了自由,那可以这么说。但自由是不同含义,两个人在一起不是自由的相交减,而是自由的加成!

再诉衷肠惜少年

认识一个人,交一个朋友,爱上一个人,只有发生了故事才能铭记,只有经历岁月依然历历在目。这样才是我们生活的真谛,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是我们的全部,那是琐碎的生活,成长中的理解与众不同,少年无忧无虑,三十而立互诉衷肠难解心中之殇。

不是后悔,是人生的记忆,记忆想让故事完美而没有达到,可幸运的是我们还有的回忆。小说里的情节或多或少的会与我们有过共鸣,共鸣的青春都迷茫,韩寒给了我灵感。

韩寒个人人生经历(30岁重读韩寒三重门)(4)

我记得在文学史上一部著作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比如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点燃了美国南北解放黑奴的燎原之火。但是我觉得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不是说作者的功底不行,亦或是著作不深刻。而是理性的读者如何领会,众口铄金的历史故事多不胜举,三人成虎的情节也时有发生。林林总总,成长了很多的人总会成熟起来,哪怕是有再多的灰色或者黑色,都不足以彻底侵蚀你的世界。

随着年轮的增长,人们都感慨万千,你年少轻狂的底气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了那个最讨厌的自己。

韩寒个人人生经历(30岁重读韩寒三重门)(5)

生活仍在继续,时光不断流逝,煮酒一杯,与身边人互诉衷肠,一醉方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