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乡村振兴分析(浙报刊文看岱山海岛特色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1)

三礁爱琴海海景房

岱山县,位于舟山群岛中部,由东海之中的379个岛屿组成,素有“蓬莱仙岛”“海上千岛湖”之美誉。近年来,随着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宁波舟山港主通道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的推进,岱山已经成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主战场。

岱山牢牢把握新区发展的机遇期,抢抓大桥时代来临前的空窗期,生动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湾区明珠 自贸港城”和“四个岱山”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五美”建设目标,坚持高标站位、全域推进,坚持国际化视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海岛美丽生态、旅游资源、乡土文化等特有优势,倾力打造美丽乡村,取得了“美丽”成绩单。

2018年,岱山县被评为乡村振兴考核优秀县。2018年,岱山县第三次获得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大禹鼎”。2018年,岱山县荣获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浙江省渔农村垃圾分类优胜县等荣誉。岱山实践了具有海岛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道路,实现了乡村美丽度、农民幸福感的双提升。

坚持规划引领 高规格搭建乡村振兴大框架

岱山坚持把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龙头,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坚持规划先行,强化要素保障,形成党政统筹、齐抓共管、全局联动的良好格局。

坚持规划引领,注重因地制宜。岱山坚持长中短结合、多规衔接、“多规合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要素投入一盘子,锚定目标久久为功,完成了《岱山县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岱山县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2017-2021)》、《岱山县滨海风情示范线建设规划》等多项规划,确保了乡村振兴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三充分、三不”,即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充分体现文化传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千篇一律、不搞不顾条件的大拆大建、不破坏自然生态,避免“千村一面”、实现“各美其美”。

海边乡村振兴分析(浙报刊文看岱山海岛特色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2)

丰收的喜悦 何仁岳 摄

坚持全局联动,加强组织引领。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加强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每年研究制订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清单,整合梳理了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壮大渔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深化渔农村改革、改善渔农村人居环境等年度目标任务,并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按照“计划对接、规划衔接、项目配套”的要求,强调全局联动,做到部门形成合力,资金、人力等各项资源向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倾斜。

坚持考评激励,强化责任落实。把乡村振兴综合考核纳入了对县属部门和各乡镇的绩效考核,精准制定行动计划、督查方案和考核细则,整合管理资源,建立联动机制,部署落实了有关单位和乡镇各自的任务与职责,明确主要领导人为第一责任人,实行责任倒逼,努力营造镇镇比、村村比的良好氛围。定期召开了乡村振兴任务清单督查会、消除经济薄弱村研讨会、美丽乡村建设流动现场会等。针对项目建设,每月采取暗查、跟踪督查、抽查等多种方式下村实地督查,对整洁村庄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整治不到位的区域拍照存档,针对每次督查出来的问题,建立红黑榜,通知有关乡镇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曝光。

推进渔农村垃圾分类 高标准绘就海岛新画卷

岱山县岛居东海,碧海蓝天,金滩奇礁,海天相映,全年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3%以上,山海自然之美为岱山美丽乡村建设添加了天然的生态元素。近年来,岱山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有了巨大改善:近三十年不见踪迹的海豚屡屡出现在岱山海域,每到春夏之际,一群群白鹭在湿地、在河道、在农田翩翩飞舞。岱山也先后获得了“浙江省生态示范县”“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等荣誉。

岱山统筹海岛“山、林、田、海、水、河、湿地”生态治理,实施全域景区化,打造海上花园城,着力做好了三大工程:

生态打造工程。全力推进“五水共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岱山科学制定“五水共治”实施方案和路线图,主攻清河净水,完成了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82个(包含独立经济合作社的小村),受益农户3.15万户,通过实施“河长制”、定期“回头看”等措施,初步实现河净岸绿,清水迢迢。持续推进森林岱山建设,以主干道沿线、水系沿线、重要区域、景区周边为重点,着力建设一批集景观建设、林相改造、生态涵养于一体的彩色健康森林,着手开展秀山樱花公园等北纬30度系列主题公园建设,5年来累计完成绿化面积5.17万亩,成功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岱东龙头村等41个村被命名为市级以上“森林村庄”,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7.68%以上。推进湿地保护,秀山湿地公园、东沙湾湿地等湿地生态得到了保护与开发。

环境提升工程。全域开展整洁村庄专项行动。去年以来,岱山按照市统一部署,以“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清洁、确保乡容村貌整洁有序、确保公共设施完备、确保村庄绿化美化良好、确保长效管理机制健全”为目标,坚持“一处一处整治,一点一点攻破”的整治理念,74个村全域开展整洁村庄专项行动。通过随手拍、微信晒、红黑榜、督查组等多种形式促进干部群众的整治热情,全县村庄人居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明显改观,进一步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

海边乡村振兴分析(浙报刊文看岱山海岛特色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3)

高亭镇南浦聚丰园家庭农场

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2017年开始岱山县围绕治脏、治乱、治差三个重点领域,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补齐小城镇发展中的短板。全县实施6个乡镇共计整治项目129个,投资金额37000余万元。岱东镇、东沙镇、秀山乡等被评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治理样板乡镇。

重点推进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垃圾分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时尚。针对渔农村的垃圾分类,岱山县先后在岱西俞家村实施了三色管理法、在长涂镇港南村开展了网格督查制、在岱东镇龙头村实施了积分兑换法、在岱西镇双合村探索了智慧乡村垃圾分类等诸多的试点,建设了岱东镇龙头村等一批高标准示范村,完善落实环境保洁长效机制,全县建成机械化处理终端4座,太阳能处理终端3座,计划到2019年底,全面实现渔农村垃圾分类乡镇和建制村全覆盖。

精品示范工程。上船跳村是隶属于岱东镇涂口村的一个小自然村,全村共有户数117户317人,坐落在县城通往岱山著名景区“鹿栏晴沙”公园的路边,随着村边的盐田废转和村民搬入城区,上船跳日益空心化。2012年,岱东镇联手县农办开始在涂口村开展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在随后的几年,上船跳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杂草丛生的村庄渐渐蜕变成了美丽村庄,窑洞酒吧、不老泉、方言墙、红藻湿地园、百亩花海等一批网红打卡地受到了群众和游客的追捧,繁花里生态农业观光餐厅、胡同里民宿、海上花开民宿等一批产业得到了引进发展,涂口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搬出去的村民又回到了村里。

上船跳村的美丽蝶变是岱山县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几年来,岱山县开展美丽示范线、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村口、美丽庭院等“五美”特色创建。目前全县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3个,创建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0个。以洁美环境为基础,美丽田园为点缀,精致乡村为节点,绿化廊道为珠链的示范线打造,由点及面,串珠成链,变盆景为风景,相继实施了“滨海渔家风情带”“环北田园风光带”“兰秀文化风景带”等3条市级精品示范线打造,合计投入各级资金约8900万元。依托渔农村生态和自然资源,重点实施了“文化涂口”“石壁双合”“古镇东沙”“渔村龙头”“风情秀东”等12个自然生态好、村庄风貌佳、文化底蕴深、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潜力的村,通过加强环境提升、产业培育、文化挖掘,突出绿化彩化、干净整洁、立面改造、品质塑造等亮点,着力建设成为“日有风景、夜有风情、食有风味、品有风韵”的特色鲜明、个性十足的美丽海岛精品村。

坚持产业融合 高质量激发乡村新活力

岱山地处海岛,农业资源少、规模小,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激活乡村业态,依托海洋资源,聚焦品质,做精做细传统渔农业。

2019年,岱山以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为契机,推动农林产业升级,大力打造一批“放心菜园、生态茶园、精品果园”。完成主导产业强、生态环境美、业态丰富、功能多样、三产融合的岱东镇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5年来,岱山县新建和改造蔬菜基地1900亩,创建省级以上精品园区7个,培育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49只。岱西镇、秀山乡先后完成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新型渔农业经营主体初具规模,全县渔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02家,家庭农场81家,长涂镇东海湾等6个渔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大力发展美丽农业经济,启动景观农业示范点建设,打造秀山乡双凤田园画板、高亭镇大峧山百里花海、秀山乡彩色水稻等创意农业示范点。深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因地制宜推出林果蔬特色采摘游等服务项目,发展石马岙果蔬专业合作社、小傅家庭农场、素红家庭农场等农旅采摘基地3个。推动休闲渔业规范发展,全县共发展休闲渔船51艘,通过“半日渔夫”“渔家船宴”等活动,带动游客激增,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旅游业与渔业深度融合。

岱山还积极培育渔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区块,稳步实施《岱山县民宿产业发展规划》《岱山县渔农家乐民宿发展扶持办法》,制定了民宿村建设标准、评选办法和奖励办法,全县共建成民宿192家,建成省市级民宿特色村8个,推出2条民俗主题游精品线路,创建“民宿 休闲渔业”省级特色村2个,形成“一岛一韵、一村一品、连线成片”的发展格局。

此外,结合鱼鲞干货、鲜活梭子蟹、盐渍花生等特色渔农产品,积极引导发展渔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生产、服务、物流等其他三产,努力实现“渔农民在家创业也能致富”的新农村新型业态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57家,电商服务村2个,电商网点共计103家,覆盖67个行政村,成为渔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提升水体水质 高成效开展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

渔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和安居乐业,岱山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以水质达标、水量保障为出发点,全力推进渔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2019年农饮水项目已全面开工,截至7月底,完成年度投资70.2%,受益人口1.3万人。2020年项目提前开展报批及招投标准备工作。

打通水源命脉,强化水源保障。岱山县地处海岛,境内无天然水系,无过境客水,淡水资源贫乏,而充足的水源是渔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的基础。为强化水源保障,岱山县通过提水泵站的建设及原水管道的敷设,打通各水库及河道的水源命脉,将8座饮用水水库连接起来,形成库库联网供水体系,2018年库库联网工程提供的水源占总供水量的60%,其余为大陆引水及海水淡化。为进一步完善库库联网供水体系,岱山把库库联网工程纳入渔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计划到2020年底前,完成库库联网3处,提水泵站改造4处,努力打造以水库、山塘水为主,海水淡化水为辅,大陆引水为补充的多元供水格局。

强化源头治理,提升水体水质。在渔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期间完成6座饮用水水源地的综合整治及“一库一策”治理,目前已完成小高亭、枫树及塘岙水库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

践行先行先建,对接大陆引水。秀山岛大陆引水工程自去年开始实施,从舟山本岛引水至秀山岛,引水流量0.1立方米/秒,输水管道长4.75公里,以保障秀山岛水量供应。为确保工程通水的同时让渔农村居民喝上优质水,秀山乡借助全省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的契机,实施2019年管网改造工程,改造供水管网7.9公里,并提早谋划,先行先建,加快推进工程建设,严格把好“规划设计、资金投入、建设进度、水质检测”4个关键环节,工程于2018年底进场施工,2019年6月底完工通水,新增受益人口0.58万人,顺利与秀山岛大陆引水工程完成对接。

坚持文化为魂 高水平塑造乡村新风尚

岱山以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传统文化传承”“精神家园建设”“基层治理提升”三管齐下,着力构建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尚,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自主性,促使广大村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

注重文化习俗传承保护,“舟山渔民号子”“徐福东渡传说”等69项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把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和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实施了石马岙村、双合村、司基村3个省级历史文化一般村和东沙古镇、秀北村、倭井潭村3个重点村建设。完成了一批历史文化村落的“千村故事”编撰和“千村档案”整理。精心策划海洋文化节“谢洋大典”“海岛半程马拉松”“国际风筝节”和成为网红的东沙古镇弄堂节“千人宴”等节庆活动。

文化礼堂作为铭刻“乡愁”的文化地标,岱山一直在探索文化礼堂“建、管、用”新路径,全县共有41个社区村完成文化礼堂建设,开展“淳美海岛”文化礼堂星级评定工作,文化礼堂已经成为岱山乡风文明的一张名片,蓝色海洋民俗、红色革命军旅、绿色海岛农耕等礼堂文化品牌打响,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等活动,今年以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余场次;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最美渔嫂”等评选表彰活动,凝聚起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

推行以民主议事为载体的基层民主协商方式,推广小微权力清单、道德评议会、村民说事。积极推进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目前已成功创建4个省级善治示范村,成功创建11个市级三治融合示范社区村。以“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为主抓手、主载体,按照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实施“阵地亮牌”“支部亮绩”“党员亮相”“服务亮效”为主要内容的“红景凝心·先锋聚力”基层党建亮灯工程,整乡整县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瀛洲红帆”成为海上“枫桥经验”的典型。全县74个社区村中,63个建成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示范社区村,夯实了美丽乡村建设基层党建力量。

从山水美到村居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一幅集绿水青山生态美、乡愁记忆人文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产业兴旺经济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海上花园仙岛岱山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