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是好药。

它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被认为是禀天地清阳刚烈之气而生,药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可以用来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

不要轻易使用麻黄(麻黄要这样使用)(1)

【麻黄】

《伤寒杂病论》中有20余方用这个药,比如治疗风寒表实感冒的“麻黄汤”;治疗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的“小青龙汤”;治疗肺热壅盛、高热喘急的“麻杏石甘汤”;治疗风水浮肿的“越婢加术汤”。不胜枚举。

但,麻黄是一味峻药,若用之不当,容易发生危险。因为麻黄中含有多种生物碱,以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主,麻黄生物碱具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及强心、升高血压的作用,如果用量过大,可引起头痛、烦躁、失眠、心悸,大汗淋漓,体温及血压升高,甚至会出现昏迷,惊厥,呼吸与排尿困难,导致心室纤颤,诱发心肌梗死。

所以,要用好麻黄,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不要轻易使用麻黄(麻黄要这样使用)(2)

记牢用法和剂量

麻黄的安全剂量是10克以下,当然特殊情况下,可以稍稍向上浮动,后面会补充。

麻黄生用发汗力量强,蜜炙后可减弱发汗之力,并且有润肺之功,有意思的是,麻黄的根反而能止汗。

麻黄要先煎,此外小火煮熬麻黄时,会出现许多黄棕色的浮沫,得用勺子把浮沫舀掉。在写作《伤寒论》的时代,用的是鲜麻黄,所以浮沫很多,也容易被发现,现在用的是干麻黄,浮沫很少了,所以一定要细心寻找,很可能在水沸后才能找到。

辨清患者体质

实人,适用麻黄,虚人不适合。

什么是实人?

体格结实,肌肉发达或者肥胖,面色黄暗或面部浮肿,皮肤较粗糙,干燥,脉象有力,无汗或汗出不畅,这样的患者是适合用麻黄的。

不要轻易使用麻黄(麻黄要这样使用)(3)

体型偏瘦,肌肤白嫩,细腻,脉浮弱,或脉细弱,经常自汗,这类体质较虚的人并不适合用麻黄。

体型消瘦,面红耳赤,阴虚火旺,有高血压病史者,使用麻黄更要慎重!

区别北方人和南方人

张锡纯认为使用麻黄一定要区分北方人和南方人,南方人用麻黄,3克以下,就能发汗,北方人则可能要用到12克左右,才有效。因为南方气候温暖,南人肌肤薄弱,容易出汗,所以南方有麻黄不过钱的说法。古代北方地处塞外,天寒地冻,可是人又需要外出奔波觅食,皮厚肉实,甚至有用10多克才发汗的人。

不过,现在中国北方冬天已经统一供暖了,人们多在温暖的室内活动,肌肉也未必强健,用麻黄还是要从小剂量开始。

不要轻易使用麻黄(麻黄要这样使用)(4)

辨清证型

麻黄适用于伤寒表实证,即使用于水肿,也适用于兼有表证的风水相搏证,或由湿、热、毒诸邪导致水气潴留的“阳水”。对于脾阳、肾阳、或者水肿延久不退,夹杂瘀血的“阴水”效果是不好的。

所以最好把《伤寒杂病论》中描述“伤寒表实证”的这句话牢牢背下:

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更多中医经典,关注医师黄继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