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牌研究(失宠的月份牌)(1)

月 份 牌

在过去的乡村里,几乎家家的墙上都挂着日历牌,而老百姓又习惯于叫月份牌,这种流传下来的叫法一直延续至今。

记得那时家里的月份牌是一年一换,在墙上钉一个铁钉,上面挂有一个纸壳子做的牌架。从村里供销社买回来的月份牌背面有两个带尖的薄铁片,而牌架上有两个事先已经扎好的眼儿,往里一串,在牌架背后一别就可以固定在上面了,于是,普通的月份牌像个素面朝天的小“识字班”,登门入户,找显眼的墙壁一站,就是她们的位置了。

月份牌研究(失宠的月份牌)(2)

月份牌只有巴掌大小,纸质很薄,薄到能看到下一页的字,但三百多张薄薄的纸放在一起便显得很厚。封面上的画面不外乎福禄寿或者是胖娃娃骑着一条红鲤鱼的年画,其造型淳朴,色彩热烈,富有强烈的喜庆气氛。

新的月份牌泛着炫光,明亮的有些刺眼。它的印刷简单,上面印着阴历、阳历、星期、节气。赶上这天是节假日,也会注明,有的还在下面印上一些生活小常识、小窍门、谜语、典故、笑话、传统节日的来历等,极具实用价值,也通俗易懂,简直是一本小百科全书,每天翻一翻,很有意思,往往给人带来启发。上面字的颜色也不一样,周一到周五是黑字,周六就成蓝字了,周日则是红字,凑着家里有不识字的老人和孩子,看颜色就知道当天是不是周末了。

月份牌研究(失宠的月份牌)(3)

有的人家的月份牌是一天一撕,撕下的纸片都放进炕上的烟笸箩里,留着卷旱烟用;有的人家会把撕下的月份牌纸张装订在一起,留着给上学的孩子当演算本用,也是过日子的一种节俭方法。有时候大人来不及撕掉,孩子们就抢在前头,自己爬到椅子上踮着脚,迫不及待地把昨天的撕下来。

有的人家不是一天一撕,而是在月份牌上端挂一个铁夹子,过去一天就把这一页用铁夹子给夹上,万一想查找过去的月份牌上记载的节气表和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资料,一翻就能找到。

有时候忘记把过去一天的月份牌页面撕下来或者翻过去,甚至两三天也没关注月份牌,日子也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待三四页的月份牌一起撕下后,才隐隐约约地思忖,月份牌只不过是一个标记,而不是生活的实质。

为了不忘记一些重要的日子,大人们总把那张重要日期的月份牌折起来做记号,有时候也当成小小的记事本,大到粮食收入账目,小到油盐酱醋生活琐事,都用圆珠笔在月份牌的留白处一一记下,列得详详细细。

月份牌研究(失宠的月份牌)(4)

月份牌被一页页翻过,时间循着固定的轨迹一天一天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闲: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仿佛能听到日子哗啦啦的足音,那是春季花开时的心跳,是夏蝉鸣叫的生动,是金秋丰收的色彩,是粉妆玉砌的冬韵,是一切可感知的律动。

一页页月份牌轻轻翻过,一段段往事逆流成河,直到薄如蝉翼,再轻轻翻几下,三百六十五天就在生活中沉沉谢幕了。看着月份牌越撕越薄,孩子们很是兴奋:又要过年了,又可以穿新衣、放鞭炮、吃好饭了。不管舍得还是舍不得,岁月都这样日复一日,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中成长、成熟、慢慢老去。

月份牌研究(失宠的月份牌)(5)

小小的月份牌极其普通,却浓缩着生活的记忆,有温暖也有失落,不论生活怎样,月份牌都得一页页去翻转,一本本去更新。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台历、挂历的出现给年历注入“新鲜血液”,让月份牌有些失宠。一次在大集上,当它十分靓丽地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依旧禁不住怦然心动,似乎那个踮起脚尖撕月份牌的时光又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