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嵩山以“峻”闻名,一直被视为天地之中它是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俯瞰似乎是一片远山躺在地上,因此说“嵩山如卧”传说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在太室山生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国君启,因此称为“太室山”,“室”是妻子的意思,太室山一共有三十六座山峰;少室山在太室山的对面,传说大禹的第二位妻子,也就是涂山氏的妹妹生活在这里,因此这里就被称为“少室山”,非常巧合,少室山也有三十六座山峰,所以嵩山一共有七十二座山峰关于大禹的故事我们在以后的文章中还会详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登封嵩山 少林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登封嵩山 少林寺(嵩山少林寺)

登封嵩山 少林寺

中岳嵩山以“峻”闻名,一直被视为天地之中。它是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俯瞰似乎是一片远山躺在地上,因此说“嵩山如卧”。传说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在太室山生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国君启,因此称为“太室山”,“室”是妻子的意思,太室山一共有三十六座山峰;少室山在太室山的对面,传说大禹的第二位妻子,也就是涂山氏的妹妹生活在这里,因此这里就被称为“少室山”,非常巧合,少室山也有三十六座山峰,所以嵩山一共有七十二座山峰。关于大禹的故事我们在以后的文章中还会详述。

少室山上有一座千年古刹,提起它的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没错,这就是“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年间,因它坐落于少室山的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落成没多久,就迎来了一位高僧,这位高僧就是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生于南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在南方登岸。当时中国正是南北朝混战时期,南方正处于梁武帝的统治之下。梁武帝也是向佛之人,可是达摩祖师每与这位皇帝谈起佛法,总是话不投机。达摩祖师失望至极,遂不辞而别,直奔北方而去。俗话说:“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梁武帝听说达摩祖师弃南向北,马上派了大队人马追赶。达摩祖师本是个行脚的僧人,哪里跑得过快似闪电的骏马。他刚刚走到江边,就见远处两山之间尘土飞扬,“嗒嗒嗒”的马蹄声扑面而来。前有江水拦路,后有人马堵截,达摩祖师似已走投无路。可就在这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远处的两座山峰忽然移动起来,相互靠拢,紧紧地合在了一起,把那大队人马夹在了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成。达摩祖师看着两山之间惊恐的人们,微微一笑,伸出一只手,两指捏住一根芦苇,轻轻一折,投入江中。那芦苇似乎被施加了咒语,刚一碰到江水,就化作了一叶扁舟。达摩祖师跳上小船,船借着风势、水势,漂到了对岸,化险为夷。后人把达摩祖师这段神奇的经历称之为“一苇渡江”。达摩祖师到了北方之后,辗转来到少林寺。少林寺的清幽佛性留住了他的脚步,从此他在少林寺开始广传佛法。达摩祖师在南天竺修习禅宗,他带给中国的也是禅宗,因此达摩祖师是中国的“禅宗初祖”,少林寺也成了中国的“禅宗祖庭”。传说达摩祖师在少林寺的一个山洞中盘膝静坐、面壁九年参研佛法,以至于他对面的一块石头上都留下了他的影子。这个山洞就是“达摩面壁洞”,那块石头就是“达摩面壁影石”。达摩祖师面壁期间,追随他的信众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换了一批又一批人。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名叫神光的僧人却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达摩祖师,请求达摩祖师收他为徒。不知为什么,达摩祖师一直没有收下这个虔诚的僧人。这一天早上,达摩祖师醒来,推开房门。天空中飘着美丽的雪花,一夜的大雪早已把整个嵩山包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忽然,一阵惊诧的目光从达摩祖师的眼中射出,门前赫然站立一个人,全身披满了雪花,厚厚的积雪已经埋过了那人的膝盖。达摩祖师认识这个人,他就是神光。

事情是这样的: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企图问鼎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也拥护自己的父亲唐高祖李渊冲向皇帝的宝座。当然,那个时候他们还不是唐太宗、唐高祖,这些名字是他们夺取天下之后才有的名称。这一年,一个叫王世充的人占据了隋的国都洛阳,自立为帝,国号为“郑”。一心想要问鼎天下的李世民哪肯让天下落入他人之手,带兵攻打洛阳,可是很不幸,在一次意外中,他被王世充抓个正着,关进了大牢之中。李世民被抓之事传到了少林寺,少林寺的武僧昙宗非常钦佩李氏家族,听说这事之后,带领着十三个武艺高超的棍僧偷偷潜入洛阳,寻着关押李世民的大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李世民救出了洛阳城,不仅如此,还在混战中捉住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后来,王世充被李世民所破,举城投降。李世民东征西讨,最终平定了天下。李世民十分感谢十三棍僧相救之恩,在他当了皇帝之后,封昙宗为大将军、少林方丈,又赐给少林寺良田40顷,少林寺走到了它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少林寺》,这部电影不仅成就了一代影星李连杰,而且还以1毛钱的票价卖出了1.6亿票房,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以后的年代中,少林寺起起落落,但总归是屹立不倒。到了民国年间,军阀混战再起,少林寺遭遇了它千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劫难。两个军阀樊钟秀和冯玉祥在河南打了起来,曾拜少林寺和尚为师的樊钟秀不敌冯玉祥,边打边撤,最终来到了嵩山少林寺,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司令部。少林寺的僧人们被卷入了战争,他们帮助樊钟秀抵抗冯玉祥的部队。很不幸,冯玉祥又一次赢下了战争。冯玉祥的部下石友三愤怒于少林寺僧人帮助樊钟秀,下令火烧少林寺。可怜少林寺千年之精华就这样被付之一炬。

想持续关注更多人文历史,就关注订阅【爸比妈咪讲历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