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一对农村夫妇的致富经 小山村探寻致富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对农村夫妇的致富经 小山村探寻致富经

一对农村夫妇的致富经 小山村探寻致富经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自从村里实施了设施农业项目,村民们不但能收获土地带来的红利,同时生活也有了一份保障。现在棚里的草莓已经成熟,又会带来不错的收益。”12月18日,沂源县历山街道沂河头村党支部书记宋尚叶细数着村里的设施农业项目。

沂河头村位于沂源县城东部,距沂源县城中心仅有8公里,属于典型的城郊村。其总面积175公顷,耕地面积占90公顷,现有村民688户、1864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村里土地出现撂荒现象,如何将闲置土地盘活成为村里的一道难题。沂河头村党支部首先从村南侧的100亩位置优越、土壤水浇条件好的土地入手进行流转,通过一次性土地承包费和每年土地“返保费”的形式,让“失地”的村民享受土地带来的红利。

他们还借助沂源县“一村一业”发展的东风,积极谋划产业项目,到潍坊、青岛、烟台等地学习当地的农业发展模式,邀请多家农业发展公司专业人员前来指导,并结合村里多年的农业种养殖基础,确定发展果蔬种植设施农业项目。同时,他们还通过“中央扶贫衔接资金 村级自筹资金”的资金保障模式,解决了资金难题。在建设过程中,他们利用其中20亩地,先行实施一期高标准设施农业产业项目,建设4座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配套水肥一体化等农业设施,栽植1.3万株高架“甜宝”草莓,错时栽植1.5万株青岛马家沟芹菜、2.4万株橄榄菜等果蔬作物,再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及作物的生长规律,适时发展高品质西瓜、圣女果等各类水果种植。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委托代管”模式,与村里的沂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代管协议,实行全过程代管,按期进行收益分红。

在管理运营过程中,沂河头村还探索出了三种用工模式:一是村“两委”义务工,村“两委”干部在闲暇之余到大棚内帮助实施水肥操作、除草等义务劳作;二是“土专家”长期用工,合作社长期雇佣一名村内的“土专家”“种植大户”担任产业园内的长期技术专家,负责果蔬作物全周期的种植、管理、采摘等,每月按期支付工资报酬;三是村民零散务工,农忙时节,优先从村中脱贫户、土地流转户等进行农忙农耕,日清日结,实现家门口就业。

“通过发展设施农业项目,每年可实现稳定收益10余万元,我们将优先用于村里民生综合体的补助,确保民生综合体健康稳定运营,让全体村民都能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从而激活沂河头村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动力。”宋尚叶说。

(全媒体记者冯金金)

编辑:王磊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