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新华视点一封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华视点一封信(新华视点因为你)

新华视点一封信

【节目导视】

一位年轻的音乐老师,28岁生命,永远定格在今年暑假。网络上,超3亿人次听着他的学生们清澈透亮的合唱,无数人潸然泪下。

(【同期】他把自己看得很轻,把音乐看得很重。)

教师节来临之际,这群学生为天下的老师献上原创新歌,以此缅怀自己英年早逝的恩师。

(【同期】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起老高他的乐观向上的精神。)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因为你 歌声伴我行》。

【音乐短片】《因为你》片段(因为你 每一道彩虹都谱上了不同的旋律/因为你 每一次落雨都变成了温柔的风景/因为你 每一个细微的声音都有了意义/每一种欣喜 都是因为你)

【同期】厦门六中合唱团

厦门六中合唱团,我们把《送别》唱给你听。

【解说】这首歌的演唱者——厦门六中合唱团,屡次登上全国舞台,可谓家喻户晓。而在幕后主持这一切的音乐老师高至凡,却鲜有人知。

从2017年9月开始,高至凡和搭档徐聪一起,把阿卡贝拉这种无伴奏合唱的表演形式,引入到了传统的校园合唱团中,受到无数观众喜爱。

5年的教学生涯中,他用自己对音乐的领悟和热爱,带领一群孩子,把音乐“玩”出了各种新潮的花样,让一群孩子迸发出了青春最美的样子。

【音乐短片】《稻香》片段(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就像我说的/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先把爱涂上喜欢的颜色/笑一个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做意义/童年的纸飞机现在终于飞到我手里/所谓的那快乐/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偷摘水果/被蜜蜂给叮到怕了/谁在偷笑呢/我靠着稻草人吹着风唱着歌睡着了)

【同期】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老师、高至凡生前合唱老师 郭伟

这么轻盈、亮丽,而且是种无伴奏的人声,这种方式带给大众,我觉得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音乐短片】爸爸常常,带我去海边,看船吹风淋雨出帆去。

【解说】“放假真是太爽了,做梦都会笑醒”,这是高至凡7月19日发出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忙了一个学期的他,正打算好好享受难得的假期,当天却突发重疾,猝然离世。讣告很快传遍全国,各种悼念纷至沓来。

7 月 20 日,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专场音乐会前,得知高至凡去世消息的艺术总监金承志悲痛之余,临时决定加演歌曲《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献给高至凡。歌声中,合唱团成员和台下观众泪流满面。

【音乐短片】《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片段(我用温暖守护生命/让浪花留了痕/我用觉照守护健康/让转轮点了光/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将如何度过今天)

【同期】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艺术总监 金承志

对于一个指挥而言,28岁是刚刚诞生的年纪,所以他的离世对厦门整个的合唱环境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这对于整个合唱圈是非常伤感、遗憾的一件事情。

【解说】7月21日下午,一场特殊的追思会在厦门福泽园安亲堂举行。几十位厦门六中合唱团的孩子,清唱着高至凡生前改编的《夜空中最亮的星》,泪别恩师。

【同期】高至凡第一届学生、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学生 刘晓奇

他是所有学生的伯乐。他很善于去发现有才能的学生,他也会很努力地去培养所有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都是从头到尾马不停蹄地在教、在给。

【解说】在课堂上,高至凡几乎从来不对学生发脾气,学生却为他的才华而折服,乖乖地听他的话。

【同期】厦门六中合唱团初中部学生 孙晨

他会把每一个作品都认真地去雕琢。然后用一些很夸张的表情或者是肢体语言来让我们弄懂它,就是一定要追求到作品的完美状态,再呈现给大家。

【同期】厦门六中合唱团高中部学生 苏伟林

不管是平时还是他的工作时间,我们都能感受到他对音乐的热爱,这都是我们能够接近他的非常大的因素。

【音乐短片】看船吹风淋雨出帆去,听螺声响起啊念歌诗。

【解说】在课堂外,高至凡更是孩子们的贴心大朋友。

【同期】厦门六中合唱团初中部学生 方丹妮

老高很知心,我们有什么不懂的,问他,他肯定会很积极跟我们说。

【同期】厦门六中合唱团高中部学生 苏伟林

记得我初三考高中特长生的时候,当时他每周都会找我去他家,帮我辅导声乐,而且当时是不收一分钱。

【解说】在朋友眼里,高至凡是一个为音乐而生的人,他活得非常纯粹。

【同期】高至凡搭档、厦门六中音乐老师 徐聪

他想了非常非常多的方法,去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然后不断地去创新创造,让六中合唱团有更多不一样风格的作品出现,不一样风格的表演出现。

【同期】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老师、高至凡生前合唱老师 郭伟

这种美的背后是他巨大的汗水和缜密的思考后的一个坚定的追求的表现,他其实是倾他全部力量在做,可以说他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音乐。

【解说】许多人说,他最伟大的作品不是阿卡贝拉合唱,甚至不是音乐本身,而是他对音乐教育的探索。

【同期】厦门六中艺术团团长 陈琦

他能通过他的教学,调动起孩子们喜欢音乐,热爱音乐的这种兴趣,让孩子们真正的去爱音乐,去感知音乐的美。

【同期】南京艺术学院教师 满新颖

他把自己看得很轻,把音乐看得很重,而且把孩子们是否能够爱音乐,能够用音乐来美化人的灵魂(看得很重)。我觉得这点上,是至凡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音乐短片】《夜空中最亮的星》片段(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解说】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但高至凡却用他短暂的一生,让无数人思考,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教育最美的样子又应该是什么。

【同期】厦门六中合唱团学生 许钰欣

每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起老高他的乐观向上的精神。让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努力地想办法,而不是愁眉苦脸的。

【同期】厦门六中合唱团学生 孙晨

可能看到美好的事物,或者是让我们震撼的事物,我们就会情不自禁想要歌唱,因为老高其实也是一个把音乐带入生命的一个人,他无论走到哪里,他就是随时想唱就唱。

【同期】高至凡搭档、厦门六中音乐老师 徐聪

让同学们去大胆地表达,大胆地歌唱,大胆地去参与表演,这是一些在心理上是可以给这个阶段的同学们非常大影响的一些行为,这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不光是缩在自己的内心去认识世界,而是我们主动去接触这个世界,去拥抱它,去更加地释放我们自己,去让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解说】7月30日,在高至凡离开后的第12天,厦门六中合唱团又开始了歌唱。老搭档徐聪接过了指挥棒。

【同期】高至凡搭档、厦门六中音乐老师 徐聪

高老师生前我们有定一个小目标,就是我们之后会尽量出一些原创作品,属于自己的作品。

【解说】厦门六中的师生们说,爱音乐,是对高老师最好的纪念。大家会像高老师在的时候那样,继续去创新,去推出新作品,去把高老师用心血打造的品牌传承下去。

【音乐短片】《因为你》(只因为你/路上总有歌声陪伴我们同行/只因为你/青春的光芒闪耀不息/只因为你 /因为你的笑容/你永远的肯定/每一滴泪水/都化作最亮的星/不论你身在哪里/因为你 我们不离不弃)

主编:李杰 王健 时建国

统筹:孙彪

责任编辑:孙彪

编辑:孙彪

电子编辑:孙彪

记者:陈旺 付敏

配音:危颖

音响:田里 郝晓江

视频技术:董硕

字幕灯光:邹建波

摄像:邰剑秋

音频技术:田里

系统技术:郝晓江

技术监制:王宏达

终审:刘浩

监制:樊华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