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冬子摄影师(焦冬子和她的光影慈善)(1)

焦冬子摄影师(焦冬子和她的光影慈善)(2)

焦冬子摄影师(焦冬子和她的光影慈善)(3)

焦冬子摄影师(焦冬子和她的光影慈善)(4)

焦冬子摄影师(焦冬子和她的光影慈善)(5)

文·摄影/本报记者 查 娜

去年10月至今,自由摄影师焦冬子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为65岁以上的老人拍摄了2000多张照片,并免费打印、塑封之后送到老人们手中。这是她第二次来五原县,延续她发起的一项名为“我们在一起”的公益项目。“我们在一起”是为西部贫困地区无缘拍照的老人家庭免费拍照的公益项目。从2012年至今,焦冬子和志愿者们走过了宁夏、内蒙古、四川、贵州、青海等地,为6000多人拍照,免费送出13000多张照片。

梳妆打扮准备拍照

第一次照相的农村老人

焦东子(左一)跟老人们聊天

焦东子为老人们洗的照片

拍张全家福

三剑客

自由摄影师焦冬子身上,有一种侠女的气质。而他们一家三口,则像是行走江湖的三剑客。1月13日,又是三剑客给村里老人们拍照的日子。一家三口上午9点才起床,顾不上吃饭,开上半旧的比亚迪汽车出发了。焦冬子未施粉黛,穿了一件黑色长款羽绒服,一顶黑帽子遮住了已经生出白发的两鬓。老公江湖一身灰色衣装,跟五原县农村里寻常的中年男子无异,两岁半的女儿虫虫则套着一件圆球般蓬松的黄色羽绒服,胖嘟嘟的很可爱。

路上,江湖买了半斤麻花,就是一家人的早餐。今天的任务很重,要给和议四队和五队拍照,还要给三队和六队送照片。五原冬季的早晨十分寒冷,坐在车里也不觉得暖和,虫虫并没有觉得不适。从8个月大开始,她就跟着父母东奔西跑地拍照,早已习惯了酷暑严寒的考验。

江湖不认识路,一路询问才找到目的地,等待他们的是四队的路队长。根据江湖和焦冬子的经验,村里挂着喇叭的一定是队长家,这次也不例外。因为有宣传部的人打过招呼,不用过多解释,路队长也明白他们此行的目的,路队长通过喇叭喊道:“65岁以上的过来拍照了,拍照了!”

十几分钟后,老人们陆续过来了。焦冬子拿出相机拍照,江湖则拿着反光板在一旁配合,两个人谁也没有在意独自在炕上玩耍的虫虫。老人们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因为是队长召集的,大家也就没什么顾虑,欢欢喜喜地排队照了起来。一上午,焦冬子给30多位老人拍了照。

忙活到晌午,才完成了四队的拍摄,一家三口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三队送照片,这些照片是几天前拍的,冲洗成12寸并塑封,然后亲自送到被拍摄者的手中。送照片的路上,虫虫睡着了,熟睡中尿了裤子,也把焦冬子的裤子尿透了,下午的拍摄,只能拜托江湖了。不凑巧的是,五队队长到县城里吃酒席去了,村里无人组织,下午的拍摄计划只能改期。下午5点半,一家三口又风尘仆仆地赶回县城。这样的状态,焦冬子一家已经持续3个多月了。

五原媳妇

焦冬子是河南人,因为嫁给了五原人江湖,遂与内蒙古结缘。她在五原长住过两次,第一次是生孩子;第二次就是去年10月份回来治眼疾。这两次长住,她都做了同样一件事——给农村的老人们免费拍照。

2013年7月,北漂的焦冬子跟老公回五原生孩子,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她就闲不住了。拿起相机走村串户地给空巢老人拍照。然而最初的拍摄并不顺利,这个陌生的外地女人究竟出于什么目的,让老人们猜疑。很多人不相信,有上门免费拍照,还给打印好送过来的好事。拍摄了1年多,孩子也大了一些,焦冬子就扔下1岁多的女儿,独自到四川和贵州继续拍照。

2014年10月,因为眼疾需要休养,焦冬子又回到了五原县,跟江湖一起打理小叔子开的小影楼。而五原县的拍摄,仍继续着。这次,焦冬子计划走遍周边旗县,完成5000张的拍摄任务。吸取第一次回乡屡屡碰壁的经验,这次焦冬子想到找当地相关部门寻求配合。在几个部门吃了闭门羹之后,焦冬子找到了巴彦淖尔市市委宣传部毛遂自荐,将自己的目的和以往拍摄的照片,发电子邮件给负责外宣的副部长赵仁新,并很快得到了对方的回应。赵仁新表示,市委宣传部会全力配合她的公益项目,并委托她将要去拍摄的五原县县委宣传部和乌拉特中旗旗委宣传部具体负责。

焦冬子喜欢到敬老院拍照,每次去老人们都像过节一样高兴,穿上最好的衣服,争先恐后地告诉她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效果。有的老人的心愿是去北京上海,还有人想跟和奥巴马合影,焦冬子就PS照片背景,老人们拿到照片都高兴得不得了。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焦冬子已经走了40多个村子,送出了2000多张照片。

从西海固到凉山

焦冬子的人生轨迹,是一张跳跃大半个中国的曲线图。出生成长于河南驻马店;在大连上大学,学习摄影;大学毕业后北漂。在北京工作3年之后辞职。2012年发起“我们在一起”公益项目,免费为西部贫困地区的老人拍照。4年来,焦冬子和志愿者们走过了宁夏、内蒙古、四川、贵州、青海等地,为6000多人拍照,免费送出13000多张照片。

最初给西部地区的老人拍照,源于2008年冬天,焦冬子到宁夏西海固拍摄毕业作品。当时,正在读大四的焦冬子,听了《马艳日记》,看了张承志的《心灵史》,不敢相信还有那么苦的地方,那样一群人,就想去看一看,于是她将毕业作品的拍摄地选在了那里。在固原市的一个回族的村庄,焦冬子遇到了一个病危的老奶奶,在坑上躺着。主人家见她背着相机,就问能不能给老奶奶拍张照,说她一辈子都没有照过相,家人想留个念想。这件事深深触动了焦冬子,于是她萌发了为更多这样的老人拍照的念头。2012年焦冬子正式发起了“我们在一起”公益项目,参加了当年的“首届全国公益项目大赛”并获得金奖。

焦冬子记得,在四川凉山深处的一个村庄,两个孩子一直跟着他们拍照的小队,在镜头前非常活跃,后来他们的母亲带着他们兄妹一起来了,坐在一边看着别人换衣服拍照,几次试图借衣服拍照都没有借到,眼看着天黑,只好拉着孩子们回家。第二天志愿者们再也没找到他们。

焦冬子还曾遇到过一个老人,年轻时曾在高山牧场放牧,他的4个儿子长大后都子承父业,其中两个在年轻时不幸意外去世,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现在特别想和唯一的小儿子一起拍张照。可是焦冬子去村里的时候小儿子也在高山牧场放牧,一去就是一整个夏季,要翻过两座山走7个小时才能到达。2015年春,焦冬子再次来到这座山,特别交代给同行的志愿者,一定要再找到这家人给他们拍张合影,没想到在路上就遇到了老人和他的孩子,老人特别开心地和儿子拍了合影。

“自己还没折腾够”

焦冬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外省拍照,2015年因为身体原因,5月份从凉山下来没敢去太远的地方,就在内蒙古给老乡们拍照。在五原的拍摄,焦冬子觉得没有成就感。因为五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贫困地区,这里只是农村空巢老人而已,他们也很少拍照,却不是她想要找的一生第一次照相的人。这样的人,在更偏远的地区还有很多,焦冬子想给这些人留下一张照片,也是他们曾经存在和生活过的一种见证。更重要的是,焦冬子想用这些影像,让更多人看到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四川凉山是焦冬子念念不忘的地方,那里还有几个县她没有走完。

2016年,焦冬子的打算是一家三口回到北京,孩子两岁半了,即将上幼儿园,他们夫妻俩需要找工作,让生活步入正轨。拍摄则还会继续。“我们在一起”公益项目开展之初,焦冬子尝试通过众筹的方式筹集经费,之后项目有了一些知名度,便陆续有一些公益基金支持她和志愿者继续拍照。截止到目前,有点名时间、创业成长互助联盟、南都基金、壹基金、腾讯公益等支持过该项目。焦冬子说,“今年我会继续去凉山拍照。虽然36岁了还没在哪个地方安定下来,可我仍觉得自己还没有折腾够,还有人需要这个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