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碰到一个多年未见的同学,就问他:“听说老兄一直在北京发展,搞得不错吧?是不是都成大老板了?”同学笑着说:“哪里哟,兄弟我现在农民一枚,在河北种地呢遭业(注:“遭业”是襄阳土话,意思是受苦受罪)得很”“不会吧”我大吃一惊,当年的高材生,怎么会去......?细问才知道,人家是在北京挨边的河北廊坊办了个高科技的现代农业公司,规模还不小呢说是真正的北京大老板一点也不为过但他要自谦,说自己是河北种地的农民,也对啊,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证据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证据有哪些(诸葛亮为什么要说躬耕在南阳)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证据有哪些

年前碰到一个多年未见的同学,就问他:“听说老兄一直在北京发展,搞得不错吧?是不是都成大老板了?”同学笑着说:“哪里哟,兄弟我现在农民一枚,在河北种地呢!遭业(注:“遭业”是襄阳土话,意思是受苦受罪)得很!”“不会吧”我大吃一惊,当年的高材生,怎么会去......?细问才知道,人家是在北京挨边的河北廊坊办了个高科技的现代农业公司,规模还不小呢!说是真正的北京大老板一点也不为过!但他要自谦,说自己是河北种地的农民,也对啊!

中国的语言艺术就这样!正话反说,反话也可正说!关键是要看你在对谁说,想达到什么目的效果!就象这位同学,如果是在业务洽谈场合自我介绍的,他肯定会说自己是北京某高科技农业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因为他的公司技术来源、资金来源、员工来源、销售市场、物资采购、人脉资源等,主要都依赖北京这个大都会,只是在河北廊坊租了块地搞生产。相反,如果在熟人场合,还是那么高调、自吹自擂,就让人觉得“小人得志”、“瞎显摆”,反而不合适了!

上学的时候就学过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尤其是哪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总觉得哪儿不对,但一时半会又说不清楚。近来常看到南阳的朋友拿这句话作为诸葛亮出山前的居住地的“铁证”,于是我提出了二个疑问:

1)诸葛亮为什么要说自己是布衣?而且还要躬耕?那是一个贫下中农光荣的年代吗?

2)诸葛亮为什么要说躬耕在南阳?不能说在荆州吗?不能说在宛城吗?不能说在邓县吗?

我的两个疑问,网友没有回答我,说我“子非鱼,勿妄度”。但,不“度”不行啊!因为,这二个问题太重要了。诸葛亮分明是在告诉我们,他说的完全不是那个意思啊!

我们知道,诸葛亮写《出师表》,是写给后主刘禅看的。原本,刘禅对其相父的身世也是略知一二的,诸葛亮在这《表》里是没有必要向刘禅介绍自己身世的。作为北伐前写给既是晚辈又是后主皇帝刘禅的奏表,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要表达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讲明出师北伐的重要意义,二个是他不在的皇帝身边的这段时间,宫中要注意的一些事情。诸葛亮在讲出师北伐的重要意义时,为了表明“出师北伐”并不他个人的主意,也不一时心血不潮,而是有“历史渊源”的。为了说清楚这个“历史渊源”,他就向刘禅简单介绍了当年他出山时,先主刘备是怎样“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找到他,他是感念先主的恩德,才向先出和盘托出了他自己思谋已久的“先三分天下,再二路出师伐魏”的“汉室可兴”蓝图规划,并得到了先主的赞同。这些年来,蜀国上下一直都是按这个规划在推进。这正是诸葛亮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段话的语境!

如果诸葛亮是在写自传式的文章,或者是回忆录,他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说的不会是假的,那他就是个在南阳郡的治所宛县或南阳郡其它地方的一个种地的老百姓。但他现在是在写《出师表》。在这《表》里,他先要把自己的身世写得“足够低”,然后才能显得先主“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的恩“足够厚”。如果不是这个目的,他断然不会“自惭形秽”。要知道在那个社会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穷人、村夫并不是什么值得吹嘘的“光辉形象”。相反,当年诸葛亮出山后,与魏国交战时,司徒王朗阵前骂“诸葛村夫”时,诸葛亮勃然大怒,对王朗“绝地大反击”,直到把王朗骂得“口吐鲜血、栽倒马下”(注:《三国演义》里的故事,不必较真其真伪)。可见,诸葛亮对自己的出身还是在乎的。实际上,从当年诸葛亮的家庭来看,不管怎样,毕竟父亲做过兖州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官至豫章太守,与荆州牧刘表关系还挺“铁”,并在诸葛亮父亲病逝后带着他们三兄弟来到襄阳投靠了刘表。不管怎么说,诸葛亮毕竟出身官宦世家,好歹也是在“荆州”上流社会混。虽然,其叔父去逝后,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可能住在城外农村,但要说靠种地为生,恐怕也没穷到哪个程度。实际上,从他们三兄弟的学识来看,书肯定没少读,“躬耕”?顶多是做个样子,或者说是文人的“耕读情怀”更合适!但是,诸葛亮为了论说先主的“恩”,就必须要说自己身世的“卑微”;要论说自己身世的“卑微”,就必须要说自己是躬耕的平民百姓;要论说自己是躬耕的平民百姓,就必须要说自己没有住在官宅府邸、富区豪楼,最好住在郊外农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链,让文章的中心思想清晰明了,论据充分,令人信服。诸葛亮作为心理学高手、文章高手,自然信手拈来,潦潦数笔,就把这个思想表达清楚了。

现在,我们可以分析:

1)假设诸葛亮说他“躬耕在荆州”行不行?不好。因为荆州范围太大,是在荆州治所襄阳,还是在其它地方?不清楚,逻辑链不严密;

2)假设诸葛亮说他“躬耕在襄阳”行不行?也不好。襄阳是荆州治所,在当时属于“省会级”大城市,表达不了“躬耕”的意思,逻辑链也不严密。如果真的是在襄阳境内,他也只能说“躬耕在襄阳郊外或襄阳下面的某个村”之类的,才合情合理;

3)假设诸葛亮说他“躬耕在宛县”或者“躬耕在南阳宛县”行不行?也不好。南阳宛县作为汉朝的南都,在当时也属于“都会级”大城市,也表达不了“躬耕”的意思,逻辑链也不严密。如果真的是在宛县境内,他也只能说“躬耕在宛县郊外或宛县下面的某个村”之类的,才合情合理;

4)假设诸葛亮说他“躬耕在邓县”或者“躬耕在南阳邓县”行不行?也不好。那样就让人真的觉得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

所以,最后,只有一种可能,生活圈、交际圈在发达且面积不大的城区,居住却在相隔不远的另一个行政区农村,说的人表达简单,听的人也懂,半真半假,都不会误会。

这样说来,如果刘禅知道诸葛亮出山前在襄阳城附近生活,而实际住在紧邻襄阳城外的南阳郡地盘上,那诸葛亮一句“躬耕在南阳”,刘禅就明白啥意思了。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那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写文章的需要,不是自传,是标准的中国式的“半真半假”的自谦词,是说给了解他底细的人听的。说“躬耕于南阳”,巧妙地表达了他一个地道的读书人,却生活在地道的农村;交际在襄阳城市圈里,却居住在另一个郡的土地上这种貌似相互矛盾的“分裂式人生”,从而达到了他文章的目的。

所以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句话,不能拿来证明诸葛亮出山前真的是个农民,也不能拿来证明诸葛亮出山前真的住在南阳宛县,而只能拿来说明诸葛亮“学习交际在襄阳城市圈里,却居住在紧邻的南阳郡的土地上”这一种可能。至于说这个地方是不是在现在的襄阳隆中,由于史料不充分,不能肯定。但这个地方离襄阳城不远,却是肯定的。在此不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