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讲完小柴胡汤,今天我们来讲讲大柴胡汤。

经方都是这样,你对着症状,能够一一对应,你就可以拿来用,所以很多初学者也可以治病。因为它可以不深究它的机理、证型。

大柴胡是《金匮要略》的一个方子,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其实它是一个少阳与阳明并病的一个方子,就是说它具有少阳证,也就是小柴胡汤的症状,还有阳明证,大便秘结不通的症状。

昨天讲完小柴胡(昨天讲完小柴胡)(1)

【功用】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你就理解成两个病就好了,少阳有病,用小柴胡,阳明热结用承气汤类,最后加加减减就成了大柴胡汤。

【主治】

少阳阳明并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

看清楚这个,这个既是它的主治,也是它的辩证要点。

昨天讲完小柴胡(昨天讲完小柴胡)(2)

【方解】

来看看详细系统的方解。

本方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亦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的方剂。小柴胡汤为治伤寒少阳病的主方,因兼阳明胃家实,故去补益胃气之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以治疗阳明热结之证。

因此,本方主治少阳阳明并病,仍以少阳为主。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

昨天讲完小柴胡(昨天讲完小柴胡)(3)

在治法上,病在少阳,本当禁用下法,但与阳明腑实并病的情况下,就必须表里兼顾。《医方集解》说:“少阳固不可下,然兼阳明腑实则当下。"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亦为臣药。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急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诸药,为使药。总之,本方既不悖于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并病得以双解,可谓一举两得。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所说:“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然较小柴胡汤专于和解少阳一经者力量为大,故名之曰“大柴胡汤”。

【运用】

1.辨证要点:上面说了,只要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等症状的,就可以用大柴胡汤。

2.加减法:兼黄疸者,可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

胁痛剧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

胆结石者,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郁金、鸡金以化石。

3.注意事项:单纯少阳证或阳明证非本方所宜。使用时尚需根据少阳证与阳明热结的轻重,斟酌方中药量的比例。

4.现代多用在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并病者,均可用之。

昨天讲完小柴胡(昨天讲完小柴胡)(4)

【临床报道】

看看运用大柴胡汤的报道。

古氏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胆结石120例,分为肝胆湿热型68例,肝郁气滞型30例,肝郁脾虚型22例,以大柴胡汤为主方减治疗。对照组68例,按西医常规治疗,氨苄西林或甲硝唑静脉滴注,33.3%硫酸镁口服,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120例,痊愈25例,显效62例,有效30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为97.5%;西药对照组68例,痊愈8例,显效34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2%,两组疗效虽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中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古伟明等.大柴胡汤加减辨证治疗胆结石120例.陕西中医,2001,22(1):9]

昨天讲完小柴胡(昨天讲完小柴胡)(5)

【医案举例】

看下具体的医案。

连建伟《历代名方精编》:“朱某,女,57岁,农民。1977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因急性胆囊炎收住入院已3日,症见往来寒热,两胁作痛,尤以右胁为甚,口苦呕吐,大便少解,目睛微黄,脉弦数有力、舌红苔黄。治宜和解少阳,降泄阳明,大柴胡汤加减治之。方用:柴胡,黄芩,厚朴,枳壳,赤芍,生大黄,甘草,广郁金,茵陈,金钱草。服4剂。7月1日复诊:脉平苔薄,寒热已退,大便通畅,脘胁不痛,已能进食,盖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也。再拟前法减其制以善后。方用:柴胡,黄芩,厚朴,枳壳,赤芍,生大黄,甘草,广郁金,金钱草。服4剂。患者服药后,病愈出院。

【方歌】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

好了,今天的方子讲完了哦,谢谢耐心阅读,记得点关注哦@梅小护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