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编制的基本程序为: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二次备课——课后优化。

1.提前备课: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学案编制小组老师就一周内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并确定导学案编制人,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

2.集体研讨:集体研讨分两次进行,首先,包科领导集合备课组长及学案编制小组提前一周对导学案进行第一轮集体研讨,确定导学案初稿;第二,学科全体教师集体研讨,修改导学案定稿,在修改完善交领导审阅批准后,方可印发给学生。

3.二次备课:主备人根据集体研究和讨论的意见,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导学案的各个环节和问题设置。在修改完善交领导审阅批准后,方可印发给学生。

4.课后优化:上完课后,教师要根据课前及课堂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思,并进行记录,以备再进一步对导学案修正完善。

5.轮流主备:为了充分发挥每个老师的智慧,编制出优秀的导学案,高效导学案编制小组成员轮流主备教材内容,保证高效经典。

导学案的基本环节

导学案包括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大部分,每单元有复习学案和单元检测。

预习案:设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教材助读”“预习自测”“我的疑惑”“信息链接”等版块,帮助和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提前预习所学内容,初步理解和把握知识框架和结构,并用双色笔勾画出重点、难点,记录自己的疑惑点。扩大知识面。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课堂内进行深入探究做好准备。

探究案:设有“学始于疑”“质疑探究”“拓展提升”“我的知识网络图”“当堂检测”“我的收获”以及导入新课、课堂评价、教学建议、学习建议等,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思考、合作、探究、总结,并针对教师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给予有效建议和方法指导。

训练案:针对已学内容进行基础训练、综合训练、能力提升,以锻炼学生思维,提升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贯穿于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之中,目标是高效学习的方向盘,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建议教师每节课都要把学习目标进行板书展示,并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复习学案引导学生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探究、归纳和梳理。

单元检测根据单元学习内容灵活设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来源:班主任之道

参与式教学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教学指导导学案的编制流程与基本环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