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1)

来源 | 北师大项目式学习、长沙市火星小学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2)

本文约3200字,阅读需8分钟

“钱是用来干嘛的”、“钱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对于尚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却是塑造自我价值观,确立未来人生基石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教育学家认为,儿童应从3岁开始就有经济意识,“3岁开始辨认钱币,认识币值;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随着网络快捷支付的普及,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元、角、分”的认知更是挑战。

项目缘起

我们的PBL项目问题是基于现实问题:开学时需要给一年级新生制作入学指南,其中需要给学生介绍学习用品,为了给一年级新生呈现一份更具指导性的文具清单,才有了我们的pbl项目。

项目背景

为培养孩子的财商,提高孩子的理财能力,本学期我们结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的知识,以“给一年级新生制定一份性价比最高的文具采购清单”为核心驱动问题,引导同学们通过调查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能力,初步构建学生的理财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用的主要单位,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第一篇章:

项目启动

课程伊始,我们分班在教室开启了入项活动。在入项活动上,老师首先为孩子们呈现了一个有趣的魔术:将一张白纸变成100元人民币,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该环节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学习兴趣。接着,我们从以下三个环节来深入了解人民币的知识: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钱有什么用处?

最后,公开发布本次项目课程的核心驱动问题:“给一年级新生制定一份性价比最高的文具采购清单”并将学生分成了7个项目小组,向学生介绍了主任务。这个环节老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马上就要来到火星小学这个大家庭读书了,还记得我们刚上一年级的时候,要准备的学习用品可真多零零碎碎的买起来也比较麻烦。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快速买到最具性价比的文具尽快适用小学生活吗?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3)

入项仪式

孩子们都有乐于助人的意识,所以对于该项目纷纷表示很愿意帮助他们。整个入项活动,孩子们踊跃参与,兴致盎然,现场气氛热烈。

第二篇章:

课堂教学

课堂上我们结合数学书上《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内容,课堂上打破常规教学,以项目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本单元教学分为五个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小额人民币;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第三课时:认识大额人民币;第四课时:兑换人民币;第五课时: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孩子们掌握了人民币的基础知识之后,老师发布了第一个小任务:周末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关于人民币的小知识(比如:人民币的发展史、人民币的用途、先行人民币有哪些面值等。)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小组讨论分享。第五课时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习完毕以后,学校开展了“星光集市”义卖活动,结束以后发布了第二个小任务:小鬼当家——制作“星光义卖”手工账单。

课堂上因为有小组讨论问题的环节,学生参与度很高,学习时大部分能做到积极、专注,我们发现在讨论时学生们能够说出各种想法,思维活跃,课堂质量很高。发布了几个小人物以后,每一组都能积极组织,全身心的投入进来,下面一起来欣赏孩子们的成果吧!

第三篇章:

成果展示

(1)了解货币文化——货币文化我来说

孩子们利用周末空闲时间,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网络、书籍等不同的渠道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人民币知识,并且记录下来。在课堂上的讨论环节,孩子们将记录的内容在组内分享给同组同学,分享完毕后,通过组内投票选出该组的讲解员在全班分享。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4)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5)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6)

课堂上发现,学生能多样化的形式呈现他们搜集到的知识,有调查小报、手抄报、人民币知识手册,还有的同学把搜集到的知识在家长协助下制作成了ppt,当起了“小小讲解员”在班级向其他同学宣讲。该环节让孩子们初步学习数据搜集的方法并且知道要如何记录、呈现搜集的信息;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人民币的知识也掌握的更加全面系统了。

(2)制作“星光义卖”手工账单——小鬼当家

本着“分享、体验、感恩”的理念,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学校举行了庆六一“星光集市”爱心义卖活动,同学们纷纷捐出家中闲置的文化用品、玩具、图书等,在活动中到处都是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有的化身小小售货员,和其他同学介绍价格,计算总钱数、收钱、找钱样样在行;有的穿梭在各个集市摊位中,挑选心仪的物品,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花钱、怎么合理用钱。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7)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8)

最后,孩子们将自己在“星光集市”上淘到的宝贝用购物手帐的形式制作出来,瞧这一幅幅手帐作品,展现的都是孩子们的满满收获。这次活动过给学生创设理财平台,学会推销、购买商品,孩子们初步学会现金交易,感受市场经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合作、动手、沟通等能力,让学生们进一步体验“劳动快乐”“公平买卖”、“资源共享”的理念。

(3)讨论文具清单,实地调查价格

课堂上,学生先分小组讨论“什么是文具?”,小组派代表发言。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学生可能会说:文具盒,铅笔,橡皮,尺子,生字本,数学练习本,日格本,剪刀,彩纸等等。接着,孩子们分组讨论,确定本组要调查的文具种类及预估价格填入老师下发的表格。

周末每一小组内又进行细分组(可以是1-3人)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往不同的文具店进行实地调查,并把调查到的价格记录下来记录在表格内。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9)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10)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11)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12)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13)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14)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15)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16)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17)

实地调查是锻炼学生的一次很好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让他们通过实地调查学会与人沟通中如何使用礼貌的用语,同时在计算文具的总价格时也对人民币简单的计算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

(4)一份文具采购清单介绍书

最后,学生把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组内比较,找出搜集到性价比最高的文具填入文具清单,最终呈现的文具清单有以下几个栏目:名称、参考品牌、参考价格及购买商店。小组内填完表格以后,将总金额计算出来,最后用彩笔对清单进行美工装饰。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18)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19)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20)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21)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22)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23)

小学数学理财方式(项目式学习案例一年级数学)(24)

该任务主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初步认识了什么叫性价比最高的问题,提升了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对人民币的计算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掌握;通过使用彩笔装饰提升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四篇章:

反思复盘

有些学生在制作文具清单时,发现100元钱其实要购买这些文具是不够的。该环节老师可结合这个契机建立学生的理财观。教育学生要学会理财,合理用钱,知道钱是通过劳动得来的,所以要爱惜。

另外,因为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没办法独立进行实地调查,对于视频拍摄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学期也初次接触统计表的学习,对于独立制作表格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制作表格和录制视频的时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孩子们长大些,可以通过学习视频剪辑、制作,尝试以第一视角将实地调查、爱心义卖、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以vlog的形式拍摄录制,相信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会是一次别样的体验!

理财是一个长期规划和管理的过程,理的是一生的财,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价值观,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大有帮助。本次PBL项目学习圆满结束,有收获也有反思,行动即为最好的开始,希望通过PBL项目化学习,老师和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