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中,《流浪地球》无疑是一匹黑马。原本不被人们看好的本土科幻电影,却被评价为第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硬科幻电影。由此可见,《流浪地球》是多么的颠覆人们对本土科幻电影的印象。

流浪地球到底有没有毁灭(流浪地球地球即将毁灭人人都想回家)(1)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由于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为了自救,人类开始了一场名为 “流浪地球”的拯救地球计划。中国宇航员刘培强的儿子刘启长大后,在离开17年的父亲即将退休返回地球之际,决定带着妹妹韩朵朵离家出走。离开安全的地下城后,意外地参与进拯救地球撞击木星而即将导致人类灭亡的行动中。最后,在所有地区、国家、种族的努力下,地球免于撞击,人类得以生存下去。

《流浪地球》这种科幻题材电影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是因为电影场景特效制作的精良,人们不再诟病中国的五毛钱特效,观影者可以被身临其境般的带进电影世界中。然而抛开电影特效的成功,《流浪地球》打动我的地方是片中对中国式家的观念的体现。

电影结尾处,地球上的人类知道地球即将撞上木星,所有的人都将灭亡时,各个国家坚守在保卫地球前线的人们都想着迅速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不分国家和种族的人,在遇到“难事”时,心中都只有“回家”这一个念头。

流浪地球到底有没有毁灭(流浪地球地球即将毁灭人人都想回家)(2)

家是什么呢?有人这样描述到:家是慰藉心灵的港湾;家是治疗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家是庄严冬日温暖的阳光;家是远方游子的精神给予。

说到家,每个人心中对家都有不一样的情感。可能是幸福的、美满的、遗憾的、难过的,也可能是仇恨的、敌视的。但是,家对我而言更多的是矛盾。

从小我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虽说没有父母的陪伴,但是过得却也还算舒心。许多童年美好的回忆,都是在那时留下的。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被迫开始跟父母一起生活。从小就不亲近,再加上父亲本身有酗酒的毛病,我慢慢开始讨厌回家。

放学后,我经常会去同学家玩到很晚,甚至是到了家楼下也会再多溜达几圈回去,为的就是可以晚点回家,晚点见到他们。长大后,为了逃离这个家,我选择做了北漂。以为只要离开家,我就自由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成人的世界,哪里那么简单容易。当在外面受到委屈的时候,内心深处还是想家,想回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后来,我选择回到家乡。但是对于家和父母,我还是无法敞开心扉。甚至是结婚生子后,明知道父母已经老去,应该好好照顾他们,但自己还是无法做到常回家看看。人类对于家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不论自己本身是承认的还是极力否认的。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就在这样矛盾、纠结、自责中来来回回折磨自己。直到我遇到了《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我才终于与过去告别、跟父母和解,内心不再矛盾、纠结。

流浪地球到底有没有毁灭(流浪地球地球即将毁灭人人都想回家)(3)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讲述的是原生家庭造成人性格缺陷以及内心创伤的过程,并且告知减少原生家庭影响的方法。

成人后的行为模式、思考方式、内心情绪等,都是受小时候的原生家庭所影响。这些影响早已被内化,不声不响地流进人的行为与情感中。如果想寻求改变、解放自己,就需要与父母和解,放下过去。那该如何做呢?

1、无需原谅、分清责任,释放内心的愤怒与悲伤。当你想真正放下过去时,并不需要必须原谅父母过去的行为。受到的伤害,穿心的痛,只有自己能感受到,别人无法体会,也没有权利要求你一定去原谅。但是请不要隐藏自己内心的悲伤与愤怒,你有发泄的权利。扪心自问,幼小的你本不该受到那些委屈与伤害。如果内心产生很强的怒气,可以这样应对:

(1) 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感受。

(2) 表达出你的愤怒。

(3) 增加运动量。

(4) 不要让愤怒加深你心中消极的自我形象。

(5) 把愤怒转化为自我定义的动力源泉。

2、直面内心的恐惧,与父母对峙。如果不想办法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将会把它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不论是选择当面告知父母,还是写信,把自己内心的委屈、愤怒、难过,统统告诉自己的父母吧。让他们知道当年是如何伤害了自己的孩子。这样才能放下过去的事情。

3、寻找专业的心理治疗。有些伤害过于深重,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的时候,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不要害怕面对自己的内心。

幸福的家庭都一个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既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也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那只能选择与过去和解,好好生活。为自己建立起一个温暖的家,即使世界末日,也愿意在这个温暖的家中温馨度过最后一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