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李灿娜每天只能睡2个多小时。

凌晨2、3点回到家,有时候连脸都懒得洗,就匆匆睡下。

早上5点多,李灿娜都会从睡梦中醒来,凝视着窗外蒙蒙亮起了晨光,李灿娜的脑海中,开始演练起新一天的演出安排表。

这幕演出是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

作为《大地颂歌》的演出总监,李灿娜从2019年底剧组筹备之初,就开始进组。李灿娜自己说,“我几乎是看着剧组从无到有,一步步地壮大起来的。”

从前期联系、海选和最终确定剧目的300多位演员,到后期要协调沟通演员、导演组等各方的具体事务,每天都在剧组里各种忙碌的李灿娜,说话的声音也明显嘶哑着。她说,自己每天都在不停地沟通,“恨不能可以分身出很多个自己,来协调和处理这些事情。”

《大地颂歌》即将于9月27日晚在长沙梅溪湖大剧院迎来首演。

李灿娜低下头,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

“就几天时间了,胜利就在眼前!”

说话间,李灿娜的眼神里,涌上跟舞台一样绚烂的灯光色彩。

大地颂歌舞剧内容简介(原来大地颂歌的演出总监)(1)

职责:上到演员选定,下到盒饭预定,剧组的“家”不好当

《大地颂歌》剧组刚刚组建初期,整个团队恨不得都在会议室里“打地铺”。

每天从早上9点开到晚上12点,主创团队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会议里,进行着头脑风暴,反反复复地打磨剧本。

李灿娜说,最初建组的核心人员,就是时间的见证者,从零开始,见证了一切。

李灿娜是《大地颂歌》剧组的演出总监,这个工作几乎要统筹所有关于演出的内容。

“从排练、演员、服装、道具,舞台上所有的工种,都由我这个口子,来协调安排。”李灿娜说,自己就像剧组的“管家”,导演们负责舞台上的表演呈现,“我就帮大家打理好演出背后所有的大小事情。”

大到剧组300多位演员的选拔和确定,小到剧组盒饭的购买,李灿娜都要操心。

明星演员的敲定、最慎重也最是反复斟酌。“我们在剧本大致成型后,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物色我们的主要演员,首先是外形气质上的贴合,然后就是人物角色塑造上感染力。”

谷智鑫饰演龙书记,几乎是大家一致举手赞成。“他饰演的少年毛泽东角色深入人心,他对湖南的文化底蕴也有着深刻的理解。”

年初时,总导演周雄就带着主创团队去北京跟谷智鑫见面聊了《大地颂歌》的项目。“谷智鑫老师对这个角色很感兴趣,也对这个角色的丰满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何炅和万茜的选择,则更多地考虑了两位演员之于湖南本土情结和文化的影响力。“何炅老师是大家熟悉的主持人,而且他之前也主持过很多有关扶贫攻坚、希望工程类的节目,他与《大地颂歌》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万茜则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她对湖南的风土人情、对湖南人的精神,她是把握在自己内心的……”

如果说,核心演员的选拔,是这幕剧关键的一环,那么细致到盒饭的预定,则是剧组“管家人”最贴心的操劳。

每天有1000多份盒饭要分发到剧组上下的所有演职人员,起初大家都是同一时间吃饭,结果现场难免混乱,后来实行了错峰吃饭,大家分团队、分区域就餐。但“意外”还是时有发生。

“比如有的男孩子运动量大,饭量大,一个人要吃两三盒饭,结果把女孩子的饭都吃光了,只能临时又给女孩子们点新的外卖……这其实挺有趣的一个事儿,但这些好玩的花絮,也是舞台下的日常。”

大地颂歌舞剧内容简介(原来大地颂歌的演出总监)(2)

矛盾:舞蹈演员和编舞导演“闹僵”了,她要变成“调解员”居中调停

演员从6月初,正式进组开始排练,几乎是连轴转到了现在。

每一个人都是高负荷在运行,绷着的神经仿佛稍不留神就会断掉。面对这样一个全身心投入和付出的剧组,李灿娜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

她说,这段时间是最“烧心”的时候。“因为演员进组后,始终保持高节奏的排练,很多人都难免心态低落,他们的‘负能量’可能都会朝我涌过来,但我必须先全盘接受,然后还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大家的心情,给他们加油鼓劲。”

最难处理的问题就是碰上“闹脾气”。有一天晚上,剧组饰演龙书记的B角余立晖,找到李灿娜请假,希望第二天上午去益阳老家接孩子来长沙上幼儿园。但第二天的下午,正好有个很重要的彩排,李灿娜没有批准请假。

“我说,‘立晖,接孩子,你看我们剧组派车去接可以吗?’他说,‘不行,我必须要自己接,我是一个父亲,这是他第一次上幼儿园,我要送孩子进幼儿园……’”

话语交锋间,两个人一直绷着的情绪都被释放,眼泪夺眶而出。

谈及这段对话,李灿娜眼睛再一次湿润,“我就觉得,我们剧组很多的演员真心不容易,所有的演员都为了这部戏,付出了很多,他们的故事真的很多。”

最让李灿娜要花费精力和心思的工作,就是去安抚演员和编导之间的“碰撞”。“我们的舞蹈演员,都是比较有个性的,就是当一个舞蹈动作,或者是一句台词,编导这样编排,但是演员不接受的时候,双方的矛盾立马就起来了。”

有一次,一组舞蹈演员编排一个舞蹈,从早上9点一直练到了晚上10点,但是还是在不停的修改。“马上就有舞蹈演员给我发信息了,‘姐姐,我快不行了,你快点来救我们……’”

收到“求救”信息,李灿娜立马赶去排练厅。首先跟编导进行沟通,编导的回复是,“演员做不出要的动作,没有达到那个点”。但是演员却觉得,“是编导根本没有想好到底想要怎样的动作。”

双方各执己见,李灿娜被夹在舞蹈演员和编导中间,感受到了浓烈的火药味。“首先赶紧把孩子们拉出排练厅宽慰,是不是我们的动作还有不够的地方?是不是理解上还没有领悟编导的层次……慢慢引导,循循善诱。”

李灿娜说,这些舞蹈的孩子,心底是很质朴很单纯的,稍稍开导就领悟了。“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每一次的矛盾和争议,如果可以得到正面的解决,那么对他们而言就是一次成长。”

群众演员不像角色演员,他们是每天都要来剧组,都要来跟其他演职人员磨戏,“虽然他们的这些事情,在很多人看来可能都是小小的,但是对于他们而言,放弃了自己的家庭,放弃了自己的一些选择,来融入到这部戏里面,这种牺牲都值得我们敬佩。”

印象:谷智鑫的“拼”,何炅的“暖”,万茜的“执”,都印在脑海里

身为剧组的“管家”,李灿娜几乎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剧组。

每天9点前赶到剧院,凌晨2、3点才能回到家。“我们必须比演员先到剧院,提前沟通好当天彩排相关的事,然后晚上演员彩排结束离开了,我们还要开一个会,总结当天的彩排内容,对一些修改或者完善的意见,做一些梳理和总结。”

李灿娜说,感觉自己都有一点点精神上有点小抑郁了,“晚上睡不着觉,时不时就醒来了。”

不过这种压抑情绪,总能通过外部的接触来化解。“每次看到演职人员默默坚持,为了呈现一台精彩用情的演出,而努力的画面时,我都会被治愈。”

群众演员的付出让人动容,而明星演员的用心,同样让李灿娜感同身受。“像谷智鑫老师,他的角色几乎贯穿了整幕剧,进组以来,他始终把自己沉浸在角色里,一有时间就跟导演组沟通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有时候抢妆排练,他就在我工作的上台口位置,我看着他的背心完全就是湿漉漉地贴在身上,他一点也没在意,换了装,赶紧就冲上台去了……”

相比谷智鑫在舞台上的“拼劲”,何炅在台前幕后的“暖男”形象,也给李灿娜留下了深刻印象。

饰演支教老师的何炅,在剧中有一场重头戏是教授孩子们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舞台上的他,完完全全就融入了支教老师的角色,舞台下的他,也是一如既往的‘暖’,跟孩子们互动交流,拉拉手增进感情,没有他的戏,他都坐在下面看,看孩子们的演唱,他说要去感受这个角色,才能演绎好这个角色。”

有时候舞蹈演员在小排练室彩排,何炅还会特意抽空去看,“还会竖起大拇指点赞,‘你们都是最棒的’。”

万茜进组时,手臂受伤的地方还一直绑着保护绷带。但“她从来没有因为说,手臂有伤,就提出各种要求。”

李灿娜回忆说,万茜每一次对于导演安排的演出内容,都是特别用心地去演绎,“她是个很执着于表演的演员,对于自己的要求也特别高,演唱、念台词都必须百分百地投入,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她就会要求重来。”

演员对舞台的投入,只是这幕大型史诗歌舞剧的缩影。

《大地颂歌》通过深情并茂的演绎,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感人肺腑的精准扶贫中国画卷。

李灿娜说,我们都是怀着感恩之情,用舞台的艺术形式,来传递三湘儿女在脱贫攻坚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大地颂歌》的正式首演近在眼前,李灿娜说自己现在的心情变“复杂”了。

“一边兴奋地盼望着这一天快一点到来,一边又希望时间可以走得慢一些,那样我们可以再更加精细地打磨表演,把我们的舞台做得更好。”

说着首演前夕自己的“矛盾”情绪,李灿娜身心明显放松了很多。

她手扶着座椅的边缘,双脚交叉,轻轻地荡了起来。

那一刻,孩童般的笑容,洋溢在她的脸上。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摄影记者谢长贵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