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西游记》,名列中国四大名著,家喻户晓的大IP,对于这份题材,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影视化作品出炉。但文学作品的影视化,要将书中的文字表现到荧幕上,还原度就是一个大问题,故而历来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很少有百分百还原的。就算是如今被奉为经典的作品,也不敢说和原著完全符合,如《水浒传》和《西游记》的影视作品,不管评分高低,其中都有一点小缺漏,那就是沙僧和鲁智深所用的武器形制有误。
▲鲁智深和沙僧两人之间有些相近之处,一是在影视剧中,所用的兵器一样,都是月牙铲形制,二是两人在戏曲中都是大花脸。
先说沙僧,在《西游记》这部神魔志异的小说中,作为主角团之一,沙僧用的兵器不比猴子、老猪要差,号称降妖宝杖,和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一样都是重一藏之数,五千零四十八斤。书中赞诗写道:“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里边一条金趁心,外边万道珠丝玠。名称宝杖善降妖,永镇灵霄能伏怪。”
由原文可见,沙僧的降妖宝杖是以月宫梭罗树的树枝为材料,鲁班制造工夫而成,其形状和如今影视作品中两边有刃,一头月牙铲形,一头斧钺形的样式不同。因为书中多次称其是“赶面杖”、“乌油黑棒子”,可见其应该是一根长度有限的木棍。(不要问棍子怎么挑担,在原著中,挑担的大多是猪八戒)
▲《西游记》中,九头虫才是用月牙铲的高手,书中写道:“好妖怪,急纵身披挂了,使一般兵器,叫做月牙铲。”
鲁智深也是如此,他在原著中用的是一柄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样式该和《西游记》中唐三藏所用的九环锡杖相近,而在影视作品中,却和沙僧一样,用起了月牙铲。
▲原著中,鲁智深水磨禅杖的用法就是两字,抡、打,从这来看,和影视剧中月牙铲的用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月牙铲,实际上是佛家的法器——方便铲。上白下云老禅师曾对其有详细介绍,言其自木柄到铲头,全长五十一寸,木柄长三十三寸,表示三十三天,大小刚好为一握。柄的材质多取茶树,在台湾或以龙眼树代替。铲是铁质,全长一十八寸,表十八地狱,角头如斧,铲口半圆形,大约十四英寸,用以承接木柄的铲柄也是铁制,上大下小,与铲头相接合,中套三环,圆形,铁制,表示佛、法、僧三宝。
▲法门寺禅杖,按《水浒传》中言,鲁智深便是以此形制的禅杖为武器。
铲类武器,起源于农具中的农铲,是古时候,在农用生产中用以铲土的工具。后来,因战争需求,一些农民由农成兵,加入民兵队伍,而民兵,算是应急措施,一般来说,并无制式装备派发。所以,民兵们所用的武器即是他们日常最熟悉的农具,如叉、铲、耙等,这类农具也因此演变为武器,就像镋钯、马叉等,以及上述提到的铲。
▲新石器时代,已有石铲出现,商代时,有青铜铲,后至战国时代,又出现铁制铲。
方便铲,原先是佛家中,参学行脚,或者是修头陀的苦行者所用的法器,出行时可以此为念,提醒自己修行,又可以用它来掩埋路上未入土的尸体,以免其暴露在外,任人践踏,灵魂不得安宁。其次,方便铲还可用于修补不平之路,用作扁担,挑挂包袱。
▲方便铲铲头带有三环,铲地时会因震动而发出相碰击的声音,可让周边的动物、昆虫闻声逃避,以免被误伤。
此外,方便铲亦是行者们防身之器具,中国古代,对于武器管制甚严,民间私藏武器,即是斩首大罪。故而,佛家才以铲为行者法器,这类农具而成的武器,不会受官军盘查,是出行时的最好选择。
方便铲集棍棒、长枪、朴刀、镋叉等多家兵器之利,明代月牙铲就是由此演化而来。虽然一直不是战场上的实战兵器,但随着佛家行者的使用,渐渐至清朝时,方便铲已经成为僧众出行必备的防身武器。
▲作为武术器械,方便铲一直流传至现在,还有明确的武艺指南。
那么,沙僧和鲁智深为什么会不约而同的被影视化作品改编成手持方便铲的形象呢?原因就在于《西游记》和《水浒传》成书之时,正在明清时期,两书大火后,就被搬上戏台。而当时的戏曲表演和创作者,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都不高,而且《西游记》和《水浒传》在民间的流传,多是靠说书,故而大多不会在细节上认真。恰好,沙僧、鲁智深两人的武器中都带有一个杖字,鲁智深的好歹有禅杖之名,但沙僧的降妖杖,虽有原文记载,却无实物佐证,故而多数人就将水磨禅杖和降妖宝杖混为一谈。
▲在戏曲中,沙僧和鲁智深用的是方便铲,却被称之为禅杖。
而清代时,民间武术鼎盛,佛家名刹少林寺又素有武名,号称是“天下武功出少林”,故而方便铲作为武僧之器,使用率高,在民间也是名气甚大,广为流传。在这样的影响下,大众的认知中,禅杖或宝杖就都以方便铲为模板,而不去细究其原型。所以,也就出现如今在影视剧中,沙僧、鲁智深两人用的都是月牙方便铲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