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写作技巧二立意与选材)(1)

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写作技巧二立意与选材)(2)

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写作技巧二立意与选材)(3)

作文巧立意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得多。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

立意要求

1、要正确、鲜明

所谓“正确”,是指所确立的主题反映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所谓“鲜明”,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旗帜鲜明地表示爱什么,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2、要集中、单纯

主题是统摄全篇文章的总纲,必须单纯、明确。

3、要深刻、新颖

所谓“深刻”,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

所谓“新颖”,是指立意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所确立的主题是自己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立意方法

1、独辟蹊径

向传统观念和常规思维挑战,大胆设想,从原观点的相反方向思索,从而提出有独到见解的新观点。例如人们常说的“好马不吃回头草”,但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则提倡“回头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样的立意就新鲜了。

2、旧意翻新

从原意中提出不同的观点,不一定与原观点对立,可以是原观点的深化,也可以是原观点的另一角度的阐述,即古人所谓“翻案法”。例如《狐假虎威》的故事,意在批判狐狸,而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为颂扬狐狸的聪明,那也是很新的立意。

3、一事多解

此法也称为“多角度思维法”。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立意,选出一个与大众观点不同的角度去写,形成“琵琶反弹”的个性效果。

4、以小见大

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的光辉”的艺术效果。

选材需精当

选材就是在写文章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写作意图对所积累的素材进行鉴别、剪裁的过程。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一篇文章的内容充实与否,就是文章选材成败的具体表现。有了充足、翔实而又典型的材料,文章就会血肉丰满,表现力强;反之,文章就会空洞无物,缺乏感染力。

素材的来源

1、日常生活积累,写亲身经历或看到、听说等得来的材料。

2、读书、看报、收看影视等收集的素材。

3、从课本中选材,活学活用。

4、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人物,选择与时俱进的最新素材。

5、选用古今中外的历史经典素材。

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写作技巧二立意与选材)(4)

选材的原则

1、围绕中心选材

材料是为突出文章中心服务的,要想准确表达中心,就必须选择那些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材料。选材的方法在表达中心的事例确定以后,要紧扣文章中心构思、叙述,切忌横枝蔓叶。

2、选材要真实

从生活中选材,注重平时的积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积累真实的素材:

一要做个有心人,观察生活,记录生活;

二要广泛阅读,精心摘录;

三要扩大自己的生活范围,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等。

3、选材要典型

选择出来的材料要有典型性,要有说服力。所谓“典型”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是最能体现主题;

第二层是其他材料无法替代;

第三层是为公众所熟知,例如名人典例、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新闻报道中提到的人物事件、书报上刊载的人物事件等。

4、选材要新颖

要想做到新颖,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材料要新鲜,或是老题材但角度新,而不是老掉牙的;

二是内容要曲折——一波三折,而不是平板的;

三是能以小见大,而不是空泛的;

四是视角广阔,而不是局限于家庭、学校的。

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写作技巧二立意与选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