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日子没现场欣赏文艺晚会了,周末,朋友请客,要我去一饱眼福,聆听天籁之音。

小提琴悠扬的声音(小提琴琴声荡漾)(1)

大幕拉开,一个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歌舞节目依次亮相大众舞台,让观众赏心悦目、目不暇接。晚会进入小高潮,一位风度翩翩,风华正茂的小提琴手,站在舞台中央,追光灯,灯火阑珊,映照在姑娘臉上,光彩夺目,随着琴声一响,花容月貌的八位姑娘,像飞舞的蝴蝶翩然起舞,分立舞台两边,“春季里那么到了这,水仙花儿开,水仙花儿开”一曲久违了的名曲《花儿与少年》

小提琴悠扬的声音(小提琴琴声荡漾)(2)

在座无虚席的礼堂上空奏响,琴声悠扬婉转,像是山涧中叮咚的泉水在流淌,也像是璀璨的“昨日星辰”在夜阑人静的空中闪烁,那欢快的名曲“余音绕梁,三曰不绝”,让人陶醉。

此情此景,那尘封在我心底,千丝万缕的音乐情怀,随着《花儿与少年》乐曲,波澜起伏,渐渐飘散开来,缓缓流淌,沁入心扉,这个已经放弃40年,曾经相伴在我身边,度过青春年华的小提琴的美姿,今天又展现在我的面前,那旋律唤起灵魂深处的感慨万千。

小提琴悠扬的声音(小提琴琴声荡漾)(3)

五十年代末,我在上初中,有一次我到保管室刘老师那里借东西,在仓库的旯旮里发现一把落满灰尘的小提琴,我提出借走玩玩,刘老师爽快答应,拿回去仔细擦拭,虽琴弦沒有了,琴身还不錯,于是从徐州购来琴弦,收拾停当,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吱吱嘎嘎拉起来,好似“逆水行舟”,好不容易才“牵强附会”地演奏出一曲。

小提琴悠扬的声音(小提琴琴声荡漾)(4)

年底学校举办歌咏比赛,我们高三班拿手好戏大合唱《保卫黄河》需要小提琴伴奏,我拉琴的水平“一般般”,“初生牛犊不怕虎”比赛时没多想就提着琴上了台,随声附和地伴奏起来,由于班长选歌准确,三步轮唱,气度恢宏,结果大合唱拿下了冠军“宝座”,我也“一举成名”,但心里明白:不过是位准“南郭先生”罢了。

六十年代中期,走进大学门,学校管弦乐队招新生,我报名参加,初试通过,心想事成,配置小提琴一把,爱不释手,第一次合练,“初来乍到,摸不着锅灶”,练惯了小打小闹 的“下里巴人” 哪能适应“阳春白雪” 的大型交响乐队。

小提琴悠扬的声音(小提琴琴声荡漾)(5)

第一次“让人见笑了” 差一点“解甲归田”,还好,团长让我成为一名“准演奏员”,走进宿舍,夜不能寐”抚摸着心爱的小提琴,相对无语,决心苦练基本功,演奏《花儿与少年》不厌其烦,迎晨曦送夕阳,在七排房后边的小杨树林僻静处废寝忘食,全释心语,练着练着,琴声像流畅飘逸的绸带,随微风荡漾,飞向远方,迎着绚丽多彩的朝霞,换来鸟语花香。

小提琴悠扬的声音(小提琴琴声荡漾)(6)

六五年岁末,根据四川美院大型泥塑《收租院》改编成的交响乐,成为学校交响乐团的主打节目,该交响乐排练时,我幸运地被选中为第二声部小提琴手,参加排练,经过近百名大学生组成的交响乐团全体人员废寝忘食地“单挑”、合练、彩排,节目“完美收官”、公开上演,首场在八一礼堂为官兵演出。

小提琴悠扬的声音(小提琴琴声荡漾)(7)

那天演出过程中,随着首席小提琴的琴声,乐队奏出低沉哀怨、如泣如诉的旋律,诉说着苦难旧社会的遭遇,告诫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最后,管弦乐齐奏,一声部二声部的小提琴手们,刚劲有力的快弓,急骤如雷电,高昂如鹰击长空,欢呼人们迎来了解放的艳阳天。

一场场演奏,一次次洗礼,让人难以忘怀。

随后,在那特殊的年代,时兴徒步串联的大背景下,我们班组织起一支25人“红色文艺宣传队”,徒步从济南出发,途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到达江西井冈山,实现“新长征宣传队”的梦想。

小提琴悠扬的声音(小提琴琴声荡漾)(8)

▲为当地社员演唱《浏阳河》右三为本文作者戴忠群拉小提琴伴奏

在步行串联的二个月中,学校交响乐团配发给我的那把小提琴一直陪伴在身边,形影不离,饱含浓厚地方色彩的革命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洪湖水浪打浪》、《浏阳河》一路演奏,一曲歌来一片情,琴声飞扬,飘向远方。

七十年代末,在工作岗位上,组建起学校业余文艺宣传队,在演出中我总是手不离琴,用心地为学生伴奏,那淸脆的小提琴琴声,还是那样清越悠扬.荡人胸怀,好像是姹紫嫣红、百花盛开春天里的一幅美丽风景画,充满浓浓的师生情,在天地间发出和谐的鸣响。

小提琴悠扬的声音(小提琴琴声荡漾)(9)

小提琴的琴声曾相伴我青春年华,那悠扬而轻柔的旋律,依然萦绕心头,给以永远的抚慰,在琴弦音乐泉水中畅漾。

2021年11月15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致谢原作者﹚

作者:戴忠群

编辑:严京平

,